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安格斯杂交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013-10-24赵占强张振伟贾弟林
赵占强,张振伟,叶 勇,贾弟林,张 琪
(宁夏中卫山羊选育场,宁夏 中卫 755006)
日粮营养水平由精料的进食水平所决定,而精料在反刍动物中的进食量又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1]。适宜的精粗料比例是科学饲养反刍动物的基础[2]。调配适宜的日粮精粗比,对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提高肉牛的增重速度和指导生产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根据当地饲草资源,通过配制不同精粗比的混合日粮,对安格斯与秦川杂交阉牛进行育肥试验,研究其对安格斯杂交牛的生产性能影响,从而为我国北方地区安格斯杂交牛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饲养试验于2012年12月20日至2013年2月21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山羊选育场进行,共63 d,其中预试期10d,正试期53d。
1.2 试验材料分组
试验牛均由中卫山羊选育场提供,选择6月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安格斯与秦川杂交阉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各组间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1.3 试验设计
试验的各组牛饲喂不同精粗比的日粮,设计日粮配方有3个,依次为:1号料、2号料、3号料,精粗比依次为:57.0∶43.0、67.1∶32.9、45.7∶54.3,见表1。
1.4 饲养管理
试验牛在入舍前一周,对圈舍栏、槽进行消毒,在预试期间,进行体内外驱虫和常规防疫。预试期内各组牛逐渐更换成相应配方的试验日粮。
正试期于每天9∶00、17∶00分两次饲喂,自由饮水。在饲喂日粮时,将碳酸氢钠按组别分次撒在日粮精料表面并混拌均匀,确保试验牛完全采食。每次饲喂后,对圈舍进行卫生打扫,并观察牛的采食及排泄情况,做好试验牛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对试验牛进行称重,每次称重时在早晨空腹进行。
1.5 测定指标
1.5.1 生长发育的测定[3]体高:又称鬓角高,由鬓甲最高点距地面的垂直距离,采用测杖测量。
体斜长:从肩端(即肱骨突)前缘到同侧坐骨端外缘的距离,采用测杖测量。
胸围:肩胛骨后缘处垂直绕胸一周的圆周长度,松紧程度以插入食指和中指,上下能滑动为准,采用软卷尺测量。
1.5.2 生长发育代表值 ①生长速度用平均日增重表示:平均日增重(g/d)=(肥育期末重-肥育期始重)/肥育天数;②生长系数:家畜个体某一时期的体重与初始体重之比。它反映个体生长强度。生长系数(%)=肥育期末重/肥育期始重×100
1.5.3 体尺指数 ①体长指数表示体长与体高的相对发育情况;体长指数(%)=体斜长/体高×100;②体躯指数表示躯干容量的发育程度;体躯指数(%)=胸围/体斜长×100;③胸围指数表示役牛能力的大小;胸围指数(%)=胸围/体高×100
表1 试验牛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以DM 为基础)
1.6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试验牛增重的影响及体尺变化情况见表2、表3。
从表2可以看出,各组试验牛的初始体重相近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饲养试验后,各组试验牛在试验末期体重均明显增加。以第Ⅱ组最为明显。平均日增重方面,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最快,其次为Ⅰ组,Ⅲ组最慢。Ⅰ组、Ⅱ组与Ⅲ组相比较,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4.2%、34.3%,且Ⅱ组与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II组与I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生长系数方面,Ⅱ组的生长系数最为显著(P<0.05),Ⅱ组、Ⅲ组次之。说明在本试验下,2号日粮对试验牛的增重效果最好。
表2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试验牛增重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从试验初期到试验末期的过程中,各试验组间试验牛的各体尺指数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试验末期,在增长强度方面,II组的体长指数增加最快,其次是III组,I组最慢。II组与I组体长指数比较,差异显著极(P<0.01),III组与I组体长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胸围指数增加方面,第Ⅱ组的胸围指数增加最快,其次为Ⅲ组,Ⅰ组最慢。Ⅱ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III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末期,Ⅱ组的各体尺指数增长强度(除体躯指数)均高于Ⅰ组、Ⅲ组,分别提高18.96%、21.72%,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II组的育肥效果最显著。
表3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试验牛体尺变化情况
3 小结
本试验在相同的饲养管理下,采取不同精粗比的日粮饲喂,对安格斯杂交阉牛育肥体重与体尺的测定与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号料的日粮(精粗比为67.1∶32.9,粗蛋白12.38,消化能12.86 MJ·kg-1)对试验牛(II组)的平均日增重效果最为明显,牛体长指数和胸围指数最高,这在控制肉牛生长发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4],说明安格斯杂交阉牛使用精粗比为67.1∶32.9的日粮,其生长发育速度要明显高于I组(精粗比57∶43)、III组(精粗比45.7∶54.3),且随着月龄增加其优势更为明显,生长发育速度这项指标,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意义[5]。
2)本实验中,观测期内II组试验牛的各项体尺指数,其体尺指数增长强度在总体上高于I组和III组,说明II组试验牛在结构和各部位的发育程度上,要明显高于I组和III组,其对衡量家畜体态结构及肉牛育肥上有重要意义[6]。因此,在安格斯杂交阉牛的育肥过程中,使用适当精粗比的日粮,可有效体高肉牛增重,这对我国北方地区安格斯杂交牛生产提供参考依据[7]。
[1]王立志,姜 宁,张爱忠,等.精粗比对反刍动物采食行为及饲料利用的影响[J].现代畜牧兽医,2006,35(7):19-21.
[2]杨建清.精粗比对反刍动物采食行为及饲料利用的影响[J].营养与日粮,2011,12(6):28-29.
[3]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张文举.徽城盆地黄牛生长曲线方程的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1999,28(1),3-6.
[5]黄惠玲,李文波.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长发育规律的对比分析[J].饲料广角,2012,28(14):39-40.
[6]焦平林,童志诚,徐新生.肉牛增重技术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6,39(1):39-41.
[7]张京跃,吕爱军,穆阿丽,等.不同生长阶段杂交肉牛生产性能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7,27(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