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研究
2013-10-24钮新宇戴寿琴朱燕娟
钮新宇 戴寿琴 朱燕娟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医疗保健的质量越来越高,医院通过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提高检查治疗水平,合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要合理使用,充分论证,避免盲目,建立经济效益的跟踪分析制度,为每台大型设备建立科学的管理档案,系统分析研究购进大型医疗设备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可行性。这是医院科学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
1 医院的现状及购入大型医疗设备的目的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群众出现多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为寻求自身发展,改善就医环境,扩大医院规模,在引入大型医疗设备上狠下功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检查项目日益精细,为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医院需求的大型医疗设备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往往投入成本也很大。在新会计制度下,通过建立全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责任中心,对购入的大型医疗设备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建立跟踪分析的制度,发挥大型设备的最大效益,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建立全成本核算下的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评价体系
我院作为一家省级三甲公立专科医院,是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应建立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评价体系,购置应满足科室建设和学科发展需要,符合医院整体规划,避免重复购入,盲目购入。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医院只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利益,才能保证社会效益(公益性)的实现。反之,就会造成社会资源闲置、浪费,最终损失的还是公共利益。
公立医院应加强购进大型医疗设备后的使用管理,为每台大型设备建立科学档案,专人负责管理,建立购入记录、日常维修保养记录、大修记录以及使用年限折旧记录。定期收集、核对、汇总使用登记数据,据此作出使用效益评价分析。具体方法:(1)使用科室需对医院大中型设备购置与否以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提供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制定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的重要参考指标[1]。(2)医院对使用科室长期闲置或因科室管理不善导致提前报废的大型设备,依据成本效益原则,损失计入科室。(3)若因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大型医疗设备购入后使用率长期过低,且设备长期(亏损)或无明显应用成果,则医院应对使用科室实施一定的经济处罚。(4)通过新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体系,正确核算科室使用大型医疗设备成本,利用本量利分析法算出成本率、盈亏率及投资效益率,研究医院大中型设备的使用情况。
3 我院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分析
截至2011年我院拥有8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价值7 078.60万元,占专用设备总额32.98%,固定资产总额16.53%,2011年实现收入10 136.70万元,占全年医疗收入37.00%,占全年业务收入12.93%,是医疗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好用好大型医疗设备,发挥好大型设备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院对三维立体定向调强放射治疗系统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2008-2011年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利用我院的成本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单机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如下:
3.1 三维立体定向调强放射治疗系统(价值1 285.20万元)成本效益分析见表1 通过对近5年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三维立体定向调强放射治疗系统的使用基本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预期目标,大大提高了肿瘤的疗效,延长病人的寿命,改善了病人生存质量。在相同的时间内既可以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更加精确的放射治疗,又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目前该设备运行良好,平均每周工作104小时,满负荷运转,成为我院精确放射治疗的主力机器。在如此高的设备利用率下又反映出我院该项设备数量配置不足,如此满负荷的运转也难以满足广大病人及时治疗的需要。
表1 我院直线加速器成本效益分析
3.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价值217万元)成本效益分析见表2 通过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近5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该项设备的使用没有实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部分目标。该设备自投入使用以来,为几千名肿瘤患者提供了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该设备专用耗材成本高、受病情治疗时间限制,治疗人次相对较少以及治疗收费较低,长期处于亏损运行状态。虽然该设备利用率不高,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但是我院作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配置该项设备是有它的必要性的。随着医学的发展,介入医学已成为并列于内科、外科的第三大医疗手段,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此项治疗,该项设备的运用在我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表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成本效益分析
医院作为公益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大型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尽量实现经济效益,要实现预期目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长期处于亏损运行状态的大型设备调查分析,总结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以不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发挥设备的潜能,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1)增加工作量。对医院投人使用的新型医疗设备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病人及其家属更好地认识、了解医疗设备,结合自己的病情了解设备的性能及适用何种病症,从而为更多的病人提供适合的治疗。(2)合理调整收费标准。有些收费标准一直偏低,多年未予调整,为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建议作适度调整。(3)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维修记录。配备专职的工程师,对出现的故障隐患的及时排除,做好日常维修保养记录,保持设备较好的运行状态,延长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寿命。(4)实行全成本核算,利用经济手段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医院设备的有偿使用。将设备的调试费、装卸运输费计入设备原价中,按规定计提折旧。对维修费用也计入成本,促进科室加强养护,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推迟更新报废日期,充分利用设备,节约社会资源。
4 几点建议
4.1 加强成本核算 建立全成本核算体系 大型医疗设备占用了医院的大量资金,对医院的运行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医院需要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体系能够提供这方面数据资料,便于医院对设备进行考核和管理,发挥设备的最大使用效益。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以业务发生为源头,最小核算单位的精细数据为采集点进行各核算单元的直接成本归集,确保了基础数据的质量,但对于单台医用设备的使用成本未能明细核算,目前基本按照各设备的工作量进行成本分摊。医院的收费系统也未能对单台设备的使用收入进行跟踪,因而在单台设备运行效益分析时,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了影响,不能满足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应加强对单台设备发生的直接成本进行台账辅助登记,对多台设备的共同成本进行合理分摊,对人力成本可采用设备的工作量比重或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分摊。
4.2 提高使用人员的操作、维护技能 加强业务培训,使工程技术人员能按现代医疗设备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判断及维修技术水平,保证大型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单位固定成本[2]。
4.3 建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利用率考核指标 把设备利用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纳入到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的考核中,督促医院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慎重提出购置设备计划,遏制盲目购置设备。
4.4 将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审批落实到实处加强审批制度,合理配置大型医疗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把好审批关,把该买的及时买进来,把不该买的坚决堵回去,确保购置审批落到实处。
4.5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大型医疗设备在价格、功能、稳定程序等方面都不一样。它的质量、功能都应与医院的手术水平、就诊水平、医疗消费水平相匹配,否则就达不到购置的目的。既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尖产品,也不能只图价格便宜,选择替代性设备,应当选择可升级的产品,至少5年内不能淘汰。买了就闲置,浪费了也无人问责和追究,这是医院设备使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拿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严重闲置的大型医疗设备,要责任到人,对大型医疗设备利用率考核的结果进行必要的责任追究。
4.6 建立大型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制度 管控大型医疗设备应该招标采购,医疗设备购置应该步骤为:每年年初由使用科室提出购置申请,纳入预算,职能部门汇总并提请专业委员会确定采购计划,招标办公室根据招标的内容组织医院招标领导小组成员、分管院领导、行政职能科室和使用科室的负责人及专家参加。报院办公会批准后,招标采购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招标。一旦批准进入招标程序,所采取的采购方式主要应该有以下几种,一是由招标公司代理招标,二是由医院进行议标,三是通过院内招标办招标。从购置申请、论证、提出预算、审批,到进入政府采购程序,是一个十分严格的过程。为提前做好准备,应在大型医疗设备购买的两个月前,将招标信息发布出去,然后初步选择几家公司入围,在招标产品演示会上,医院应该组织由本院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另还需聘请省内知名医院的3个专家,共同讨论,打分、然后评票、排序。有关数据显示,近两年药费和检查费用每年占患者总花费的80%以上,器械检查费用已经成为继药费之后病人的第二大负担。而这3种招标形式,都在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中压缩了采购设备价格的空间,为节约费用、降低成本、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4.7 打破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僵化状态 使大型医疗设备与医疗、科研结构保持柔性结构 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机动协调,使单纯的使用、机械的管理变为科学、安全、主动的动态管理。随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提高投资回报率,保证医院发展的长远利益。
1 陈康.大型医疗设备投资效益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9,4:70-72.
2 李军,周文光.强化科学管理 提高设备使用率[J].医疗装备200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