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民族国家与国家主权问题

2013-10-31赵宗博

学理论·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民族国家国家主权

赵宗博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全球治理日益深入人心。传统的民族国家及其国家主权都面临诸多调整和变革的压力:一国国内问题的区域化,甚至国际化日益成为常态;全球性问题必须国际社会协调应对,任何国家已经无法置身事外。抓住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大势,及时融入世界民主化潮流,已经成为民族国家在国际体系当中有所作为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世界民主化;民族国家;国家主权

中图分类号:D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05-03

一、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了国际社会的全球观念

一般意义上理解,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从字面上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子命题,是全球化的内容。

关于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45根据该定义,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生产与贸易国际化、经济资源全球范围内流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断融合、各国各地区贸易和投资政策协调化一致化、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经常化制度化等方面。总体而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连续性、不平衡性和系统性的特征。作为跨区域的贸易、资本、信息、市场、企业和人口的扩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经济交流进一步加深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国际经济关系和行为重新组合并不断系统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国际社会的全球观念不断增强。对于全球化的内涵,理论界已经形成如下认识:其一,全球化是个有整体意义的概念,有必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等方面,采取系统、全面、动态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考察;其二,就人类社会演进的历程而论,全球化的最终状态与归宿尚难定义,或者说,全球化是个发展过程;其三,从空间方面看,全球化问题涉及不同民族、国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其四,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在诸多领域加强沟通,达成共识,遵守共同规则和采取共同行动等方面。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加强了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

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就出现了地区经济集团。此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建立起一些地区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和有限的国家之间联合起来的经济组织。其目标是不同程度地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资本、商品、劳动力及劳务的自由流通,并协调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按其发育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类: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经济联盟,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是自由贸易区、东南亚联盟是关税同盟、欧盟是经济联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和经济联合组织,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体制、机制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和跳跃性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世界经济发展日益走向整合并趋向于一体化的形势下,各国纷纷加强经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欧洲、北美和亚太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更集中反映了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三)国际社会协调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进一步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矛盾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和危机问题。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导致发达国家经济连年的衰退。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拿出更大的勇气来加强协调与合作。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定的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等带有全球性特征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2]10-17。

国际关系的调整与改善,核心是利益关系的协调。政治利益的核心是权利,经济利益的核心是资源。国际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分配,实质上就是国际政治权利和经济资源在国家间的配置和重组过程。不同国家对于政治权利和经济资源的诉求存在区别,在国际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分配方面必然存在诸多差异性。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矛盾与冲突,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权利和资源展开的。

改善国际关系,不仅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应有之义。国际关系民主化,从国际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一般原理来看,首先要求建立国际民主机制。而世界各国之间改善关系、消除敌意、不同民族国家和睦相处,无疑是建立国际民主机制是基础和前提。

总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加强,促进了世界各国在相互交往当中加强协调与合作。通过相互间的磋商谈判、签订经济协定,并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准则,解决彼此间的贸易合作和贸易争端问题,进而共同协商解决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选择。不仅如此,从民族国家社会政治体制运行与改革的层面看,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着各国立足于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更加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法治模式,从而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二、世界民主化进程考验着民族国家及其国家主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运动和过程。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参与到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去,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现实选择。世界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民族国家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也必须把握住时代脉搏,加快政治变革,以顺应民主化潮流,占据国际战略制高点,把握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权。作为民族国家建立的基础,国家领土、主权和人民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虽然民族国家依然是现实政治生活的中心,依然承载着国民的政治理想。

(一)面对全球治理的国际利益格局,民族国家必须接受现实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如此。全球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变了传统国际政治经济体制,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合作范围日益扩大,程度不断提高,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与整合加快,以美国、日本、欧洲联盟、俄罗斯、中国为主要力量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在1971年就指出,美国、(前)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这五大力量将决定本世纪(20世纪)最后三分之一时间里的前途”;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所说的‘单极世界……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无论美国,还是联合国,大概都不可能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还有日本,或者可能还有印度,大概将会起主导作用。”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集中体现在这五大力量的发展和制衡过程之中[3]366。

全球治理,实际上也是在基本的国际政治格局下展开的。借助全球治理的机制,大国能够更加便利地运用压倒性的经济优势,谋求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里的主导地位。所谓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实质上是国际格局的利益集团化,而不同利益集团,都是大国发挥主导作用。民族国家要完全游离于集团之外,事实上已经不可能。换言之,民族国家必须顺应现有的利益格局。

(二)全球化与世界民主化大潮中,民族国家主权不断受到挑战

首先,全球化趋势下,超国家的国际组织对于民族国家内部政治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增强和权力的扩大,总是伴随着民族国家主权的被不断削弱。目前,联合国作为国际政治生活的重要机构,俨然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联合国各个部门的主导权,在大国手中。广大中小国家,事实上不能主导重大国际问题。联合国所协商处理的重大国际问题,实质上都是大国之间讨价还价、利益平衡的结果。作为世界经济基本机构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更是超越了民族国家的传统主权边界,对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此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之在占据全球市场优势的同时,增强了对于民族国家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力。当民族国家领土疆域和主权性质对资本扩张不利时,跨国公司和相关的国际经济组织就会想方设法使国家主权顺应资本扩张的要求。

其次,民族国家权力出现分层化和中空化,国家在权力体系当中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随着经济政治国际化的加快,民族国家机构的若干权力与职能,开始被削弱,比如被国际组织的派出机构取代,或者被转移到国外的区域权力部门。与此同时,国家执政的行为能力也被超国家的、国家之间的或区域层次上的协调机制掌握并实施。民族国家内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跨国社会运动的迅速发展,更使得政府面临诸多外部干预因素,国家自主制定和实施经济政治政策的能力受到削弱。

再次,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民族国家权力的边界,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过程中,显得不再分明。全球化在使得若干国内问题国际化的同时,也使一些国际问题逐渐演变为不同国家的国内问题。全球性问题,诸如生态、能源、疾病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等,既具有国内性,也具有国际问题的特征。作为国内问题,民族国家独立自主处理相关问题,是其独立行使国家主权的应有之义;不过,作为国际问题,民族国家处理相关问题就不能不顾及国际社会协调立场、共同处理有关问题的意志。

最后,由于民族国家认同感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民族国家的自主性开始被赋予新的含义,公民社会性自主有取代国家自主性之势。

公民政治支持、政治服从、政治忠诚和政治归属,构成了民族国家认同感的主体内容。全球化形势下,民族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由于身份的变化,特别是由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也会随着国家经济政治国际化的加快而产生一定的动摇。全球化一方面要求全球性,削弱了国家的自主性,另外一方面,又强化了民族国家的社会性自主趋势[4]68-69。

三、深化民主改革,是民族国家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五个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格局中成为一极的基本条件。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促进了极与极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使得各个极之间进行对话与沟通、竞争与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世界民主化进程在此背景下,也进一步加快。要巩固国家的基础要素,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民族国家就必须顺应形势,必须树立全球化观念、推进民主化改革。

(一)民主化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民族国家的强国之路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使得政治和经济都不再单单是国家层面上的问题,政治和经济都日益成为全球层面上的问题。民族国家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实施强国战略,也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对外问题。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是强国之本,也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根本途径。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增强综合国力,也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实践过程。

国内政治权力和国际政治权力的重构,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主权与功能变迁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国家把握主权原则的立足点。国内政治国际化与国际政治国内化,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时代潮流。民主化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国际政治生活当中的永恒主题。民主的、公正的、透明的、平等的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政治取向和道义目标。专制独裁,已经失去人心;国际舞台上,专制独裁政府形单影只。国际政治经济活动当中,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只能逞一时之强,但路越走越窄,没有未来。

顺应世界民主化的潮流,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家对于民主化的追求,无疑是追求一种进步,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历史和现实证明,民族国家政府的合法性的认同与凝聚力的增强,根本不可能脱离民主的主题和体制;民族国家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了民主的保障,才是真正可靠的、持久的团结与稳定;民族国家增强自身的政治、文化和道义的力量,更不能不高举民族的旗帜。

(二)民族国家参与全球化,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要有大思维大战略

民族国家追求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基础性选择,就在于确保本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在经济和政治诸方面压倒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去,是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不过,民族国家必须既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又要综合权衡国内国际形势,做出科学判断。

首先,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质上是不对等和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也不可能获得与发达国家均等的竞争机会,相当程度上,发展中国家是在不平等的基点上被动地接受强者制定的规则。为此,民族国家当中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顺应全球化趋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立足本国基本国情,牢牢地根据本国实际选择发展道路,进而实现更大的国家利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说,就格外地重要。

其次,从当前世界上主要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历程看,参与国之间的互相信任、彼此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协调合作机制是提高一体化程度的前提。实现国家间的信任与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既是地缘战略利益的反映,又是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观念相接近的结果。换句话说,民族国家参与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要求,而且取决于本国与他国间的相互认同状况。

最后,从发展趋势看,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和民族国家综合实力较量,开始呈现出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的特征。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载体的发展水平与未来趋势方面的差异,使得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出现了新的不确定性,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与整合表现出复杂而多样的双边多边互动关系。世界力量分化与整合过程,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博弈。为此,民族国家要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也要有大思维大战略,从区域协调发展,甚至要从全球高度认识本国参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和手段问题。

综上所述,全球化是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趋势,世界民主化是全球上层建筑领域相应调整的结果。国际政治以民族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各国在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当中的实际表现,决定着该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决定着该国国家主权如何接受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的考验。只要国家存在大小、贫富和强弱,国家间的差别就不可能消除。世界民主化推动下的全球治理,同样既反映世界政治经济运行的一般,又要体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特殊。民族国家的战略与策略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就关系到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刘强.2011国际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2.

[3]王铁崖.中国与国际法:历史与当代[C]//王铁崖文选.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王献枢,王宏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J].法商研究2002,(1).

猜你喜欢

民族国家国家主权
赫费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思想评析
关于民族自决权的未来发展走向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人权:个体权利与集体自决
19世纪俄罗斯边疆民族政策镜鉴
论国家主权维护与投资者保护的适当平衡
试论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经济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宋代是否已是“民族国家”?
试论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经济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民族国家与自由民主话语具有普适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