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采写”课程的项目制改革
2013-10-08雷璐荣
雷璐荣
(重庆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项目制”模式教学引自国外职业教育范例,倡导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方式的实现不是以零散的章节知识内容为单位,而是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单元,在项目单元里整合各种知识,并进行系统地训练。国内高校教学中最早使用“项目制”教学的领域是艺体类科目,这也与国外“项目制”教学的诞生一脉相承[1]。但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呼吁之声不断高涨,市场对高校人才的需求越发实际化,使得“项目制”教学方式这种流行于欧美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应用到国内的一些文理科的课程之中。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新闻学专业基础课程,与其他理论、史论课程所不同的是,它是一门新闻业务课程,尤为强调实践环节。新闻的采写能力是业界对新闻工作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要求。当前,一方面新闻行业不断抱怨“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会写新闻”[2],另一方面,由于新闻行业的特殊性,新闻专业的学生缺乏其他专业学生直接进入行业进行实战教学的优势[3],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实现新闻专业的应用型教育。事实上,“项目制”的理念不仅可以依托新闻行业的实际运行模式,还刚好吻合新闻业界的业务制作模式:小到一线新闻记者采写新闻,大到新闻主编策划、审稿,都是在完成自己的项目任务,这样既结合了高校的教育精神,又紧扣了行业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提到的项目制改革,正是要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行业模式的项目任务。
一、项目设定:建立新闻采写的真实项目制
既然要引进行业模式,就要将新闻采写的“流水线”建立起来,不再是“讲采访、练采访,讲写作、练写作”,而是在“采写合一”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要完成的真实的项目任务。
作者所在的课程组根据本校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了两个具体的项目:一个是办一份新闻类报纸,另一个则是制作一档电视新闻栏目。课程分两学期,一学期实施一个项目,全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因为教学节奏的限制,报纸实施“月报制”,电视栏目则采用“月播制”。而办报纸和制作电视栏目是一个总的项目,在具体的实际运行中,会因为新闻时效的因素,设计具体的子项目。如表1所示,这些子项目正是学生们完成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具体任务。
表1 重庆文理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2010—2011学年项目设置情况
表1中所设置的子项目是本教学组在2010—2011学年度所实施的具体内容,2010年9月至12月的项目是课程上半期的实训任务,2011年3月至6月的项目是课程下半期的实训任务。报纸和电视栏目是不变的总项目,而下面的子项目则需要根据教学时间、教学进度以及周围新闻的变化性进行具体的安排与调整。
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实训中的项目成果都可以依托于真实的展出平台:报纸可以印出来在校园内发行,电视栏目则可以通过在校园网的视频网站播放(或向学院宣传部申请,在校园电视台播出),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不再是“为学而学”,而是在真实“战场”中不断进步。
二、采写分配:项目执行的重要途径
全班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如何具体地执行,学生必须分工合作。笔者引进新闻行业中的方法,让学生深刻感受真实的新闻采写分工是如何进行的,旨在减少学生盲目学习中“实践动手能力不足”,“难以直接参与行业工作”[4]的现象。
在新闻业界,新闻中心是新闻生产运作的核心区域,新闻业界对新闻作品的运作采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如表2所示,新闻业界的新闻采写实务工作分配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分部门,一是分“口线”。一个新闻中心通常分为“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体教娱乐新闻”等多个部门,这主要是根据新闻的种类、报纸(或电视栏目)的版面(或板块)作为划分依据的。“口线”是新闻界的一个特定行业名词,是按照职能部门和当地管理的行政区域来划分的,是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之一,新闻中心的记者大多数都可以被分到属于自己的口线。
表2 新闻业界新闻采写的执行分配方式
因此,课程组也将这两种分配方式用到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如表3所示,全班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是“校园要闻”“院系追踪”“校园民生”“校外观察”等,而这几个组也分别对应到报纸项目的几个版面以及电视栏目项目的几个板块。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分有属于自己的对应口线。笔者所在的学校有14个职能管理部门、16个二级院系以及17个学术研究中心,而这47个部门都被逐个地分配给班上的学生,作为他们自己搜集新闻线索的口线。
表3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新闻采写的执行分配方式
将新闻采写的任务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再将任务细化到每个学生的头上,这样不仅使学生模拟着行业中记者的身份进行工作,让他们熟悉并接受记者的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在实际的采写中熟知并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子项目,强化这些知识,进而演变为真正的采写技能。
三、会议式教学:行业场景走进课堂
我们经常说,大学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而开放的要义就在于要将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引入课堂[5]。因此,传统的“理论+案例”式教学方式不能是唯一的主角,而教改中常说的“互动式”“讨论式”在很多理论性较强的课堂中也并没有突破“教员中心”的模式。“新闻采访与写作”实施项目制,并非都是室外的实训,也有以教室为依托的室内教学,而在这个环节中,课程组将新闻业界的会议引入课堂,实行了一种“会议式”教学方法。
表4 传统教学方式与会议式教学方式比较
表4中明确地罗列出会议式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将新闻业界常开的一些例会直接植入课堂教学中,如:报题例会(新闻线索呈报、讨论)、评稿例会、上版前的版面安排会以及新闻专题的策划会议等,在这种新式的课堂上,真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内容是他们自己的线索、自己的新闻稿、自己的版面(或栏目版块)、自己的专题,学生成为每一个采写项目的真正执行者,而不是被动的新闻知识的倾听者。不仅如此,在教室布局上,尽可能和真实的会议室贴近,比如圆桌式会议室布局,还可让学生更快地了解自己所要工作的环境,强化专业归属感。
四、评价标准:“按劳所得”的评分体制
在课程的评价环节,项目的完成效果成为主要的考核对象。在具体的评分体制中,我们一如既往地引进了新闻行业的模式。根据前面所提到的两个具体项目,即新闻报纸和电视新闻栏目,评价方式略有不同。
如表5所示,在新闻报纸项目中,每篇稿件按照优劣分为A、B、C、D 四级,摄影的图品分为 A、B、C三级,从高到低得分各不相同;各版面的编辑负责收稿、校对、布置版面;报纸总编辑、副总编负责整张报纸的头版、整体规划、打印以及人事分配等。
如表6所示,在电视新闻栏目(综合消息类,可含小专题)中,每条片子分为 A、B、C、D四级,从高到低得分各不相同;栏目后期剪辑、录音、包装以及栏目编导的分数另为计算。
表5 报纸制作项目的评分体系
表6 新闻栏目制作项目的评分体系
事实上,这一套评价标准正是新闻行业对新闻记者的考核依据,只是在实际工作中,记者的稿分会被算作薪酬。学校里虽没有薪酬,但依然可以用课程分数来形成竞争性,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严格实施量化式的“按劳所得”标准,去除教师打“人情分”的可能,一切考核客观公正,这也正体现了新闻类课程的精神要求。
五、教学角色创新:准新闻工作者各司其责
新闻采写课堂中项目制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因为新闻课堂成为了学生锻炼的战场,表面上师生的关系依然存在,而在新闻项目的实际运作中,各自的角色权责都是以项目任务作为指导标准。
从图1中可以看到,虽然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也有互动,但显得单一,作为纯粹的理论课程教学还可以适用,但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不能完全真正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的。
图1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关系
在项目制的建构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为了项目的参与者和负责人,不仅学生是实践者,教师同样也是实践者。将新闻业界的人员安排放到课程之中(如图2所示),教师恰好做的是报纸主编或电视栏目监制的工作,进行宏观的把关与指导,而每个小组的组长相当于版面的责任编辑或电视栏目的子栏目(或板块)编导,组员则是项目中的第三级负责人,进行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也就是记者和编辑。在这样的人员构成中,师生们的角色决定大家在课程中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图2 重庆文理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改中的教学关系
综上所述,要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建立完整的项目,必须打破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模式,要从根本上改变“理论唱主角,实训跟着走”的老方式,从项目的设置到实施都要有全新的改变,而这个变革需要将行业的模式融入教学之中,才能让我们的教学不与实践脱轨。当前,我国新闻行业自身也面临着各种改革困境和复杂局面[6],新闻教学模式如不紧贴行业动态,新闻学界滞后于业界的局面将更难以改变,而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新闻专业更应该将这种开放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1] 张卫伟.设计教学中如何运用项目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4):149-50.
[2] 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30.
[3] 雷璐荣.高校新闻专业“合作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新闻知识,2012(12):71-3.
[4] 邢丽梅.媒体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知识,2012(4):72-4.
[5] 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35.
[6] 朱清河.市场化趋势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