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2013-10-31马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期
关键词:开腹肌瘤腹腔镜

马丽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治疗方式有多种。本文比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肌瘤体积在2~12 cm之间,排除其他重要脏器的疾病,经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及宫颈恶性病变,宫颈细胞学培养未见异常。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开腹组年龄32~46岁,平均(39.00±6.54)岁;单发肌瘤15例,多发肌瘤25例;浆膜下肌瘤14个,壁间肌瘤26个;肌瘤直径2~10 cm。腹腔镜组年龄30~49岁,平均(38.00±6.92)岁;单发肌瘤26例,多发肌瘤14例;浆膜下肌瘤21个,壁间肌瘤19个;肌瘤直径2~12 cm。两组患者的年龄、肌瘤个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前作肠道准备、备皮、插入导尿管等;行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中,首先切开皮肤,打开腹腔,探查子宫肌瘤的情况,然后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剔除子宫肌瘤后,对子宫进行缝合,处理出血,检查无异常后,对切口进行缝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取平卧位或膀胱截石位,先在脐孔正中间做一长约10毫米的横切口,穿刺气腹针,充入CO2气体使腹腔内压力达到15 mm Hg,形成气腹,置入穿刺套管及腹腔镜,在腹腔镜明视下于左右髂前上棘内4 cm处分别做一5 cm的操作孔,置入操作器械,暴露出子宫及双附件后,探查子宫肌瘤的数目、大小及位置;垂体后叶素12 U注射于子宫体,于肌瘤最突出处用单极电钩切开子宫肌层至暴露出瘤体组织,完整剥离肌瘤组织,电凝止血后,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查无异常出血后,冲洗腹腔,排空气腹,退出操作器械,结束手术。

1.3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结果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50岁妇女中多发。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经典的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此种方法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慢、术后患者表面留有瘢痕,且对子宫本身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生育功能,术后也会存在复发,肠道粘连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治疗中患者选用这种手术方式的比率越来越小[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指在腹腔镜下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除了它具有术中出血少、腹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中并发症少等优点[2],这种手术对盆腔的干扰少,盆腔视野很清晰,盆腔脏器不易被损伤,同时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及内环境的稳定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改善。所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手术方式[3]。

本文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微创的手术方式。

[1] 曹姗,王秀丽,姜翠翠.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比较.中国实用医药,2007,2(8):70-71.

[2] 刘利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配合.全科护理,2011,9(9):236-237.

[3] 陈丽红,胡继芬,曲军英,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分析.海峡科学,2007,(12):138-139.

猜你喜欢

开腹肌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