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县农户蔬菜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2013-10-09周墨竹李兴华
周墨竹 ,李兴华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南大学隆平分院,湖南 长沙 410125;3.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麻阳苗族自治县(简称麻阳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属云贵高原的延伸地带,系湖南西部典型山区丘陵县,全国五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之一。麻阳既是省定贫困县,又是武陵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县。全县总面积1 568.19 km2,其中耕地面积15 666.67 hm2,是一个以少数民族居住为主的典型山区农业县。气候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秋多旱、冬少严寒、无霜期长,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为37.3℃,无霜期255 d,年日照1 424.8 h,平均年降雨量1 255.3 mm,为种植蔬菜等瓜果提供了充足的温度、光照、雨量条件。同时,麻阳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蔬菜种植有一定的规模,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 533.333 hm2,总产量14.75万t,实现产值1.7亿元,其中商品菜1 833.333 hm2,总产量5.89万t,实现产值0.99亿元。由于受信息资源、文化素质、传统习俗等影响,该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农资投入过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因此,立足于麻阳县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实际,研究探讨农户的蔬菜安全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1 数据来源
2012年8月,调研组深入到麻阳县5镇1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之前进行了统一培训,重点就问卷设计原则、调查方法、调查对象选择和“安全蔬菜”、“安全间隔期”、“预期收益”、土地流转等基本知识进行了培训,保证了调查的准确性。调研组先后在兰里镇、锦和镇、绿溪口乡、岩门镇等4个乡镇各发放问卷20份,在高村镇发放问卷25份,共发放问卷105份,每份问卷用数字编号。历经15 d时间,收回问卷105份,经人工筛选,发现其中101份问卷数据有效,问卷的有效率为96.2%。
2 样本特征描述
调查组对10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具体描述如下:
(1)性别结构。蔬菜种植户(系样本农户,下同)中男性为84人,占83.2%,女性为17人,占16.8%,这说明麻阳县的蔬菜种植户普遍以男性为主。
表1 麻阳县蔬菜种植农户样本特征描述
(2)文化程度。蔬菜种植户教育年限为0~14 a,并按照小学以下=0 a、小学=4 a、初中=7 a、高中=10 a、高中以上=14 a计算,得出平均教育年限为7 a。这可以看出,麻阳蔬菜种植户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水平,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占21.8%。
(3)种菜时间。蔬菜种植户种菜的时间普遍比较长,平均种菜年限为16 a,其中有19.8%的农户种菜时间在20 a以上,这说明麻阳县蔬菜种植户的种菜直接经验大都比较丰富。
(4)年龄情况。蔬菜种植户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46~55岁的占40.7%,这说明麻阳蔬菜种植户以中年为主体。
(5)耕地面积。蔬菜种植户的平均耕地面积为0.28 hm2,其中耕地面积在0.33 hm2以下的占81.2%。这是因为麻阳县地处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少,所以农户生产行为属于典型的小农经营。
(6)成本收益情况。蔬菜种植户种菜平均总投入为4 370元,其中平均农药费用为898元,平均化肥费用为1 396元,占到全部投入的50%以上;从收入情况来看,平均蔬菜收入为15 444元。说明蔬菜产业属于高收益产业,是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农药费用在蔬菜种植成本中的比例偏高,因此从政策上引导蔬菜产业发展可以减少面源污染的发生。
3 蔬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3.1 施肥行为
分别从蔬菜种植户对化肥利用率、施肥量变化和过量施肥的认知3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如表2所示,麻阳县蔬菜种植户对化肥利用率的认知情况偏低,仅占33.7%;而在对蔬菜生产中化肥施用量的选择上,有46.5%的农户的化肥施用量比前些年多或者持平,这是因为麻阳县蔬菜种植户的年龄普遍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习惯于凭经验施肥。在“你对过量施用化肥的负面效应的认识”上,有10%的农户认为没有影响或者不知道,有39.6%的农户认为过量施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影响较轻,这表明麻阳县蔬菜种植户对过量施用化肥负面的效应的认知度不够,容易导致农户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或者不合理施肥的行为,从而引发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必须从技术水平、政策调控和教育引导等方面来提高蔬菜种植户的认知水平,减少面源污染源的产生。
表2 麻阳县蔬菜种植户施肥行为调查
3.2 施药行为
为了了解麻阳县蔬菜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的施药情况,分别从施药知识了解和掌握情况、施药行为及关注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如表3所示,麻阳蔬菜种植户对蔬菜安全生产施药知识的知晓程度不高,有77.2%的蔬菜种植户没有听过《农药残留限量标准》,66.3%的蔬菜种植户不了解《农药安全使用规定》,而对安全施药的规制的了解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安生生产行为。调查中,针对问卷设计中“您按说明书配置农药吗”的选项,有16.8%的蔬菜种植户农药施用量超过说明书的1倍以上,30.7%的农户在病虫害严重时会使用更大剂量的农药,也就是说有47.5%的蔬菜种植户存在着过量或不合理施药的行为。这是因为大都分农民凭经验施药(占57.4%),农民接受科学施药知识的培训非常不够。同时,调查还发现农民安全用药的意识不强,有68.3%的农户不知道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而知晓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农户中,还有59.3%的蔬菜种植户也从不执行。
表3 麻阳县蔬菜种植户施药行为调查
3.3 技术水平
为了了解蔬菜种植户的技术水平状况,分别设计了“您是否接受过有关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您是否引进过安全生产技术”、“近3 a当地政府有没有提供与蔬菜安全生产相关的培训”三个问题。表4表明,有57.4%的蔬菜种植户从未引进过安全蔬菜生产技术,这说明麻阳县蔬菜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偏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麻阳县蔬菜种植户以中老年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及以下水平且种菜时间偏长,习惯于凭经验种菜,对安全蔬菜生产技术从内心上缺乏接纳的心态;二是政府职能的缺位,尽管麻阳县加快了以“以钱养事”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改革力度,但是调查表明:仍有50.5%的蔬菜种植户没有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40.6%的农户反映近3 a来政府基本上没有提供过与蔬菜安全生产相关的培训。
3.4 法律法规影响
表4 麻阳县蔬菜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蔬菜安全生产行为与安全法律法规的普及有一定的关系。调查组从蔬菜种植户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和法律法规对生产行为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表5)。调查表明:90.1%的蔬菜种植户听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这说明蔬菜种植户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比较高,其中还有69.3%的蔬菜种植户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蔬菜安全生产有影响,这说明法律法规对农户蔬菜安全生产行为有正向影响。
表5 法律法规对麻阳县蔬菜种植户的影响
4 蔬菜种植户生产行为的计量经济分析
4.1 因子分析
对蔬菜种植户情况、安全蔬菜认知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分析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其中,蔬菜种植户情况主要包括蔬菜种植户的个人禀赋、家庭特征、耕地面积、种菜投入产出情况等方面,从表6中发现KMO值为0.565,大于0.5,同时Bartlett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这部分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安全蔬菜认知情况主要涉及种植户对安全蔬菜的认知情况等,表6显示,KMO检验值为0.640,大于0.5,同时Bartlett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说明这部分数据同样适宜做因子分析。
4.2 相关分析
为综合检验麻阳县蔬菜种植户的安全生产行为,运用SPSS17.0软件对上述两部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用Y表示农户蔬菜安全生产行为,即Y=Y1+Y2,式中,Y1代表农户的肥料安全使用行为,Y2代表农户的农药安全使用行为。
表6 麻阳县蔬菜安全生产情况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4.2.1 蔬菜种植户情况与安全生产行为 表7表明,蔬菜种植户户主年龄、种菜年限与安全生产行为相关性不明显,这是因为麻阳蔬菜种植户年龄普遍偏大,习惯于凭经验办事,年龄越大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就越不明显。文化程度与蔬菜安全生产行为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说明蔬菜种植户的文化程度越高,其蔬菜生产中的安全行为就越强。种菜投入情况即农药、化肥费用等与蔬菜安全生产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这是因为蔬菜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化肥和农药费用越高,则其安全生产行为就越低,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化肥、农药补贴政策,在保障菜农收益的同时,保护环境安全。而收入结构与安全生产行为相关性不明显。这说明当前麻阳县尽管是国家蔬菜重点生产县,但是蔬菜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因此麻阳县蔬菜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表7 麻阳县蔬菜种植户基本情况与安全生产行为相关分析
4.2.2 安全蔬菜认知情况与安全生产行为 表8表明: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因为当前我国关于蔬菜安全生产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且对不安全生产行为的惩戒力度不大,加之蔬菜种植户的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法律法规在蔬菜安全生产过程中缺位。社会声誉和社会道德对蔬菜安全生产行为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因此,要注重加强对蔬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正面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种植安全蔬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行影响与安全生产行为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因为麻阳蔬菜种植户普遍种菜时间较长,习惯于按传统经验进行蔬菜生产,致使同行的影响力较小。预期收益对蔬菜安全生产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说明适当提高安全蔬菜的价格,拓宽安全蔬菜的销售渠道有利于促进农民自觉进行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对蔬菜安全生产行为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说明加强技术指导、提高蔬菜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对于确保蔬菜安全生产、减少面源污染的发生有着正向的影响。
表8 安全蔬菜认知情况与安全生产行为相关性分析
5 结论
研究表明,蔬菜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文化程度、社会道德、预期收益、社会声誉、技术指导、法律法规、农药费用、肥料费用等;而年龄、同行影响、收入结构等因素影响不明显。文化程度、社会道德、预期收益、社会声誉、技术指导等因素对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有正向影响。法律法规、农药费用、肥料费用对蔬菜安全生产行为有负向影响,也就是说投入成本越高,即农药和肥料费用越高,农户从事蔬菜安全生产的行为就越薄弱,这符合经济人的假设。由于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惩戒不严格、农民法律意识差,致使法律法规对蔬菜安全生产行为出现负向影响,因此必须加快法律和规制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体系化建设。
通过对麻阳县蔬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典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麻阳县尽管是国家重点蔬菜生产县,但是现有的蔬菜种植面积偏低,全县仅有4 646.667 hm2商品瓜菜和186.667 hm2设施瓜菜,城镇蔬菜专业基地仅为53.33 hm2,年产蔬菜量5 550 t,日供给量为15 205 kg,仅达到城镇人口日需求量57 500 kg的26.4%,难以满足全县11.5万城镇居民的蔬菜需求,需大量靠从外地调入。同时,蔬菜收入在麻阳县农民的收入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大。因此,麻阳县委、县政府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武陵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计划的机遇,充分发挥麻阳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加快基地建设,按照发展集约高效农业的总体思路,加大蔬菜产业的发展和支持力度,形成产品丰富、网络完备、业态多样、手段先进、安全可靠的菜篮子工程体系。
(2)麻阳县蔬菜种植户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蔬菜种植户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水平,甚至有3%的蔬菜种植户为文盲。麻阳蔬菜种植户的年龄普遍较大,平均年龄达47岁,大部分从事蔬菜种植的时间较长,平均年限达到16 a。由于蔬菜种植户文化水平不高、种菜时间较长,导致他们主要依靠传统经验进行蔬菜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户的蔬菜安全生产行为,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农户的安全施肥施药行为十分缺乏。因此,需要政府部门采取非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如加大宣传力度、经济上的利益诱导、技术服务上的支持等,才能引导和规范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
(3)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受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社会声誉、预期收益、技术指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加快蔬菜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作用;要注重加强对蔬菜种植户安全生产行为的正面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种植安全蔬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合理确定安全蔬菜价格,拓宽安全蔬菜的销售渠道,促进农民自觉进行蔬菜安全生产;要加强技术指导、不断提高蔬菜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1]麻阳县蔬菜办公室.麻阳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EB/OL].http://www.mayang.gov.cn/Item/15484.aspx.
[2]赵建欣,张忠根.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机制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5):31-38.
[3]杨万江.食品安全生产经济研究——基于农户及其关联企业的实证分析[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杨天和.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水稻生产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