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在传统教育中的责任担当:基于“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网络调查的反思
2013-10-13赵琴粉杨惠林
赵琴粉,杨惠林
(1.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2.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一 研究目的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育人,还是“制器”?当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的沉疴不断显现,国人在质疑钱学森之问不绝于耳之时,凤凰网在2011年5月2日转载了一篇来自于武汉晚报关于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经历,报道称武汉一名十三岁少年黄艺博,两岁就看新闻联播,七岁就坚持每天看《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他独到的见解连他的父母都感到非常吃惊,现在他已在全国重要报刊发表100多篇文章,并将近3000元的稿费都用于看望和资助孤寡老人身上,在他身上笼罩着太多的光环如“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等等。 这一篇新闻刊登出来以后,这个天才的政治少年迅速在网络上“窜红”,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各大媒体和网站纷纷对这一新闻进行报道和转载,而新闻的主角黄艺博更是成了网民宣泄焦虑情绪和社会怨恨的出口,这个“五道杠少年”在网上被PS,被恶搞、被拼贴、被当作商品出卖。这样的结局让黄艺博的父母感到非常的尴尬,本想在网上为孩子赚点人气。“然而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赞誉并未如期而至。网络舆论风暴迅速淹没了对黄艺博的评价,并触发了网民对互联网的不信任情绪。两个月后,随着黄艺博更多的信息被披露,其过于老成正统的形象和充满官气的话语抵消了人们对少年儿童的天然热爱,并将黄艺博视作揶揄对象和反讽现实的标本。[1]”无独有偶,甚至成必然,2012年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一名未成年患者持刀砍死二十八岁的实习医生王浩。某网站6161人参与调查,4018对此表示“高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电视、报刊以吸引眼球的方式给以“放大”展示这种“仇恨”。本文从网络作为自由媒体角度探讨对于黄艺博事件媒体报道应有的专业尺度以及媒体放大功能对社会的危害,探求网络媒体作为双刃剑的杀伤力和传统媒体应有的责任担当和舆论引导的自省和反思。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从凤凰网选取了“武汉一少年2岁开始看新闻联播,见解令父母吃惊”这一篇报道作为抽样的文本,对网民的跟帖评论进行文本分析和研究,这一新闻后面的跟帖评论一共有2199条,并逐一作了分析和统计。旨在研究网民的态度以及形成网民态度原因的关联性,重点探讨网民的宣泄心理和怨恨情绪与网络舆论风暴对社会民主及公共领域的影响,尤其是传统的主流媒体对舆论的引导。因此设置了支持、同情、中立、反对、谩骂、讽刺的网民态度和网贴中所涉及的对象如孩子、父母、教育、官员、媒体、网民、其它两个类目。支持贴子如“这小孩有前途、一定会成为国家栋梁”;同情帖子如“小孩好可怜、做父母的也不容易”;中立网贴如“应该顺其自然就好、却少了一点儿童真,或许将来会很有出息。”;反对帖子如“父母在炒作自己的孩子、小孩应该从小学学科学发明,而不是升官发财”;谩骂的帖子如“一对狗父母、残害了一个小青年、长大了以后一定会进监狱的”;讽刺贴文如:“估计是李世民转世”等。
态度类目编码如下:1=支持;2=同情;3=中立;4=反对;5=谩骂;6=讽刺;对象类目编码如下:1=孩子;2=父母;3=教育;4=官本位、官僚;5=媒体;6=网民;7=其他。对文本进行编码,再抽取10%的样本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分析结果达到了95%以上。本研究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进行,主要分析方法做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
表1 不同对象对事件的态度差异卡方检验
三 研究发现
卡方检验显示,卡方值为779.247,P值为0.000,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判断标准,显示对象主体与态度性质之间存在关联性,表明不同对象对该事件所持有的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态度倾向上看,大多数倾向于反对、谩骂和讽刺的态度。
在对网民这些跟帖统计分析时发现,网民在针对事件主角黄艺博本人时,网民的态度走了两个极端,一边是支持和同情的态度,支持和同情的贴文分别是74条、130条,分别占总数的7.3%、12.9%,中立的态度占到总数的4.3%。一边是反对、谩骂和讽刺的态度,反对的帖子38条,占总数的3.8%,谩骂和讽刺的贴文则分别是110条、76条,分别占总数的10.9%、7.5%。如果把三者相加,在针对黄艺博这个孩子的所有评论中,则占到了46.6%的比例,占总数的22.2%。在对所有的网贴进行分析时发现,网民的更多的态度倾向于谩骂和讽刺,谩骂的帖子有198条,占总数的19.6%,讽刺的贴文则高达394条,占总数的39%。
网民的倾向性态度存在相互感染的情况,感染是一种情绪传递的过程。实际上,很多网民在观看新闻时并没有明确态度,在其他网民帖子的影响下不自觉形成了支持和讽刺的情绪性反应,一些帖子获得了其它网民的强烈置顶,这实际上就是从众心理表现的最直接的体现。因为有些网民由于没有足够知识素养和判断能力,评价的态度就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如有人发出“某某人民发来贺电、顶、强烈支持”,其他网民就会模仿跟帖。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这些样本分析的跟帖中,笔者发现,网民之间的意见总是倾向一致,如果有表示支持和赞成的帖子,则会受到强势意见的挤压和排斥,受到其他网民的无情谩骂和攻击。统计时发现,反对网民支持的网贴有42条,谩骂和讽刺的分别是13条、14条。而表示支持的只有4条。正是因为网民的这种一致性的态度挤占了公共讨论空间,使得弱势意见没有容身之处。在整个黄艺博事件中,他和他的父母都一直在不断做出解释和澄清,但是这种解释和澄清相比于网民的信息“洪流”,无疑是沧海一粟,起不到任何作用。
另外在涉及到黄艺博本人时,网民大多认为其是教育和威权体制的牺牲品,多少表达了一点惋惜和同情之情,但是对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官言、官相、官气”,网民大多数持反对、谩骂和讽刺的态度,并将矛头指向了黄艺博的父母和现实环境,认为他们为孩子提供了扭曲的成长环境。
在“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事件中,这个偶发事件成了网民宣泄愤懑情绪的导口,黄本人所表现出来的成人化的形态以及佩戴的象征着“官位”的“五道杠”,更是成了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网民把“五道杠少年”事件当成一个批判中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的靶子。
网民通过“五道杠少年”事件来透视中国当前社会内部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 官本位、官僚体制、 阶层分化等等。而在网民嬉笑怒骂的态度的表征之下,还隐含着一种内心深处的社会焦虑和社会怨恨情绪。在文本中,黄艺博只是一个孩子,但是通过网民的“颠覆式”的解读,这个年少的政治天才就被贴上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标签。这个孩子多少有些显得无辜,这种无辜主要是因为网民把黄艺博当作宣泄“累积性情绪”的一个出口,诚如他的父母所说“请你们放过我的孩子吧,请不要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到一个孩子头上”。而正是这种社会焦虑和社会怨恨才是“五道杠少年”事件得以迅速传播并被媒体和网民聚焦放大进而形成舆论风暴的最根本原因。这种社会焦虑和社会怨恨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社会世俗化扭曲正统教育价值观从而折射出网民对社会的怨愤心理
任何正统的教育及其价值观都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的需,这无可非议。然而,教育在社会愈加世俗化的环境下,越来越趋势、趋利、崇尚官本位使教育的价值观被扭曲。在对网贴进行编码时发现,网民的帖子在涉及教育这一对象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教育,一类是媒介教育,认为这两者都是宣扬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
透过“五道杠少年”事件,网民最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的正统教育,有网名为“牛角尖”的网民表达了这样的意见:“这样不好,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延续了几千年,其实效果并不好,社会还是乱糟糟,可能是教育者把问题想的简单了,越是立志让天下大治的,天下越不治,换个角度,把社会的规范化推给法制来解决,每个人只想做好一个普通人就好!可能治理社会靠的不是伟大理想,而是充分合理对待人的本性,只有自觉遵守社会的规律,社会才会(有)更好的规范。”另有网民(心禅)采取了恶搞的方式讽刺中国的教育:“一天,看见幼大班的丁二蛋抽烟,我大声说:“大胆!小小年纪竟敢抽烟!少先队总队长的五道杠你不想要啦!!”他吐了烟“全国形势大好,就是祖国尚未统一,我心里太烦了”。
在这其中也有网民(我非常爱我的祖国)给出与众不同的意见:至少大多数民众已经很厌恶官场的种种秀、认为代表的是假大空,没有一点点信任了!我们民众和管理者都(应)当反思了!不能过度、偏激!我们的教育、宣传真的出了问题!这个不是简单粗暴地按照以往办法能解决问题的了!”
这个帖子实际上表明了网民批判“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核心所在,那就是官本位思想以及媒体经常宣扬的官文化。诚如网民(诸葛均亮)所说:“这个事件,也怨不得父母,应该怨官本位的思想和文化,怨扭曲人性的社会思潮。”
(二)崇尚官本位矮化了正统教育的价值观从而反映出网民的仇官心理
在“五道杠少年”事件中最为核心的是对“官本位、官僚主义”教育的批判。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对“官本位、官僚主义”这一对象中,网民的态度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大多都是破口大骂和冷嘲热讽的态度,谩骂的帖子26条,占到总数的2.6%,讽刺的帖子有138条,占总数的13.7%。在这些帖子中,网民都表现出了内心深处潜藏的不安全感和社会分层以及“官民对立”的焦虑、表达出对特权阶层尤其是官僚贪腐的严重不满。
被媒体热炒、被网民热讽的“五道杠少年”,并不是针对黄艺博本人,归根到底,大家针对的还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官本位思想”,因为这些略显早熟另类的照片,隐隐触痛了许多人对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以及“官本位”教育的一种不满。一提到“官”,我们想到的并不是毛泽东同志说的“为人民服务”,而是由“官”派生、衍生出来的种种特权、种种利益,以及由“官”联想到的种种腐败、种种堕落,从而产生了一种“仇官”的心态。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的根有多深、蒂有多固。这也就不难想象,对一个年仅十三岁,却“官味十足”的少年展开的“围攻”也是“情理之中”的[2]。
四 形成网民“舆论暴力”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这个“五道杠少年”会触动了媒体及网民的神经?一切都缘于黄艺博所佩戴的“五道杠”以及他本人所具有的“官相、官腔”。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问题的出现呢?网民为什么会对一个孩子采取这种过激的行为呢?他们背后的动机和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从网民自身体验看, 教育的世俗化扭曲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世俗化使得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发生了严重的偏离,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使得教育价值扭曲、教育伦理丧失。教育本是培养具有健全、独立人格的有用之才,而在现实中却是学校高度行政化、官僚化,“官本位”教育盛行,教育的弊端日益严重,正如网名为“请你说实话”的网民说:“不必苛责一个这样的孩子,应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应该培养孩子仁义礼智信的人性美,还是继续推行假大空的理想及价值观教育,教育孩子认真做一个好人比什么教育都好。”
(二)从网民从众心理看,仇官仇富是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应
对网贴进行统计时发现,大多数网民表示出一致性的意见,一些比较尖锐、批判性强的帖子获得网民的大力推荐和强力置顶,并在这种强势意见的影响下,纷纷模仿跟帖,使得总体上的意见倾向一致,并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五道杠少年”背后的官本位教育,且表现出极大的仇官仇富的消极情绪,从网民从众心理来看,仇官仇富是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应。由于个人发展困难、个人生活状况得不到改善等原因,加上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公平因素,令公众的不满情绪主要指向贪污腐败、不作为官员、“为富不仁”的商人、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以及造成这些不公平的公共权力机关,从而产生群体性怨恨,专家提醒应需警惕群体性怨恨扩大为整个社会的情绪[3]。
(三)从互联网的传播特征来看,网络匿名性特征正好掩盖了公民言论的自由和社会责任的矛盾性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特征,网民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而不必担心因为自己的言论而惹祸。正如著名作家池莉所言:网络最大问题在于匿名,因为匿名,每个人都可以毫无忌讳地释放多重人格,使许多交流都带上不真实性[4]。而正是网络的匿名性特征,才使得众多网民对“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妄加指责、品头论足而毫无顾忌,不必担心因自己的言论产生的不良后果而担责。也正是因为网络的这种匿名性,网民虽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言论自由,但却遮蔽了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
五 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自省与反思
周所周知,网络媒体以其快捷、方便、匿名倍受青年人的青睐。尤其是网络的匿名性特征,网民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而不必担心因为自己的言论而惹祸。而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仍占据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地位。相对而言,网民的随意性、情绪性已成为网媒发展的潜在特征。而传统媒体要对网络及其网民发言,一定要辨明是非、审慎表态。许多报纸、电视对黄艺博事件的表态就没有做到不发言比发言还好的效果,因而值得自省和反思。
(一)黄艺博事件实质是世俗化教育扭曲孩子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而孩子并未泯灭的天性使其具有善良、天真、为善的品格。网媒、传统媒体都应看到孩子天性和后天教育对全人教育(人性)的塑造这一重要的闪光点。传统媒体在舆论引导时不应迎合网络议程,而应独辟蹊径设置新的议程,将事件引导到公共领域进行讨论,从而寻得教育向发展和改革更大的言论场域发声行进。
(二)传统媒体不应随网民之波逐意见之流,应以社会责任引领网络舆论向和谐、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传统媒体作为舆论机构,其发声就代表了意识形态公众意见的表达,其转载、评论都会产生大于网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传统媒体比网络媒体具有更加强大的“放大”、“再现”功能,这是媒介的天然属性。任何未把握事件本质的表达都会使事件发生逆转甚或朝难以预计的方向发展。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它提升和放大了社会或人类生活的哪个方面”,“它再现什么东西”,“把什么东西从过时的阴影中拉回来放到舞台中央”。[5]媒介的“放大”、“再现”功能正好说明媒介是把双刃剑,不公正就会伤己损人。
(四)传统媒体应与教育改革保持方向一致,而不能隔岸观火,或取人之痛而乐己之乐。这样既不是媒体应有的责任担当,也是意识形态所不许的。
总之,“五道杠少年”折射出网民乃至社会对世俗化的教育对孩子成长价值观的扭曲与变形,反映出网民和受众对教育趋势、趋利、崇尚官本位的怨恨和愤懑心理。同时也说明中国在向舆论民主的进程中自由空间日趋宽松,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一致关系是意识形态须臾不可分离的。
[1]叶伟民.官样年华——五道杠总队长是怎样炼成的[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59138.
[2]赵伟.由“五道杠”现象看“官本位”思想[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14581631.html.
[3]凤凰网.社科院发布心态蓝皮书:社会信任严重危机[EB/O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5/05/6196201_0.shtml.
[4]胡泳.众声喧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1.
[5]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