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2013-10-09彭长坤王定春
彭长坤,王定春
(1.保康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湖北 保康441600;2.省保康县中医院,湖北 保康4416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局部的脑动脉供血严重不足,致使脑功能出现短暂性丧失而发作的症状和体征[1]。目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率较高,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到预后效果,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效预防脑梗死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笔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尼莫地平及奥扎格雷钠三联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1~2013-01收治的1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并排除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46~76岁,平均(63.6±2.2)岁,颈内动脉系统发作3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发作2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43~79岁,平均(63.9±2.4)岁,颈内动脉系统发作3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发作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作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降糖药、他汀类调脂药以及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IU,2次/d,口服尼莫地平30mg,1次/d,静脉滴注80mg奥扎格雷钠注射液+250mL 5%葡萄糖混合溶液,1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4d。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2],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不适感觉;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但仍有头部不适,随访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病情甚至出现加重,随访期内频繁复发。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48例,显效4例,好转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及药物过敏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59,(%)]
3 讨论
近年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分为3型:血流动力学型、微栓塞型和梗死型。其中以血流动力学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作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脑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而侧枝循环代偿不良,或因血压波动导致远端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的[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梗塞的前兆,因此积极的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于预防脑缺血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三联疗法,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尼莫地平、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发作次数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4.9%,略高于秦培英[4]的研究结果(93.3%)。低分子肝素钙可抑制体内外血栓的形成,但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因此具有较好的抗血栓效果,且皮下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高[5]。尼莫地平对脑血管及脑细胞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选择性地作用于细胞的钙通道,有效调节细胞内钙的水平,有效扩张痉挛的脑血管。氯吡格雷是一种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还能通过阻断释放ADP所致血小板活化扩增,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血管扩张,避免脑血管痉挛发生。综上所述,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1]刘红梅.阿司匹林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8):66
[2]温雪娟,王小英,周迎莉,等.圣脑康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2):191-193
[3]朱新臣,刘斌,石军峰.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例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8):91-92
[4]秦培英,褐彩霞.三联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67-68
[5]柳祥忠.三联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1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