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青年科技人员在医院科研发展中的作用

2013-10-16吴昌平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科技人员科研项目

郑 璐 吴昌平

①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州市 213003

青年科技人员是医院科研的新生力量,他们不仅能为医院科研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同时也成为医院科技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在医院科研发展、学科建设中日渐显示其重要性[1~2],本文中,我们通过分析自 2006 年以来医院青年科技人员(45周岁以下)参与的各项科研项目及获得的成果数量,初步探讨青年科技人员在全院各项科研活动中的作用,提出对青年科技人员培养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1 资料与方法

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6—2011年6年中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局)级科研课题为依据。对中标科研课题数量、等级与课题负责人的年龄、学位结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明确青年科技人员在医院科研活动中的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标科研课题负责人的年龄分布情况分析(表1)

表1 中标科研课题负责人的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自2006年以来,医院共获得国家、省(部)及市厅(局)各级科研项目275项,在275项中标的科研课题中,负责人年龄在36~45岁之间者125人,占45.45%,35岁以下人员获得84项,占所有项目总数的30.55%,可见青年科技人员在医院科研申报中占主导地位,是医院科研的中坚力量。但是从获得的科研项目级别来看,青年科技人员目前获得的项目主要为市厅及局级项目,青年科技人员申报高层次课题的潜力尚待挖掘。

2.2 中标科研课题负责人的学位分布情况分析(表2)

表2 中标科研课题负责人的学位分布情况分析

在获得的275项科研项目中,课题负责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180项,为总数的65.45%。其中,8项国家级课题中负责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2.5%(其中青年科技人员获得3项,占总数的37.5%),硕士学位者占 12.50%,学士学位者占25.0%;省部级中标课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1.43%(其中青年科技人员获得1项),充分说明高学历人员在课题申报中优势明显,而且在通过历年数据分析,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获得的项目数量占当年度所有中标项目的比重逐年上升(图1),证明高学历人员在医院科研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青年科技人员获得高级别课题的数量仍有待提高。

图1 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中标课题所占比率分析

3 讨论

人才是医院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环节、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形成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3]。而青年科技人员以其特有的敢于创新、积极向上的科研态度,在医院的科研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渐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近几年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发现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和改进。关注青年科技人员的思想动态、搭建学科发展平台、制订积极适度的科技奖励政策,在培养青年科技人员过程中都是管理人员应该全面考虑的问题[4]。

3.1 及时正面引导 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意识 良好的科研意识,严谨的科研态度是青年科技人员首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也侵袭着医院的科研队伍,青年科技人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思想的冲击。青年科技人员思想活跃,富于创造,因此作为科研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正面引导,尤其是对于刚进医院的新职工,让他们一来医院就感受到医院对于科研的重视和投入,感受到医院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我院从新职工进院开始就注重对青年医务工作者良好科研意识的培养,通过岗前培训对年青人提出申报各类科研申报的要求,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必须撰写国家自然基金申报书,让他们感受到在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也要抓紧科研工作的积累。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他们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科研意识,引导他们用辩证的、科学的世界观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用严肃认真地态度对待自己的科研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 加强学科建设 搭建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平台 学科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学科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作为支撑,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学科发展的良好平台[5]。我院现有省级临床重点学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这些学科和专科都有很好的硬件配备,同时配有专门实验室,为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同时充分利用院内人力资源条件,发挥本院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同时努力为青年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通过举办学术报告、课题进展报告、出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使青年科研人员相互启发思路,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进一步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水平。

我院部分学科主任已充分认识到学科青年科研骨干力量的培养,尤其注重高学历新职工的科研能力培训。从我院近几年科研项目获得资助情况来看,高学历人员在科研项目申请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借助高学历的研究生良好的科研能力和研究基础,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申报高质量课题是促进医院科研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2012年我院1名博士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该名博士是我院2010年引进的,引进后科主任在安排临床工作的同时也给她创造一定的时间进入学科专属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该名博士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这是学科建设的成果,也是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模式的成功典范。学科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是我院今年来青年人员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的关键所在。

3.3 制订激励政策 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 科研激励机制能充分发掘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潜能,通过给青年科技人员带来物质上的收益,唤起科研人员对科研事业的追求,激起他们主动投身科研活动中去。以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在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为自身获得职称晋升、取得学术资源创造了条件,有助于青年科技人员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通过满足人才的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等手段,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聪明才干,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院于2007年制定了科研相关的激励政策,对项目立项、成果获奖及论文发表都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奖励政策实施5年来,从每年申报科研项目的数量和SCI论文发表来看,奖励政策的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激励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是激励政策中最凸显的弊端之一。因此,在制订激励政策时,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以质量激励为主的激励观念,实行激励与惩罚并举的科研考核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使科研激励机制发挥它最大功效。

3.4 主动沟通协调 排除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障碍 科研管理人员要学会倾听,主动、及时地与青年科技人员沟通,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科研进展,对他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询问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困难并及时为他们解决。青年科技人员由于年纪轻,资历浅,往往在课题实施中的协调和组织上会遇到困难,因此,青年科技人员与人沟通的能力也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青年科技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跨学科的合作往往能为科研工作开辟一番新天地。

我院近年来重视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一批年轻有活力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近两年来,青年科技人员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有了零的突破,2011年我院获得1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2年获得2项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1年,我院有47位青年科技骨干入选市人才培养计划,市局主管部门将通过5年的人才培养周期为培养对象在临床实践、学术交流及科研项目等方面创造条件,旨在培养在全省及全市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强业务技能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这无疑又为青年科技人员打开了一扇成才之门。

1 李国荣,王士兰,周江瑾.基层医院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方法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9,22(4):227-228.

2 郑秀才.从科研立项定量分析看高校科研骨干队伍现状[J].科学与管理,2007,4:56-58.

3 罗明月,宁方芹,李刚.加强科技工作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5):354-356.

4 梁力均,霍名赫,汤若木,等.浅谈中青年学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体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3(6):397-399.

5 丁胜.加快医院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3):206-208.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科技人员科研项目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