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郑州市空气质量的时间分布研究
2013-10-09薛帅征任珊珊张朋飞姚顺阳薛艳艳
薛帅征,任珊珊,张朋飞,姚顺阳,薛艳艳
(1.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2.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河南 郑州 450007;3.国际气候组织,北京 100028)
大气污染是人类死亡或致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死亡率会明显上升,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5]。大气环境质量是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6]。以郑州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为依据,研究了大气中污染物的季节分布特征,分析了造成郑州市大气污染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为郑州市提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大气污染数据来自郑州市环境保护局的监测资料,监测项目包括主要污染物PM10、SO2和NO2的日浓度,以及API(空气污染指数)。监测站点包括对照点岗李水库,市区的医学院、烟厂、市监测站、郑纺机、银行学校、供水公司、经开区管委会和四十七中共八个监控点。
空气污染等级划分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7]中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以PM10、SO2和NO2作为分级污染物,API指数来评价。API指数范围在0~500之间,按API指数大小将空气质量划分为6级,详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气质量的时间分布特征
从表 2 中得知:(1)2009~2012 年,全年空气质量达优级的天数均未超过30 d,最少的为2009年,仅18 d。(2)从2009年到2011年年平均API值依次升高,但都在90以下。总体比较2009年空气质量最好,2011年空气质量最差。与2003、2004年的年平均API值分别为79与81相比较[8],数值有所反弹。(3)2009~2012年郑州市空气质量等级均以Ⅱ级良为主,Ⅱ级以上天数分别占全年的88.2%、86.8%、86.8%和86.6%。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主,占全年天数的90%以上。(4)2009~2012年郑州市大气污染首要污染物均为PM10;最高为 2012 年,达 340 d;最低为 2010 年,也有328 d;而SO2均在28 d左右,没有明显变化。
2.2 污染物的时间分布特征
2.2.1 NO2分布特征 从图1得知,污染物NO2的浓度值最高出现在2010年1月,达0.070 mg/m3,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7月,为0.031 mg/m3,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2.3倍。4年的NO2浓度月平均数值呈“V”型分布,最高值均出现在1月或12月,而最低值则出现在7、8两个月。从1月起数值逐月降低,从8月起又逐月升高。
表1 空气质量指数及相关信息
表2 郑州市API指数法空气质量评价结果
图1 2009~2012年NO2月平均浓度值
2.2.2 SO2分布特征 从图2得知,污染物SO2的浓度值最高出现在2010年1月,达0.110 mg/m3,最低值出现在2012年7月,为0.019 mg/m3,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5.8倍。4 a的NO2月平均数值呈“U”型分布,1月份和12月SO2的浓度值都在0.07 mg/m3以上,而5~9月都在0.04 mg/m3以下。
图2 2009~2012年SO2月浓度平均值
2.2.3 PM10分布特征 从图3可知,污染物PM10的浓度值最高出现在2012年1月,达0.159 mg/m3,最低值为2009年5月的0.071 mg/m3,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2.2倍。除2010年最高值出现在3月外,其余3 a最高值均在1月或12月。而3~4月和10~11月出现了第二次高峰,这与郑州市的沙尘暴频发季节出现时间一致。
图3 2009~2012年PM10月浓度平均值
2.2.4 API分布特征 从图4可知,API数值表和PM10的数值表基本一致。因为API数值的计算是选取PM10、SO2和NO23种污染物中的最大值作为基准进行,同时也说明郑州市的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只有2011年11月和12月的API数值曲线与SO2的数值曲线一致,说明这两个月首要污染物主要受SO2浓度影响。
图4 2009~2012年API月平均值
3 提高空气质量的建议
由于污染物的季节变化特征,郑州市大气污染的重点控制时段应以冬季、早春和晚秋为主,特别是1、2、11和12月4个月,加强对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SO2的控制和治理。针对近年来郑州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状况特征,未来郑州市主要应加强和开展的工作如下:
(1)全面控制区域内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因此很有必要采取区域城市的联防联控原则,如重点行业火电厂、机动车、工业锅炉等,应严格控制其排污。可通过提高善SO2的总量控制、完善SO2排污收费标准和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等措施。
(2)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如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加强区域产业规划环评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
(3)加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如多污染物协同防控,定期发布重点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优化产业规划和布局等。
(4)加强市区交通污染的防治。如实施清洁汽车行动,完善和优化机动车排污环境监管体系,车用燃油清洁化等。这方面各政府职能部门,包括环保、发改、经信、交通、安全、卫生等应相互协调,通力协作。
(5)加强交通干道的绿化,选用合理常绿的乔灌植物配置以及绿化带宽度,以提高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4 结论与讨论
(1)2009~2012年郑州市空气质量等级均以Ⅱ级良为主。Ⅱ级以上天数分别占全年的88.2%、87.1%、86.8%和87.2%。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主,其颗粒物主要来源于自然风沙扬尘、建筑工地、机动车尾气和煤烟尘等[9-12]。
(2)受气象因素影响,3种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浓度较高,早春和晚秋次之,夏季最低。因此7~9月空气质量最好,冬季12~1月空气质量最差。这可能是因为夏秋季节市区绿化植物叶片的滞尘效应最高[13]和绿化带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不同[14],也可能是因为夏季7~9月份是雨季,对大气中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15-17]。而冬季温度低,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也有研究表明[18]:冬季持续多日平均风速小、出现逆温是郑州市出现持续污染的主要原因;冷空气过境带来的较大风速、逆温层的破坏,有利于污染物的动力扩散。另外冬春季燃煤采暖使硫化物、氮化物、粉尘排放量随之增加,特别是SO2排放,也会加重空气污染[19]。该结果与早期研究的石家庄和郑州空气质量污染物分布的结果一致[18-20]。
[1]Samet J M,Dominici F,Curriero F C,et al.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20 US cities,1987-1994[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0,343:1742-1749.
[2]Pope III C A,Burnett R T,Thun M J,et al.Lung cancer,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and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2,287:1132-1141.
[3]Dominici F,Peng R D,Bell M L,et al.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hospital admission for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6,295:1127-1134.
[4]谢 鹏,刘晓云,刘兆荣,等.不同控制指标下的大气PM10浓度对人群的健康影响—以200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25-29.
[5]侯 青,安兴琴,王自发,等.2002-2009年兰州PM10人体健康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398-1402.
[6]赵 勇,孙中党,王 飞,等.郑州市大气酸性物质与降水酸性的相关性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1,14:20-23.
[7]国家环保部.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8]高文英,杨松芹,张明星,等.2001年-2004年郑州市大气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203-205.
[9]裴丽娟,樊瑞强,程晓川.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科技资讯,2012,(11):136-136.
[10]邹本东,徐子优,华 蕾,等.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 PM10的来源[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2):79-85.
[11]王淑兰,柴发合,张远航,等.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4):488-492.
[12]胡 敏,唐 倩,彭剑飞,等.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5):15-19.
[13]柴一新,祝 宁,韩焕金,等.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以哈尔滨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9):1121-1126.
[14]殷 杉,蔡静萍,陈丽萍,等.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效益[J].生态学报,2007,27(11):4590-4595.
[15]张夏琨,王春玲,王宝鉴,等.气象条件对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1,29(1):42-47.
[16]董继元,王式功,尚可政.降水对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43-48.
[17]王 静,邱 粲,刘焕彬,等.山东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13,(4):644-649.
[18]朱玉周,刘和平,郭学峰,等.郑州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冬季持续污染过程的气象机理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47-50.
[19]刘和平,代佩玲,张青珍,等.郑州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44-46.
[20]曲晓黎,付桂琴,贾俊妹,等.2005-2009年石家庄市空气质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