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辅人员工作现状及职业素质提升路径研究
2013-10-22郭翠婷
郭翠婷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脉络,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无疑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伴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激增,高校教辅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其管理和协调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如何认识和评价教辅人员的作用,调动教辅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等都是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无法回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高校教辅人员工作现状的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选择
本次调查选定的调查对象是某知名大学的教辅人员,这所大学已有近百年的悠久历史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经过多年的完善,已经算是很健全了,在这样一所大学里进行调查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直接调查教辅人员分析教辅人员的工作现状,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教辅人员职业素质的路径。
(二)调查方法设计
1.理论基础
图1
高校教辅人员作为高校的员工,一般会从三个方面考虑自己的工作,一是环境支持,二是物质激励,三是发展机会,这与我国广大公司、企业员工思考的问题一样,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在国外早有先例,在国内李原等专家也研究过。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
高校教辅人员是否愿意留在高校继续工作主要会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环境支持,即教辅人员在高校与周围的领导、同事、学生等具有怎样的人际关系,如果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人格受到尊重,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怀,教辅人员也会为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付出努力;二是物质激励,即教辅人员在高校的工资、待遇、各种奖励,以及教辅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三是发展机会,即高校为教辅人员提供了多大的发展空间,教辅人员努力的完成工作,不仅是责任的体现,也是在努力寻求发展机会,如果教辅人员所做的努力得到肯定,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教辅人员将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甚至为了高校的利益放弃个人的利益。每个方面的具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考虑因素具体组成环境支持 教辅人员在高校与周围的领导、同事、学生等具有怎样的人际关系,受到的尊重、支持、关怀以及教辅人员为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付出的努力物质激励 教辅人员在高校的工资、待遇、各种奖励,以及教辅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发展机会 高校为教辅人员提供的发展空间,教辅人员努力完成工作的情况以及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2.问卷及调查方法设计(1)问卷设计根据影响教辅人员工作的因素设计的调查问卷如下:调查问题 A B C D E与高校领导的人际关系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与高校同事的人际关系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与高校学生的人际关系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为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付出的努力 非常大 较大 一般 较小 非常小高校提供的工资满意度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高校提供的待遇满意度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高校提供的奖励满意度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为完成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非常大 较大 一般 较小 非常小高校提供的发展空间 非常大 较大 一般 较小 非常小完成工作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 非常大 较大 一般 较小 非常小
(2)调查方法设计
为了使调查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在选取调查对象时选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学院的教辅人员100名,并且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
二、高校教辅人员工作现状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高校的核心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与教师则是高校的灵魂,促进高校各部分和谐发展的润滑剂则是高校中的教辅人员,教辅人员主要包括专门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务常规工作的学校最基层教学服务员,身处在高校的最基层,教辅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常常被人忽略,甚至遗忘,然而他们对高校工作正常运转奉献了自己最多的智慧和精力,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抹杀的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调查结果显示,教辅人员需要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付出较大的努力,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都比较大,但是收获的成就感很有限。具体来说高校教辅人员的工作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任务烦琐复杂,责任重大
从工作性质上看,高校教辅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最基层管理人员,但从工作实践角度观察,高校教辅人员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践行者,不断坚持落实高校的各项相关要求。总起来说,高校教辅人员的工作呈现以下的主要特点:
1.烦琐性
高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开展的,大学教师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他们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并具备实时创新能力,因此他们通常需要异于常规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秉承不同的教学思路,因而需要差异的服务愿望这就导致高校教辅人员工作的烦琐零乱。此外,高校教师任务比较艰巨,既要开展教学活动,又要坚持课题研究,同时还要构建高校的专业体系,负责一定的教学管理,因而导致高校教师的科研材料和各种教学材料不能及时上交,不断拖延,这就增加了教辅人员的工作负担,导致教辅人员的工作繁琐复杂。
2.复杂性
教辅人员的工作细节渗透在教学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学过程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的日常管理和教务常规管理,其中高校教学管理的根本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这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关键内容。
首先,教辅人员是学校精神的传达者,教辅人员要准确无误并及时的将学校的教育思想以及相关教学文件精神传达给教师、学生和辅导员,同时,也要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信息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收集和整理,及时反馈给高校领导。
其次,教辅人员是教学过程的督促者与服务者,教辅人员需要在每学期开始前安排好课程表,专业教师如果有事需要调课需安排临时调课,教学过程中需要督促教学任务的落实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各种考试、教学实践也需要提前安排好,考试后成绩的录入与分析,学生学籍的管理以及教师工作量的统计计算等等都需要教辅人员来完成。
最后,教辅人员还肩负着协调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之间关系的重任,在教辅人员内部也需要相互协调,合作完成各项工作。
3.特殊性
学校工作的对象大多数情况下是人,面对“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工作可能会很复杂,需要面对特殊的人群工作。比如高校每学期都会进行的网上选课,由于不同学生的能力、素质、兴趣不同,在选课时就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如何选课才能既符合整个学校的要求又符合学生本人的需要,这就需要教辅人员去指导学生选课。
(二)精神压力过大,人员流动频繁
高校教辅人员繁琐复杂的工作内容,巨大的工作压力造成了过大的精神压力,在身体、精神双重压力下,教辅人员流动频繁。[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兼数职
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有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两条线,横向管理即各学院内部自己进行的管理,主要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纵向管理即学校按照各部门的不同职能进行的管理,如教务处负责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师工作量的计算等等,它跨越了多个学院、多个年级。在两条管理线下,有的教辅人员就会身兼数职,多项工作都集中到一人身上,这就大大降低了教辅人员工作的效率,而且加大了教辅人员工作的难度,这就给人一种工作拖沓、效率低下的印象,给教辅人员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2.职务差别
由于高校中工作内容差别较大,各种职务的差别也就较大,不同职务的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上,很难推心置腹的交谈,这就造成了教辅人员工作的压力和精神的压力无法诉说的情况,并且这种压力很难被其他人所感知,久而久之,教辅人员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厌烦。
3.缺乏成就感
教辅人员的作用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领导、教师认为他们只是教学辅助人员,没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无论工作做得好还是差都差不多,这就造成了教辅人员成就感的缺失,缺乏成就感又造成了工作缺乏热情,工作不努力,长此以往,自己也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无足轻重,迫切期望调整工作岗位,出现了频繁的人员流动现象。
三、高校教辅人员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诉求
中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悄然牵动了社会各层面的变革,推动着社会各阶层更快更健康的发展。目前,高等教育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伴随着整个社会大跨步式的发展形势,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和普及化教育,这就对高校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加强了对高校教辅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
目前教辅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存在诸多漏洞,提升高校教辅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改变教辅人员工作现状的重要路径。“专业化”突出了教辅人员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而“职业化”彰显了教辅人员的职业性质,“专业化”是 “职业化”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而“职业化”是 “专业化” 的职业前提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2](P356)教辅人员只有将二者相结合,坚持走职业化和专业化并向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教辅人员队伍的顺利发展,促进教辅人员价值的实现,使其真正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需要不断创新教辅人员的相关制度体系,深化管理机制,细化培养程序,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实现 “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目标,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职业化教辅人员队伍,进而提升高校教辅人员的职业素养,全面实现高校教辅人员的职业化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四、高校教辅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路径
高校是教书育人,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地方,高校教辅人员是高校教学的管理者,也是教书育人的服务者,全面提升高校教辅人员的职业素质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教学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
(一)提升思想境界,准确定位角色
高校教辅人员是高校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辅人员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中感受到自身的地位和价值,清楚教辅工作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从内心里发现和体会教辅工作的真正意义,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自身业务能力提升的进程中。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观察教辅人员的思想状态,对其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修养提升活动,指引教辅人员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使其以更加积极激情的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此外,高校其他工作人员应该尊重教辅人员的工作,与其建立友好合作的工作关系,这样高校教辅人员才能真正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教辅人员繁琐的工作内容决定其繁忙的工作状态,很多人嫌弃教辅工作的琐碎性和杂乱性,这种情形下教辅人员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位置,学会 “用脑袋走路,用脚板思考”,真正做到 “实践的思考者与思考的实践者”。
1.“管理者”的角色
在高校的教学日常管理工作及教务常规管理工作中,教辅人员是重要的参与者,不仅管理和规范着高校教学的管理工作,还担当着评价教学活动运行的工作。总起来说,教辅人员的工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归类为管理者的工作。
2.“协调者”的角色
除了肩负着管理者的角色外,教辅人员还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者,同时协调高校内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以及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总的来说,教辅人员要协调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下级与上级部门、同级与同级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谐是社会更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关键,教辅人员的工作对维护安定的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服务者”的角色
教育教学工作所涵盖的内容和范围极为广泛,不仅包括教学方面,还涉及与教学相关的服务工作。在教学工作的大后方,教辅人员担当着繁琐而光荣的服务工作,默默地做着领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服务者。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合作环节,因此,教辅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锻炼自我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研究科学有效的服务策略,不断细化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标准,真正的做一位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教辅服务者。
(二)增强竞争意识,完善职业规划
为了充分调动教辅人员的积极性,高校要具备一套全面完善的竞争体系,通过竞争机制激励教辅人员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促进教辅人员素质的提高。
教辅人员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实践者,还是高校改革创新的推动者,教辅人员要想在推动高校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就应该努力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定位职业的发展方向,深层次化明确教辅人员的职业潜力和重要性。
高校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不能只强调理论还要与实践锻炼相融合,不能够只重视在校期间的培训,还要与其职业生涯相结合,这就要求教辅人员站在学生人生规划的基础上展开工作。[3](P156)因此,教辅人员也要拥有自身的职业规划,将自己定位为职业人,参与社会分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只有以职业人的标准衡量和定位教辅人员,才能真正实现教辅人员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最大程度上提升其业务素质。
(三)健全科研机制,挖掘科研能力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要求教育者和教辅人员通过自身的实践展开科研工作,实现“以工作促科研,以科研带工作”的目标。因此,教辅人员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和服务者,应该利用工作范围广、层次深的优势,抓住科研机会,加强和深化自身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水平。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创建了一套相对全面的教辅人员考核体系,然而考核体系倾向于重视教辅人员的实际工作成绩,而忽视了对教辅人员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评定,因此,评价机制的力度显得明显不足,不能够真正激发教辅人员的工作热情,导致教辅人员的工作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高校应该构建更加完善的考核体系,从质化和量化的层面创立评价指标,增加科研评价标准,完善科研机制,进而促进教辅人员逐步提升自我。
总之,教辅人员要把握高校发展的契机,透视教辅工作的性质,诠释教辅工作的内涵,不断地坚持教育科研,锻炼科研能力,深化科研素养。
教辅人员首先要相信自己的科研能力,明确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还要创新科研课题,创造性的解决科研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深入调查教辅工作的方方面面,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通过科研活动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进而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俞桂红.地方性高校院系教辅人员工作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J].台州学院学报,2010,(10):91.
[2]李毓秋.姚有记.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