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现状的调查

2013-10-14沈园园陈如男仇瑶琴郁晓路袁长蓉

军事护理 2013年23期
关键词:造口术肠造口自理

沈园园,陈如男,仇瑶琴,郁晓路,袁长蓉

(第二军医大学 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肠造口术是治疗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常见手术方式。肠造口改变了患者正常的排便方式,给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的报告指出,大肠癌已成为上海市仅次于肺癌的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是上海市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种之一,其发病率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年发病增长率为4.2%,并呈现“年轻化”特点,我国的发病年龄较西方国家平均年轻了10岁[2],因而,每年因结直肠恶性肿瘤而导致的肠造口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自我效能是指个体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3]。有研究[3-5]证明,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疾病的适应性,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等。为此,本文对上海市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调查,旨在为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上海造口协会、造口阳光之家的肠造口患者153例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沟通交流无障碍的肠造口术后患者;(2)无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神志清楚;(3)自愿参与本课题。排除标准:(1)神志不清或者不合作,或伴有精神障碍;(2)手术后住院患者;(3)对问卷调查有反感情绪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试对象解释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具体过程,并详细介绍保密原则;向患者保证该调查问卷仅做本次研究使用,研究结束后将问卷进行销毁处理;告知研究对象有权拒绝参与本研究或在中途任意时刻提出退出。调查过程中给患者足够的时间填写,对于有疑问的题项,调查人员及时并采用统一性语言对其进行解释。对于文化程度低或年龄较大的患者,由研究者阅读给患者作答。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67份,回收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为91.6%。

1.2.2 调查工具

1.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人口学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宗教信仰等)和疾病基本资料(造口类型、时间、每月用于造口的费用及自理程度、术后是否存在并发症等)。

1.2.2.2 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量表 由Bekkers等[6]研制,包括2个维度(造口照护自我效能和社会功能自我效能)及6个单独条目(饮食选择功能、对性生活满意的信心、能够从事体力劳动的信心、保持活力的信心等),共28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1=没有信心,2=有一点信心,3=有信心,4=很有信心,5=非常有信心)。2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4和0.95,共解释61%的总变异量,两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73。问卷总分为28~140分,根据得分的高低分为3个等级,得分≤65分为低效能,66~102分为中效能,≥103分为高效能。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的中文版由中山大学学者翻译并评价,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在我国的造口患者中应用[7]。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53例肠造口患者中,男102例、女52例,年龄17~82岁,平均(52.45±12.63)岁;婚姻状况:已婚126例,离异4例,单身3例,丧偶17例,拒绝回答3例;教育程度:未受过正式教育5例,小学10例,初中或高中肄业57例,高中41例,大专25例,本科12例,研究生1例,其他2例;工作状态:每周工作40h以上25例,每周工作少于40h2例,永久性或暂时性伤残21例,其他105例;宗教信仰:有28例,无125例;造口类型:永久造口127例,临时造口26例;造口时间:<1年38例,1~6年66例,>6年49例;用于造口的费用:≤100元/月27例,101~200元/月40例,201~300元/月62例,>300元/月24例;自理程度:完全自理78例,仍需他人协助43例,基本依靠他人帮助19例,完全需要他人帮助13例;有无并发症:有63例,无90例;是否有其他疾病:有72例,无81例。其他情况见表1。

2.2 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得分情况 本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66.07±20.34)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造口时间、是否存在并发症、每月用于造口的费用、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年龄、有无宗教信仰、是否有其他疾病、造口类型、职业状态等的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及自理程度的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存在差异(均P<0.05)。见表1。

3 讨论

3.1 上海市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呈中等水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66.07±20.34)分,呈中等水平,与程芳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1)由于疾病的关系,造成患者排便方式及生理状况的改变,患者潜意识中觉得自己异于常人,担心自己身上会有异味而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其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造口术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需要适应因造口导致的生活各方面的变化,需要学会如何更换造口袋、处理排泄物、进行皮肤护理等,这对患者来说是一项既繁琐又陌生的任务,若造口护理不当,会出现皮肤问题、排泄物泄漏等,这些均会加重患者的挫折感,而负性的、直接的护理经验会降低患者的自我效能[9]。

3.2 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造口时间、是否存在并发在、每月用于造口的费用、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年龄、有无宗教信仰、是否有其他疾病、造口类型、职业状态等的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及自理程度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存在差异(均P<0.05)。说明性别及自理程度是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表1 不同一般资料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得分的比较()

表1 不同一般资料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得分的比较()

1001~1500 862.63±20.69 仍需他人协助 4367.09±20.131501~2000 4062.10±20.38 基本依靠他人帮助 1959.11±13.192001~3500 6665.61±19.89 完全需要他人帮助 1355.38±22.723501~4000 1273.50±15.22 宗教信仰>4000 1078.70±23.98 有 2861.48±14.23 -1.0700.284拒绝回答 1070.00±24.25 无 12567.45±21.46

3.2.1 性别 本次调查显示,男性肠造口患者的自 我效能得分为(68.81±20.80)分,高于女性的(60.59±18.37)分,说明男性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5),与程芳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男女性所承担的不同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有关。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男性大多被赋予坚强、勇敢、担当、隐忍等特性,是家庭的支柱,而女性则多被赋予温柔、柔弱、依赖等特性,因而男性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较女性高,这提示在今后的护理中要注重女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但是并不能因为男性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较女性患者高就忽视了对男性患者的指导与护理。传统观念对男性的定位使男性患者认为自己必须时刻保持坚强、可靠、乐观状态,最大程度的承担多种角色,但是实际上,他们可能在生理或心理上遭受着更多的痛苦,只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倾向于隐藏真实的自己。而女性患者更倾向于向自己的朋友或亲人表达自己的不适或痛苦,更能够通过哭泣发泄心中的不适[11]。目前关于性别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也存在不一致的结论,如万巧琴等[12]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北京6所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和北京造口协会结肠造口术1个月以上的64例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性别不是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究其原因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

3.2.2 自理程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自理程度的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肠造口术后初期患者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处理造口,大多都由配偶给予照顾,由于配偶对患者的呵护,使得患者产生依赖心理,加上自己也不愿意去面对[8],因而经常需要依赖家属协助护理,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万巧琴等[12]的研究指出,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与造口自理情况呈正相关(P<0.05),但目前患者的造口自理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这可能也是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不高的原因之一。而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逐渐适应了肠造口的存在[13],会主动学习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逐渐承担起造口照顾的角色,信心也随之增强,变被动护理为主动自我护理造口,由术后初期依赖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护理,逐渐过度到以自身为主体完成造口护理。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自身价值感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自我效能水平[14]。同时,患者在自我护理造口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也使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提高。这些提示医护人员及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患者特别是造口术后初期的患者尽早参与到造口护理的过程中,并对其在造口护理中的进步予以肯定,帮助患者逐步恢复面对疾病的信心。陆永丽[15]的研究指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健康行为,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宣传手册、知识讲座等)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和帮助肠造口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尤其要加强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的指导,如指导并教会患者自我护理肠造口、有效预防造口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各种造口用品和如何获取各种健康知识等,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11]。

[1]童志琴.心理干预在直肠癌Miles手术前后应用的效果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6,5(3):219-220.

[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肠癌成第二高发恶性肿瘤,国人发病平均年轻10岁[EB/OL].[2011-04-15].http://www.scdc.sh.cn/b/14867.shtml.

[3]Bandura A.Self-Eficacy:The exereise of control[M].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1997:1,477-525.

[4]Lev E L.Bandura’s theory of self-efficacy:Applications to oncology[J].Sch Inq Nurs Pract,1997,11(1):21-37.

[5]Manne S L,Ostroff J S,Norton T R,et al.Cancer-specific self-efficacy and psychosocial and functional adaptation to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J].Annals Behaviour Med,2006,31(2):145-154.

[6]Bekkers M J,Van Knippenberg F C,Van Den Borne H W,et al.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to stoma surgery:The role of self-efficacy[J].Psychosom Med,1996,58(2):183-191.

[7]阮卉,尤黎明.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7.

[8]程芳,许勤.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护理学报,2009,16(11A):9-12.

[9]刘巧云,王维.结肠造口的护理现状[J].家庭护士,2006,4(9B):54-55.

[10]程芳,许勤,戴晓冬.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7-8,11.

[11]皋文君.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横断面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

[12]万巧琴,刘燕,王志稳.结肠造口患者一般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5A):1144-1146.

[13]胡爱玲,张美芬.结肠造口患者的适应与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8.

[14]阮卉,尤黎明.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0,5(11):1055-1057.

[15]陆永丽.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7):84-85.

猜你喜欢

造口术肠造口自理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我会“自理”啦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喵星人”占领名画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