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
2013-10-31徐峰袁君
徐峰 袁君
摘 要:明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特殊的主题。其既有古建筑和考古遗迹的存留,又有历代保留下来的大量文献材料。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历代经学文化、制度文化的流变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明堂文化中所特有的对“天命”、“天人”统治观念的承载,以及以建筑和礼仪制度形式为表现的与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历法、月令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关联的象征意蕴,都使得明堂具有非同一般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明堂;文化价值;形制象征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68-02
明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以来对明堂的制度、建筑和文献研究都络绎不绝。特别是清代以来更是成为吴派和皖派学术争论的焦点之一。卿家康指出:“积累文化,不外乎两条基本途径:一条是依赖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物,如古器物、古建筑;另一条就是依靠文字和图画的记载,也就是文献。”[1]61-62而明堂研究的价值中很突出的一点就在于其既有古建筑和考古遗迹的存留,又有历代保留下来的大量文献材料。具体来说,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其文化保存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包括历代学者对明堂的名称寓意、主体功能、建筑规制以及礼仪制度等所体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审美意识。这其中又以明堂文化所特有的对“天命”、“天人”统治观念的承载,以及以建筑和礼仪形式为表现的与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历法、月令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关联的象征意蕴体现的最为充分。
一、天命观念的统治文化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是以礼法制度为核心的天子皇帝文化,其以“‘敬天的观念与家族的观念相互结合,而初民之政治组织是基于对‘天之宗教热忱。”[2]12并且这种“敬天、畏天”的意识可能从上古以来就形成了,到了殷代成为一种统治力量和“革命”的理论依据。周人崇尚“明德”,利用了殷商以来的这种文化影响,以“天命”和“明德”为标帜,为自己的“革命”找到了正当依据。在《易经》、《尚书》、《诗经》中就常以“天”、“祖”并举,亦正是这种神权与君权思想合说的表现。如:《易经·大有上九》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诗经·皇矣》曰:“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尚书·皋陶谟》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诗经·■民》曰:“天生■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尽是其意思的表述,而这些表述又集中地体现到周代的明堂建筑和明堂制度中。到了两汉,首先是董仲舒“天人三策”对汉武帝复建明堂的影响。董子讲:“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春秋繁露·尧舜汤武》)“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举贤良·对策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汉儒抬出‘天来限制皇帝的权力”[3]275,同时又以明堂为形式和施礼的载体,把这种限制从理论转化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云:“知天道焉,于此可以知人治焉。”汉代以后承续了这种文化意识,并且将“严父配天”作为最大的“天王圣明”(韩愈)加以弘扬。一般来说只有开国的太祖、太宗才有资格能够“配天”而受祭于明堂。这一“祖宗配天”制度一直到清代废明堂才告终止。
西方实用主义学家桑塔亚娜在《The Seuse of Beauty》中讲:“每一种价值是一定形式的审美价值。”[4]105审美价值是在价值先验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对明堂的审美价值来说,也随着其制度的需要而依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H·哈特曼在《有目的的想法》中认为:“创造和消失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它们在价值意识中的相关性。”[4]105殷周时期形成的天命观念,到了社会需要一种“天授其命”形式的时候,明堂的这种通天的政治效用和美学价值就极大的体现出来。而到了两汉在孝文化的极大扩张中,又变之以“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明史·礼志二》)。原来的天命政治需要弱化,替之的是对孝文化的崇尚。从这点来分析,明堂美学价值的形成本身是这种历史过程的结果。N·维坦依认为:“在欣赏通俗风格时,大多数人注意的不是它的价值,而是直接的功效、它的使用价值。”[4]244从艺术社会学的基本观点来看,审美价值的运用并不是第一性的,“他们利用作品,而不是欣赏作品”[4]246。所以明堂的这种功能性转变,也是其当时社会政治文化需要的体现。曹德本讲:“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是以天人合一作为哲学基础的。”[5]11而这一思想在明堂文献中表现的是最为充分的,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统治文化的流变来说是不容忽视的材料。
二、形制上的文化意蕴
除了在统治文化上所表现出得这种功能性差异,明堂的文化价值还很突出地表现在明堂所特有建筑形式之中。通过建筑的形制、构建的数量,以及以明堂为载体的各种仪式活动的成规,将其中所蕴含的包括: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历法、月令、历日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李约瑟(Joseph Needham)和爱利亚德(Mircea Eliade)都认为:“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知识,通过象征、暗示与种种相关的仪式,把一种据说是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则的空间格局传达给人们。使他们建立合理的思想的基础,并使人们的各种各样观念与思想在这个基础上保持着统一连续与和谐。”[6]26这一点在汉代以后的明堂上有着十分鲜明的表现。如《通典》载:“建武初营明堂,上圆下方,法天地,八窗四闺,法八风四时。九室十二座,法九州岛,十二月。三十户,七十二牖,法三十旬,七十二风。”就是依循古人在天文、地理上的文化观念,在建筑形式上用象征的手法具体表现的。另外阴阳五行学说与月令、历日相结合在明堂的具体形制中也有表现。如《周易·说卦》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旧唐书·礼仪志二》曰:“法干之策。”《礼记·明堂位阴阳录》曰:“水左旋以象天。”这些和天、日相联系的文化,也是明堂所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蔡邕在《明堂月令论》中对明堂的这种“制度之数”的象征意味有具体的记载,他说:“其制度之数,各有所依。堂方百四十四尺,坤之策也。屋圆屋径二百一十六尺,乾之策也。太庙明堂方三十六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变也。圆盖方载,六九之道也。八闼以象八卦,九室以象九州岛,十二宫以应十二辰。三十六户七十二■,以四户■乘九室之数也……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室也。二十八柱列于四方,亦七宿之象也。堂高三丈,以应三统。四乡五色者,象其衍,外广二十四丈,应一岁二十四气。四周以水,象四海,王者之大礼也。”从“乾坤”、“天干地支之策”到“阴阳九六之变”,再到“八卦”、“九州”、“十二时辰”、“七宿之象”、“五色”、“二十四气”、“四海”,几乎是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构数象征。并且这些象征,又通过和统治文化的思想相结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使得明堂成为中国文化中一座特殊的文化聚合性功能建筑。袁珂讲:“所谓四海者,谓中国东西南北四面之海.此盖古人想象中之天下。”[7]126而其他如:“九州”、“七宿”、“五色”等也都是含有天下观念的象征,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明堂不同于一般宫室建筑的统治文化因素。而“乾坤”、“天干地支”、“八卦”、“阴阳五行”等思想的表现则是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李零曾经指出:“阴阳五行学说不是以一本书或几本书而出现,放在实用技术之上。专门讲阴阳五行,这样的经典没有,但它的影响却无所不在。”[8]436所以明堂无论是功能上与上天受命的文化象征意蕴,还是建筑形制中与天文、历法、阴阳、五行等的关联,都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承载。明堂作为一个文化集合的载体,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和价值是十分巨大的。历代学者对明堂建筑形制上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都投入了巨大热情,通过明堂文献对上古明堂建制的描述,古人在自己的学识基础上,推论先人的文化意识并进一步的发展这种文化。今天的“太庙文化”、“天坛文化”、“国子监文化”,其中都蕴含有明堂文化的基因。
三、结语
从明堂文献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最初的明堂建筑和明堂礼制所反映的文化比较质朴,功能也是单一的。而后世不断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聚合、功能进行丰富,如五行、朔望、天人等观念都是逐渐地糅杂于明堂之中的。这种凝练体现在历代明堂的主体功能转变和其文化象征含义的变化上。总的来说,各个时代的文化巨匠都从自己的领域出发,对明堂进行了各个角度的阐释。这也构成了文化史中,同一个主题承载多重文化的现象。而这些不同时代所形成的对明堂问题的论争,本身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文化价值。从文献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既包括对客观存在的永恒的文献自在性价值的认识与评价,也包括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现实的文献工具性价值的认识与评价。”[9]今天我们研究明堂文献的价值,就是要站在不同的历史角度,以更加科学的学术研究方法发掘其所蕴含的大量史料、学术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卿家康.文献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3]余英时.历史与思想[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4]N.维坦依.文化学与价值学导论[M].徐志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7]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8]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杨挺.文献的价值和价值标准[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