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经济发展与流动人口的相关性分析

2013-10-29乐德宝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6期
关键词:贡献率流动人口劳动力

乐德宝

(杭州杭氧低温液化设备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 14)

一、引 言

流动人口作为生产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正效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就,这其中就有由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所做出的贡献。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浙江流动人口总量已连续11年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其已成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不仅为浙江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更为浙江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二、理论模型与个案概况

为更好衡量经济发展和流动人口的相关性,本文借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浙江省2000-2009年经济发展情况和流动人口数据来进行分析。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ab,式中的Q代表产量,L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a和b为三个参数,A表示技术或管理等参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a和b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程度。对该生产函数进行变形,两边取对数,以GDP替代Q,则公式可转化为LnGDP=LnA+LnL+LnK。

2000-2009年,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与此同时,浙江省流动人口也逐年增长,从404.2万增长到1944.1万,平均每年增长171.1万流动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9.1%(表1)。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济增长与劳动投入存在线性相关。本文将浙江省2000-2009年的GDP对数与流动人口的对数变化制作成图(图1),可以发现两者趋势非常类似,这说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与流动人口变化关系密切。

表1 2000-2009年浙江省GDP与流动人口变动情况

图1 2000-2009年浙江省GDP与流动人口的对数趋势图

由此可见,流动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不仅存在相关关系,而且变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为进一步描述这种关系,通过求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进行判别(图2),散点图显示,流动人口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近似直线的关系,并可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r。利用SPSS软件,得出流动人口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r=0.988,并且具有统计的显著性(P<0.01),也就是说,GDP的增长与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几乎是同向的。

图2 2000-2009年浙江省流动人口与GDP关系散点图

为进一步衡量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经济的贡献,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要先计算出和的值。由于我国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密集型经济分布为主,因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一般较高,而资本产出弹性系数一般较低,所以学界比较认同的是a=0.6,b=0.4,如支道隆(1997)、叶裕民(2002)、Young(2000)等人的研究。

浙江省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大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情况,并且浙江的产业结构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以“轻、小、集、加”为主要特征。在此产业结构情况下,劳动产出弹性系数同样较高,因此采用a=0.6,b=0.4的值也相对合理。即LnGDP=LnA+0.6LnL+0.4LnK,劳动投入每增长1%,可使经济增长0.6%,而资本投入每增长1%,可使经济增长0.4%。在此,将流动人口全部当作劳动力来计算。事实上,根据浙江省公安厅2008年统计年报,15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仅占1.3%,而46周岁以上的仅占5.9%,且这部分人在城市通常也是劳动力,16至45周岁的流动人口占92.8%,由此可见,数据中的流动人口数量基本上能代表流动人口劳动力的数量。因此,假设流动人口劳动生产率与本地人口的劳动生产率相同,利用公式L’/L×lnL/lnGDP×100%就可以测算流动人口对GDP的贡献率,即流动人口占总劳动力的比例乘以总劳动力的贡献,就是流动人口对GDP的贡献率。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结果如表2。这一计算结果与有关部门统计的“十五”期间流动人口对浙江省GDP贡献率为21.4%相近,因此,可信度颇高。

表2 2000-2008年流动人口对GDP的贡献情况

由表2可知,浙江流动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步增长,从2000年的8.07%增长到了2008年的25.66%。与此同时,浙江省劳动力对于经济的贡献率却是逐年递减,可见,流动人口对于浙江经济的贡献很大,其已经成为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对策建议

鉴于经济发展与流动人口存在着密切关系,流动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经济活力越强。为此,建议采取积极的公共政策,合理对待流动人口问题。

1.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起公平对待、依法保护、有效服务的新理念,努力把服务与管理融为一体,真正做到服务和管理并重,为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让流动人口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2.加强社会组织建设,逐步支持创建流动人口自治组织。在流动人口相对聚居的区域内,建立流动人口自治组织,例如“外来建设者之家”、“新XX人家园”等等,实现流动人口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组织建设,从组织上容纳流动人口。

3.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议工会把农民工吸收进组织,农民工是工会必须维护的对象,工会应把保护农民工利益摆上工作日程,为他们提供切实有力的与城市职工一样的服务。

4.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程度和促进公平就业,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就业限制,做到“同城同待遇”,取消对城市企业雇用流动人口的不合理限制和规定,建立公平有序竞争的就业机制。

5.通过各类媒体客观宣传,引导全社会接纳、关心、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切实认识流动人口对于缓解劳动力需求、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缓解区域人口老化、优化人力人才资源组合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6.逐步消除在教育领域的各种歧视待遇,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尽量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保证每个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学生一样享有平等的参与学习活动、奖励、评优等权利,并逐渐实现“同城待遇”问题。

[1]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

[3]景天魁,唐钧,张时飞.城乡统筹就业——打破二元结构的突破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社会政策网.

猜你喜欢

贡献率流动人口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