APP下载

明目地黄丸致急性荨麻疹型药疹1例

2013-11-01赵慧忠马雪婷孔原白彦萍

关键词:药疹风团明目

赵慧忠 ,马雪婷 ,孔原 ,白彦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主因全身红斑、风团伴瘙痒3 d,于2013年1月17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3 d前因双眼干涩自行口服明目地黄丸6 g(北京勃然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11021003,规格:6 g×10袋),约6 h后双侧臀部出现大片红斑、风团伴瘙痒,后逐渐泛发全身,自觉面部及口舌肿胀。无发热,无胸闷、气短,无腹痛、腹泻。遂就诊于外院急诊,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给予氢化泼尼松琥珀酸钠50 mg静点、地塞米松5 mg加药入壶及氯苯那敏4 mg 3次/d口服治疗,皮疹及瘙痒有缓解。2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排黄色水样便4次/d,无腹痛、恶心、呕吐。1 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咽喉肿痛、吞咽困难,且上述皮疹加重。就诊于我院发热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 15.91×109/L,红细胞5.05×1012/L,血红蛋白 162 g/L,血小板 256×109/L,中性粒细胞0.871。给予氢化可地松琥珀酸钠200 mg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2250 mg,2次/d静脉滴注及洛索洛芬钠60 mg口服治疗,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腹泻、咽喉肿痛及吞咽困难好转,皮疹未见明显缓解。遂就诊于我科门诊以“急性荨麻疹”收入院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12年,口服稳心颗粒、倍他乐克、络活喜(具体剂量不详),血压控制在130/75 mmHg(1 mmHg=0.133 kPa);否认其他系统性疾病史及相关皮肤疾病史。既往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及家族遗传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尚可,体温37.3℃,心率 76 次/min,呼吸 20 次/min,血压 130/85 mmHg,心音有力,心率78次/min,律齐,无杂音,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水肿性红斑,大部分融合成片,境界清楚,其上可见大小不等的风团,形状不规则,表面呈橘皮样改变,皮疹间偶见抓痕。见图1、2。根据患者急性病程,有明确服用明目地黄丸病史和荨麻疹的典型表现,急性荨麻疹型药疹诊断明确。治疗给予甲强龙40 mg,1次/d静脉滴注、氯雷他定10 mg,1次/d,及左西替利嗪5 mg,1次/d,法莫替丁20 mg,2次/d口服治疗,外用重楼解毒酊。3 d后皮疹消退,无瘙痒及其他不适,出院。

图1 面部可见红斑、风团,双眼睑水肿

图2 躯干部临床照片

2 讨论

明目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其组成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减而来,成分有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辅料为赋形剂蜂蜜。曾有报道六味地黄丸[1]、耳聋左慈丸[2]等六味地黄丸加减而成的中成药致药疹,单味当归[3]、山药[4]内服发生过敏反应的报道。近年来,中成药所致药疹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且其临床特点多以荨麻疹型为多见,潜伏期为第1次服药后3 d~1个月,第2次服药后0.5 h~3 d,致敏药物剂型中以中药注射液最多[5]。本例患者口服明目地黄丸后引起急性荨麻疹,其原因可能为中成药组成复杂,其中每一味药材又含有多种成分,均可作为大分子抗原引起过敏反应;再加之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病史,合并高血压用药(西药或中药),药物间相互作用更为复杂,从而使致敏物质增多,诱发过敏发应,引起药疹。

[1] 赵存生,聂红.六味地黄丸引起阴囊药疹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3):383.

[2] 温福玲,于亚.耳聋左慈丸致药疹1例[J].海峡药学,2007,19(12):154.

[3] 程建新,李静.中药当归致重症多形红斑1例[J].中华误诊学杂志,2004,4(7):1156.

[4] 庹小刚.大剂量山药致荨麻疹2例报道[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4):257.

[5] 梁建梅.中成药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54-755.

猜你喜欢

药疹风团明目
明目养胃食荠菜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药疹虽小,可不要大意
乱吃消炎药 当心重症药疹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重症患者药疹,你关注了吗?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