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3-10-20孙海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6期
关键词:母儿糖耐量空腹

孙海芹

·经验交流·

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孙海芹

目的探讨早期筛查和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围保门诊检查,孕前未发现糖尿病的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将24~28周筛查出的GDM 孕妇69例作为A组,同期34周以后筛查出的GDM 孕妇50例作为B组,确诊后进行规范治疗,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经局。结果早期筛查干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足月产率、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巨大儿、围产儿死亡率均低于晚期筛查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及规范治疗可大大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筛查;早期干预;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1]。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1%~14%,我国发生率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营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GDM对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早期筛查和干预GDM,能有效减少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本院围保门诊自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采用IADPSG 2010的诊断标准,共确诊GDM119例,本文通过分析11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筛查及规范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妇保门诊定期行产前检查孕妇共1786例,69例于妊娠24~28周进行糖耐量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设为A组。另有50例由于建卡较晚于妊娠34周以后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设为B组。两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不良生育史、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GDM的筛查和诊断[2]

1.2.1筛查方法 ①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先行糖尿病高危因素评估,无高危因素者行空腹血糖检查,如果空腹血糖≥7 mmol/L,诊断为孕前糖尿病。②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非孕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标准。③非糖尿病孕妇在妊娠24~28周进行75 g OGTT检查。GDM的高危因素如下:过度肥胖、GDM病史或大于胎龄儿分娩史、尿糖阳性、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2型糖尿病家族史[3]。

1.2.2GDM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IADPSG)的推荐标准,即空腹、1 h、2 h三项血糖的诊断界值分别为5.1 mmol/L、10.0 mmo l/L、8.5 mmol/L,三项血糖值如有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GDM。早孕期空腹血糖≥5.1 mmol/L不诊断为GDM。GDM的规范检查方法:试验前3 d,停用可能影响该试验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受体兴奋剂及利尿剂等,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 g。受试者空腹8~14 h,可饮水,不吸烟,在早晨7~9时开始试验,先在采静脉血测空腹血糖,然后口服溶于250~300 ml水中的无水葡萄糖75 g,5 min内服完(若使用含结晶水的葡萄糖,应进行相应的换算)。从喝第1口糖水开始计时,于服糖后1 h、2 h采血测血糖,不需要测服糖后3 h血糖。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进食,不喝茶,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

1.3监测与治疗 将24~28周筛查出的GDM 孕妇作为A组,34周以后筛查出的GDM 孕妇作为B组,给予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血糖自我监测、妊娠期母儿监测,对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糖尿病孕妇,用胰岛素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比较 B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病、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围产儿经局的比较 B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巨大儿、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比较(例)

表2 两组围产儿结局的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劳动强度的降低,人群中肥胖和糖尿病发病不断上升以及GDM诊断标准的下降,GDM患者不断增加,GDM母儿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巨大儿、产伤、肩难产、新生儿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等多种围产期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多,胎儿将来发生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将增加。尽管GDM孕妇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根据长期观察随访,GDM将会成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GDM孕妇的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药物治疗以及自我血糖的监测等。大多数孕妇对GDM的危害及疾病知识缺乏认识,对治疗方案不能有效配合,治疗方法依从性不够。应向孕妇及家属解释GDM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加强孕期营养指导,让其积极配合,评估其病情及遵医行为,密切监测患者饮食治疗后的血糖变化,适时给予指导,纠正不良行为,增强自护能力,主动配合诊疗计划。饮食治疗是GDM的首选治疗,治疗原则是保证孕妇、胎儿合理养摄入,尽量使母亲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孕妇每日能量摄入推荐应结合孕妇孕前体质量、孕周和孕期体重的增长情况等进行个体化膳食能量制定。每日总热量:1800~2200千卡(30~35千卡/kg),其中碳水化合物50%~70%,蛋白质15%~20%,脂肪25%~30%。推荐每日摄入20~35 g膳食纤维,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同时,遵循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每日4~6餐。饮食控制1周后监测空腹血糖,根据血糖水平指导孕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减轻糖耐量异常的程度,从而避免胰岛素治疗。经过系统正规治疗,绝大多数GDM孕妇经过饮食治疗加运动疗法,血糖水平尚稳定,血糖控制不满意者加用胰岛素治疗,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前检查的规范、诊断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越来越多。GDM采用新诊断标准后,诊断率升高,提高了对该病的重视程度,加强孕期膳食指导和体重管理,保证孕妇、胎儿合理营养摄入,控制GDM患者的血糖,可保护孕妇胰岛功能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并干预GDM,能更好地减少胎儿及孕妇并发症,初次产检时间较晚或未规律系统产检,孕周较大,治疗时间较短,将失去对GDM的治疗良机。GDM患者孕期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增加,母儿结局不良。该组资料显示,在妊娠24~28周行糖耐量筛查,确诊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治疗,经正规管理,控制调整血糖,母儿并发症明显下降。早期诊断并预防糖尿病,能更好地减少胎儿及孕妇并发症。A组70例28周之前确诊糖尿病,表中的结果显示,GDM患者经过早诊断、早处理,孕妇及新生儿均能得以良好的愈后,这一结果是通过早期干预而改变的。

综上所述,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对GDM的妊娠结局十分重要,应加大产前检查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早孕初检率,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普及糖耐量筛查率,规范GDM管理。在孕期首次产检时,应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严密监测,以尽早识别和诊断GDM,尽早预防、治疗,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4.

[2] 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策略的变迁.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7):482-484.

[3] 杨慧霞,魏玉梅,孙伟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新里程碑.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3):177-180.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

猜你喜欢

母儿糖耐量空腹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产程中持续静脉输液对初产妇母儿结局的影响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人过40岁查查糖耐量
麻醉性镇痛药对母儿的影响
空腹喝水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干预分析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