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文摘

2013-10-23

猪业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受孕率豆粕猪只

克服仔猪日粮中豆粕的挑战

Feed International JANUARY/FEBRUARY 2013:12-15

尽管价格上涨,但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大豆蛋白依然是猪只日粮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大豆蛋白中蛋氨酸含量较少,赖氨酸含量较多,补充了谷物蛋白中蛋氨酸多,赖氨酸少的状况。另外,虽然大豆中的一些植物源性和高蛋白成分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但是这些因子很多都是热敏感性的,通过提取油和挤压就可以将它们中和。所以豆粕和全脂挤压大豆被广泛地用于猪只日粮中,然而,仔猪日粮中的大豆却面临着巨大的争议。

抗营养因子:豆粕中残留的抗营养因子对仔猪的消化系统是沉重的负担,减少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并通过增加食糜的黏度促进非有益性病毒的繁殖,减少了饲料的摄入量,阻碍仔猪生长,同时还会导致轻度腹泻及二次消化系统并发症。这些抗营养因子对仔猪影响最严重,仔猪能对这些物质产生高敏感性及自身免疫性反应,这些反应导致严重的胃肠消化道炎症,加之仔猪断奶初期的半饥饿状态,减弱了肠道细胞的吸收能力。这种影响会持续到猪只的体重达到10~12 kg,这期间会导致猪只生长潜力的永久消失。

高敏感性反应:解决高敏感性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改性大豆种子去除或改变攻击性蛋白质。高敏感性反应似乎会随着饲料摄入量的增加而减少。根据实验,断奶后的第一周单一日粮的饲料摄入量为100 g/d,日粮中可以完全不使用大豆蛋白成分。在断奶早期提高饲料摄入量的方法包括断奶日期延后、哺乳期运用教槽料喂食、在断奶日粮中增加促进饲料摄入成分。

挤压大豆:挤压大豆价值很低,但是是一种稀有产品。表征抗营养因子的最好的指标是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通常2~3个单位是正常的,可以不考虑抗营养因子,达到5~6个单位,需考虑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断奶日粮中挤压大豆的量不应该超过15%,建议挤压大豆的最大用量是10%。

大豆浓缩蛋白:高质量的大豆浓缩蛋白是一种缺乏抗营养因子的物质。限制它们使用是因为与豆粕和挤压大豆相比,它们的价格较高。而它们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残留量和挤压大豆中的一样多。

发酵大豆制品:发酵作为增强大豆的营养价值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将消极因素降至最小实现的。然而现存实验并没有证实这个过程能得到和高质量大豆浓缩蛋白同样的好的结果。

榨油豆粕:是大豆榨油的副产物,通过排出法,使用压力和热来去除大豆中的油脂,最后的产物可达到挤压大豆的水平,或者豆粕的水平,由于使用该方法的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因此产品质量不一。

豆粕:对于它的使用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早使用高含量的豆粕能使仔猪尽快适应豆粕存在的挑战。还有人认为,应该在仔猪断奶后2周才开始使用豆粕。笔者认为应该在断奶后的第1顿日粮中使用挤压大豆和能量浓缩蛋白,在第2周减少这2种物质的用量,同时加入少量豆粕,这种配方富含乳糖、乳蛋白、高度易消化的油脂,煮熟的谷物和免疫球蛋白。

(本刊编辑编译整理)

人工授精时间间隔和发情到排卵间隔对母猪生育能力的影响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Volume 137/Issue 3/March 2013

很多在养猪业中进行的人工授精都是为了弥补排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异。每次人工授精后都会在母猪子宫内发生免疫反应来去除死亡和损伤的精子。因此,需要对更多的经过冷冻后解冻的死亡和损伤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同时缩短2次人工授精的时间间隔。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使用解冻精子时2次授精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发情到排卵间隔(EOI)对母猪生育的影响。采集11头公猪的精液,将精液冷冻在0.5 mL的吸管内,每1 mL含有4×109个细胞,通过矩阵将191只母猪的排卵时间设计为同一时间,实验进行如下:1)2次人工授精时间间隔为4 h;2)8 h;3)16 h。运用超声波法确定排卵时间,在每一个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人工授精来自于相同的公猪,使用微卫星标记方法进行父系鉴定。母猪在80 mL的稀释液中接受2×109个可活动的冷冻后解冻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在人工授精后的第33天屠宰时评价受孕率和每窝产仔数。2次人工授精之间的时间间隔影响受孕率,每隔8 d和16 d进行的人工授精的受孕率大于4 d的受孕率。EOI同样影响受孕率,间隔为36 h的小母猪的受孕率高于24 h和60 h的小母猪,但是和48 h的没有区别。2次人工授精时间间隔和EOI不影响总胎儿数、正常胎儿数量和胚胎存活率。此外,还进行了EOI的交互实验。2次人工授精间隔为8 h或16 h,同时EOI为36 h或48 h的小母猪在进行第2次人工授精后产出公仔的比例有所不同,而2次人工授精时间间隔为4 h的小母猪没有表现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授精之间的时间间隔和EOI都影响受孕率,但是不影响产仔数,但是第2次授精影响后代公仔数。研究显示,授精间隔时间的减少并没有对第2次授精中精子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本刊编辑编译整理)

益生菌加固仔猪肠道健康

Pig International JANUARY/FEBRUARY 2013:18-21

肠道菌群的正常生长和益生菌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消化道中致病细菌的数量,为仔猪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以此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然而,集约型畜牧业以早期断奶为标志,胃肠消化道的生长在仔猪生长的前几周遭遇挑战。

仔猪肠道健康讨论

仔猪会由于突然离开母猪而与其他仔猪生活在一起而遭遇挑战。另外,仔猪的消化系统也会由于日粮由母乳到固体料的变化而遭遇挑战。仔猪还不能完全地分泌盐酸,而胰腺中酶的活性由于承受压力而受到限制,会导致小肠中绒毛萎缩症的形成。

1986年,史密斯研究了断奶仔猪和未断奶仔猪的绒毛长度。研究得出,补充饲料对绒毛的长度几乎没有影响,未断奶仔猪的绒毛更明显。不发达的绒毛和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酶的限制活动导致低级肠段中未消化食物的积累,为微生物提供额外的食物来源。特别是未消化的蛋白质的聚集增加了大肠中微生物氨的数量,导致肠道pH值的上升,肠道病毒群的快速增长和潜在的致病细菌的增长。在仔猪生长阶段,由细菌引起的腹泻很常见,消化系统中的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菌数量的增多会引起腹泻,影响仔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仔猪生长不利引起仔猪死亡率的提高。

抗生素的替代物

1949年,Stokstad等发现动物日粮中添加四环素能促进肉鸡的生长。抗生素的预防性剂量抑制了肠道中非有益性致病菌的生长,减少了仔猪疾病的发生。然而抗生素也有缺点,它们促进了细菌耐药菌株的生长,并且和药物引发并发症。2006年1月1日,欧洲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添加剂,而仅仅将其作为治疗性的药物进行使用。仔猪的饲养中出现大量的抗生素的替代物,防止腹泻发生的益生元也在仔猪饲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益生元是一种非消化性的饲料成分,通过刺激大肠中一种或多种有益细菌的生长来影响宿主,同时提高宿主健康。益生菌是可以被用来作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能量来源。益生菌在自然界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母乳中包含130种不同的、难消化的低聚糖,充当乳酸菌生长的能量来源,这些乳酸菌防止致病菌附着在黏膜上,并且能防止动物疾病的发生。

有机酸

低聚果糖是可发酵纤维,仅仅在大肠中存在,可作为特异性结肠菌群的直接能量来源。一些代谢产物和抗生素有相同的性质,能产生有机酸,以此降低肠道的pH值,使环境不适于致病菌的生长。低聚果糖为断奶仔猪的消化道构建屏障。应用酸化剂是养猪行业使用的一种新方法,酸化剂能保持饲料的新鲜,还能发挥类似益生菌的效果。单胃动物的小肠几乎不吸收葡萄糖酸,所以将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作为能量来源。由于葡萄糖酸、乳酸盐、醋酸盐等的微生物的发酵物作为副产物,之后这些副产物被转换成丁酸,丁酸被大肠黏膜快速吸收,充当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促进它们的生长。

(本刊编辑编译整理)

早期捕杀影响生产成本

http://www.thepigsite.com/articles/2/breeding-andreproduction/4266/early-culling-linked-to-higher-production-costs

对于母猪的早期扑杀会对整个种猪群的生产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如降低母猪的产仔率、潜在的产仔数及妊娠性能等。对初产母猪的高度周转意味着在母猪达到最大生产能力之前就捕杀它们,这会对其产仔数产生消极影响。捕杀母猪最主要的原因是繁殖失败及母猪跛行和行动上的不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多少母猪在哺乳期因为跛行而降低了饲料的摄入量导致繁殖性能减退还不清楚。所以,根据母猪的行动上的障碍而对其进行扑杀是不科学的。研究得出,初产母猪哺乳期饲料的摄入量对母猪的寿命起关键作用。一般来说,母猪的更替率为55%~60%。

猪群的饲养成本受断奶猪只的数量、每头母猪断奶仔猪的数量、距离屠宰的时间、饲料利用率及饲料浪费率的影响。而猪胴体质量则与后代生长速率、后代宰杀重、死亡率水平及母猪扑杀时的重量有关。在一个商业农场中,母猪的周转率对猪群饲料转化率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对于盈利的直接影响和饲料消耗及饲料花费有关。母猪群的饲料花费占整个猪群的20%,由于繁殖障碍或跛行而引起的母猪周转增加了母猪非生产的天数,增加了饲料的花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小母猪的后代和老母猪的后代的生产性能有较大的差异,小母猪的后代出生重和断奶重较轻,死亡率较高同时患病率较高,后代出生重较老母猪的后代轻200 g,仔猪断奶前的生长速度慢12%~17%,断奶时仔猪体重轻1 kg,出售时体重轻6 kg。研究显示,出生时体重不足1.2 kg的动物也会长得较胖,与出生时较重的动物有相似的胴体质量。与老母猪相比,当小母猪产出适当量的初乳时,向它们的仔猪转移的抗体会减少。

提高母猪的耐用性及帮助其顺利度过第一个哺乳期是降低现在母猪55%~60%的周转率的关键所在,养猪从业者必须关注猪只的足部和腿部建康,为猪只骨骼等身体部位的生长提供需要的矿物质营养及为母猪提供适于繁殖的生长环境。

(本刊编辑编译整理)

猜你喜欢

受孕率豆粕猪只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豆粕:新疫情恐拖全球经济,国内豆粕需求或延迟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豆粕:养殖饲料需求回升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国内豆粕价格振荡
豆粕:贸易谈判再生变数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患者受孕率的影响
40例宫角妊娠关注性刮宫和宫腔镜治疗后受孕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