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
2013-10-31王颖
王颖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完成的。历史人物只有顺应民心,顺应潮流,才能成就伟业,产生影响。在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而抛弃了资本主义,选择了经济发展而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选择了改革开放而抛弃了闭关自守的国策。邓小平同志顺应历史潮流,顺应人民的呼声,以改革开放的方式引领着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且这种影响已扩展至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运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10-02
历史是唯物的,简单地把历史的功绩和进步归结于英雄人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地位,更否定了历史的真相。从《共产党宣言》以来,人类的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其间不断经历着反复,不断在高低潮中徘徊,历史人物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地摸索道路、选择制度。历史曾经选择了马克思和恩格斯,马、恩以共产主义为历史做了指引;历史曾经选择了列宁,列宁以俄国十月革命的方式对历史做了交代;历史曾经选择了斯大林,斯大林以一种制度、一场胜利回报历史;历史曾经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来创造历史;同样历史选择了邓小平,邓小平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极具智慧的创造性思维,顺应历史潮流地选择了改革开放,独撑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
一、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精神,彻底影响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主导思想和大政方针
邓小平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由于对社会主义运动见解不同而矛盾丛生的历史见证人。他先后四次前往苏联访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表达中国对当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看法。当时,前苏联一味要求各国不顾实际套搬经验,并在外交上对各国共产党中持不同意见者发难。邓小平首访前苏联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中国肯定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老大哥作用,肯定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以朋友、同志的真诚态度指出,苏联错误对待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政策是对其他国家内政横加干涉。而在后来的国际共产党大会的宣言中,他又以顾全大局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指出苏联“三个和平”政策的错误。毛泽东曾对赫鲁晓夫称赞邓小平说“小个子很厉害”,肯定了他在当时中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中秉承的实事求是精神。
而在对待毛泽东的功过问题上,邓小平更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当时的中国解除了思想的禁锢,唱响了改革开放的先声。当毛主席画像、毛泽东语录等被摘下时,国外舆论哗然,认为中国在搞“非毛化”运动。对此,邓小平实事求是地指出,毛泽东是七分功三分过,功劳是主要的,功绩不容抹杀。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思想永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要求全党全军同志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更大的辉煌。邓小平的讲话科学地确立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给国内思想界定了调,维护了各民族的团结,凝聚了人心,稳定了民心。
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态度向国内外宣告: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从领导层开始,取消个人崇拜,取缔领导终身制和亲属接替制是要从政治层面上破除极“左”思潮对人民的束缚。受其影响,当时的中国以坦诚、谦逊的态度向世界人民承认自己的落后,并打开国门,奋起直追,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与国际大家庭融合。
二、邓小平敢于拍板、果断出击和冷静沉着的行事风格有力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人们常说,领袖的品质和行事风格常能影响一个国家。诚然,邓小平的果敢坚毅、沉着冷静使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中国人民的命运,挽救中国的命运,挽救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如果说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的话,那么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就有可能走回头路、走弯路。
领导人的果敢作风在小平同志身上有很好的体现。邓小平敢于拍板的特点难能可贵。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思想混乱,民心不稳,各项事业急需拍板定调。当时的领导人华国锋同志被“两个凡是”的错误束缚了自身手脚,而小平同志则正视过去,着眼未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果断地抵制了各种“左”和右的错误,实行改革开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确定了发展基调。在面对香港何时、如何回归祖国的问题时,邓小平对前来谈判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明确提出“主权问题没得商量,九七年香港必须全面归还”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某些敌对势力、分裂势力不切实际的“以治权换主权”的幻想。“八九政治风波”中,小平同志以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依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后盾,指示出动军队戒严首都,事后证明了他的果断坚决是英明的正确的。在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到关键时刻的1992年,讨论中国到底“姓资姓社”的声音甚嚣尘上。小平同志一次南巡便拍板定音:中国一直并永远走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诸如放开手脚、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科学论断,匡正了思想和认识,凝聚了党的事业和人心,将改革开放引进了新的历史阶段。
邓小平的冷静沉着是出了名的。毛泽东同志曾称他为“钢铁公司”。世界著名记者、以采访高端风云人物和犀利提问著称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在回忆录中曾说过,邓小平是她一生采访中唯一没难住的政治家。另一位世界著名记者——美国的华莱士也被邓小平沉着冷静而又不失精彩的回答所深深折服。邓小平的这种行事风格很好地服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喝彩。
三、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坚韧和刚强给在改革开放中遭遇挫折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豪迈的自信
邓小平被世界公认为20世纪最优秀的政治家之一,不是没有原因的,仅其三落三起的政治经历便是古今罕见。世界历史绝不会忘记这样一位政治家:他为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及巩固新政权所做的贡献使他成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一个值得信赖的部下。但是,他对毛泽东搞的“大跃进”感到苦恼,在60年代第一次试图提出改革的建议,但却引起了猜疑和“打倒”。1967年,他被下放到外地改造。但到了1973年,他又重新成为周恩来的接班人,可他随后向经济现代化迈出的谨慎的第一步又遭到了毛泽东的反对。1975年,他和即将去世的周恩来开始继续致力于四个现代化建设。很快,激进派反掌一击,再次使邓小平下台。但是不久,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两次下台的他最终成为中国的“最高领袖”。他就是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普通人经历一次起落便够受了,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而邓小平却经历了人生命运的三起三落,心理、身份的巨大落差可想而知,但他不怨天尤人,以一颗无比坚强的赤诚之心,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情感,在一次次挫折中重新站起来。这种非凡的领袖品质对中国之后的改革开放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必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深远影响。小平同志敢于替中国人民打开国门,敢于做前无古人的事业,他也能在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潮的关键时刻、在改革开放遭遇挫折的关键时期,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坚韧和刚强,给处在艰辛探索过程中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豪迈的自信。
四、邓小平幽默风趣、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的外交方式为中国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外交氛围和积极的舆论口碑
小平同志谈话风趣幽默是出了名的。在外交上的体现是征服了世界上一大批政治人物,在舆论上的体现则是有效地改善了外媒眼中的中国形象。在政治外交上,无论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卡特、还是老布什,或是日本诸任首相如田中角荣、福田赳夫、大平正芳等,都被邓小平幽默风趣的谈话吸引。这有利于拉近不同意识形态与不同制度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友谊,也有利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在外交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多结交朋友,多改善关系,多与各国建交。而在媒体外交上,邓小平富于个性的幽默语言也显得尤为重要。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之初曾对自己不轻易在媒体上高谈阔论解释说,“我是个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人。”而其后小平同志先后参加了在日本访问时的记者答问会,接受了法拉奇、华莱士等人的采访,则主要是希望让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普通大众透过他来了解中国、接近中国。事实上,小平同志的这些举动也实实在在为中国改革开放赢得了一大批外国支持者,有效地改善了外交上的窘境。
至于邓小平同志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的对话方式,在外交上则发挥了关键性的影响。在中印因边境冲突而导致相互敌视时,邓小平同志以中印先解决北部边界问题、再谈南部边界问题的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双边的边界谈判与对话,促进了中印两国边境的长期和平与稳定。而在与日本恢复邦交正常化和签署中日友好和平条约时,双方曾遇到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为了不至影响大局,邓小平同志同样以搁置争议,迈向未来的原则促进了中日外交上共识的形成。小平同志务实的方针多次在涉及国家利益等敏感问题上发挥了能动性作用,为我国在解决许多双边纠纷问题中有效赢得了主动权。
五、邓小平重视科教发展为中国坚持长期改革开放政策奠定了基础
当中国从“文革”动乱中抽出身来观察世界时,深切感觉到世界大势已异,新科技革命正在剧烈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小平同志曾坦诚地对日本友人讲:“中国已落后你们二十年了,等我们赶上你们现在的水平时,你们又已大不一样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小平同志在访美、日等国时,亲自到高端科技园区、先进生产企业考察取经。中外对比的巨大反差促使邓小平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把目光投向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人才之上。因而在中国打开国门后,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需要世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因为他深深知道这是中华民族在未来短时期内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可靠途径。
小平同志曾有许多强调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性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邓小平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智慧结晶。光靠引进人家的先进技术,自己不能消化吸收、开拓创新,就会严重束缚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小平同志对此并没有忽视,因而又提出中国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所以在改革开放不久之后,中国开始建立许多的研发中心,设立审批了一大批高新技术合作项目,有力地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安全发展提供了更好保障。小平同志又根据教育的重要性,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当中国因十年“文革”出现整整一代人的人才断层时,小平同志在复出之后第一个提出要恢复高考制度。以史为鉴,我们从如今的世界潮流中便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性,它不亚于当今世界任何重要资源的重要性。这时当我们回想三十多年前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放眼未来、谋划全局时,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六、总结
历史决定英雄,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影响历史,英雄创造时势。小平同志以自身的实事求是、果敢坚毅、沉着冷静,以及自信、幽默、和蔼、大度、高瞻远瞩等优秀品质影响了中国的命运,影响了世界的命运。当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时,小平同志仍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上。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邓小平的功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的思想。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缅怀伟人,缅怀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