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地区协调性研究
——基于2005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分析
2013-11-07丁浩
丁 浩
(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地区协调性研究
——基于2005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分析
丁 浩
(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运用2005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在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两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等级差来衡量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研究表明: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得到加强,但总体上看属于低水平的协调,不协调地区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高等教育;经济发展;地区协调性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401 20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9 992元,且现在已经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获得了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0年已经到达26.5%,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数在2010年已达到2 230多万人,在校研究生数也达150多万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规模和水平不断向前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各地区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地区间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十分明显,同时很多地区内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不相匹配。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统筹好区域发展。高等教育和经济作为地区发展的两个重要系统,它们之间也有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000年沈百福和董泽芳[1]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代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人均GDP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分类、排序的方法来衡量高教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认为当时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还不是十分协调。2004年詹正茂[2]在其研究中建立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毛入学率、每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校舍总面积、生师比、校均规模、专职教师比等指标。2006年杨益民[3]在其文章中提出了一种“等级差异评定法”,这种方法和求C.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方法相一致,该文等级差异=人均GDP排名-每万人口高校在校生数排名,以此来对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协调性进行分析。2008年邹阳、李琳[4]的高等教育指标系统主要包括教育规模指标、教育发展水平指标、教育结构指标和教育效益指标,其经济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规模指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经济结构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然后运用改进S型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两大体系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协调函数,应用模糊数学思想测度了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水平。2009年毛盛勇[5]在其研究中选取了11个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10个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部分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总体较差,提出要鼓励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地区的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投资,适当控制发展过度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同时要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2010年高耀和刘志民[6]利用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通过选取高教规模、高教水平、教育经费指标、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等指标建立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计算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然后排序、计算等级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它们的协调程度明显增强,提出要打造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增长极”,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一体化”。
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性的进一步研究,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作者利用2005年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首先建立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对2005年和201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并计算综合得分和排序,然后计算等级差,通过等级差来衡量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最后,运用相关分析比较2005年和2010年这两个时点高等教育与经济相关程度的变动情况。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运用SPSS.18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数据库,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地区协调性分析
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及前人经验,选取了经济规模、财政收支、居民收入3个维度的9个指标来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同时选取了高等教育规模、教师投入、资金投入、办学效益4个维度的13个指标来反映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体指标详见表1。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5年和2010年全国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排名确定各地区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等级。如果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等级相同,则认为该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是协调的;如果高等教育发展等级高于经济发展等级,则认为高等教育超前于经济发展;如果高等教育发展等级低于经济发展等级,则认为高等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
研究不足之处是只分析总结白桦林与落叶松林生长旺季的水化学特性,未对整个生长期或年度的特性进行分析说明,今后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延长调查时段及持续调查,利用多年的数据提高研究的代表性。
表1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2005年地区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协调性分析
将2005年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13个指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指标分别代入因子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公因子,通过方差最大法旋转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衡量2005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各指标的KMO值分别为0.790和0.723,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分别为904.829(df=78,p=0.000)和639.341(df=36,p=0.000),说明取样适当,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形成2005年反映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2个公因子13个变量的因子模型,及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2个公因子9个变量的因子模型。其中高等教育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497%,经济发展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941%(见表2、3)。根据变量内涵将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高教规模与高教效益因子;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因子。
以两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H2005=F1*59.383%+F2*34.114%;E2005=F1*58.282%+F2*37.659%。根据计算公式分别得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根据分组经验公式K=1+3.322lgN=1+3.322lg(31)=5.95,可以将样本分为5到6组,但考虑到本文的研究样本较少,最终决定根据排序将全国31个省区市分为5个等级,A级为排序1~6的地区;B级为排序7~12的地区;C级为排序13~18的地区;D级为排序19~24的地区;E级为排序25~31的地区。2005年全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排序及等级差结果详见表4。如果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差为“+”,否则为“-”。
表2 2005年高等教育因子模型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表3 2005年经济发展因子模型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表4 2005年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排序
续表
由表4可知,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6个地区分别是北京、江苏、湖北、上海、山东和广东;发展水平最低的7个地区分别是内蒙古、贵州、新疆、西藏、海南、青海、宁夏。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6个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和北京;发展水平最低的7个地区是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西藏和青海。
作者借鉴相关文献,结合专家意见,认为等级差为0代表协调,其中A等级为高水平协调,B、C等级为中等水平协调,D、E等级为低水平协调;等级差为1的代表不协调;等级差为2的代表强不协调。2005年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结果详见表5。
表5 2005年全国各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状况
由表5可知,2005年全国有5个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属于高水平协调;中等水平协调地区有5个;低水平协调地区有9个;不协调的地区有8个,其中吉林、江西、湖南、甘肃四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天津、河北、山西、浙江四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强不协调的4个地区中,湖北和陕西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内蒙古和福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二)2010年地区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协调性分析
同样的,将2010年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各项指标分别代入因子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公因子,通过方差最大法旋转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衡量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指标的KMO值分别为0.819和0.657,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分别为974.391(df=78,p=0.000)和623.195(df=36,p=0.000),说明取样适当,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形成反映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2个公因子13个变量的因子模型,及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2个公因子9个变量的因子模型。其中高等教育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429%,经济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4.602%(见表6、7)。根据变量内涵将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高教规模与高教效益因子;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因子。
以两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H2010=F1*60.259%+F2*34.170%;E2010=F1*56.994%+F2*37.608%。与上文方法相同,得到2010年全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排序及等级结果,见表8;2010年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结果,详见表9。
表6 2010年高等教育因子模型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表7 2010年经济发展因子模型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表8 2010年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排序
由表8可知,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6个地区是北京、江苏、山东、湖北、广东和上海,发展水平最低的7个地区是甘肃、新疆、贵州、西藏、海南、宁夏和青海。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6个地区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和北京,发展水平最低的7个地区是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
表9 2010年全国各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状况
由表9可知,2010年全国有5个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属于高水平协调;中等水平协调的地区也有5个;低水平协调地区有11个;不协调的地区有8个,其中吉林、江西、湖南、陕西四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天津、河北、内蒙古、浙江四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强不协调的2个地区中,湖北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福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三)2005与2010年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性比较
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处于高水平协调的5个地区没有发生变化。
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协调的5个地区也没有发生变化。
2005到2010年,低水平协调的地区新增2个,由9个增加到11个,山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下降,由2005年的不协调变为2010年的低水平协调,甘肃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由2005年的不协调变为2010年的低水平协调。
2010年不协调的8个地区中,6个地区没有发生变化,其中内蒙古和陕西都是由2005年的强不协调变为2010年的不协调,变动的原因是6年间内蒙古的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逐渐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2005到2010年间内蒙古在校本专科和研究生学生数分别增长了60.84%和80.89%,高于全国42.090%和57.20%的增长水平;而陕西2005到2010年,年均GDP增长率是14.86%,高于全国11.22%的水平,经济增长迅速,逐渐与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处于强不协调的地区由4个减少到2个,湖北和福建依旧处于强不协调状态。
从变化情况来看,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的整体协调性是增强的。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将2005年和2010年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分别进行相关分析,采用了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Kendall相关分析。
表10 2005年和2010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注:** 表示Plt;0.01
从表10中可以看出,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反应等级程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反应匹配性的Kendall相关系数[7]都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且2010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2005年的相关系数,表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相关性在这6年间是增强的,同时也说明它们的协调性是增强的。
三、结论与思考
第一,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协调状态的地区有21个,处于非协调状态的地区有10个。从整体上看,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是增强的。鉴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作者认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协调性还处于低水平,但不协调地区的发展状况相比2005年有所改善。
第二,2005年和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属于高水平协调的5个地区没有发生变化,它们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可以认为这些地区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好的经济基础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反过来,高等教育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第三,2010年我国共有11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除山西和海南外,其他地区均属西部地区,由此也可看出我国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状况。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都比较落后,中央政府和地区政府应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同时要用政策来弥补因资源和区位劣势等造成的发展滞后,并适当进行省级层面的财政支付转移,促进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第四,湖北和福建在2005年和2010年均属于强不协调地区。其中湖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培养出相对较多的高素质人才,而地区经济无法吸收庞大的高等教育群体,势必出现“教育过度”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作为湖北来讲,就应该想办法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源,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湖北的情况相反,福建的经济发展水平超前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农业和工业时代无法比拟的,其独特的知识和智力资源优势,是不能忽视的[8],高等教育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最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制于人力资源的短缺,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形下,应充分利用经济优势,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沈百福,董泽芳.高教发展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协调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0(2):27-30.
[2]詹正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128-132.
[3]杨益民.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06(3):35-38.
[4]邹阳,李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08(3):44-48.
[5]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J].统计研究,2009(5):82-8.
[6][7]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J].复旦教育论坛,2010(3):58-65.
[8]谢作栩.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理想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7(5):19-21.
(责任编辑蔡宗模)
StudyontheRegionalCoordinationofHigherEduca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Based on the Section Data Analysis of 2005 and 2010
DING Hao
(SchoolofEducationofHubeiUniversity,Wuhan,Hubei430062,China)
Using the section data of 2005 and 2010,based on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a study was made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The level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y is measured through the level difference.Studie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2005,the coordi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has been strengthened in 2010 of China.But on the whole,it is a low level of coordination,the situation in uncoordinated area is just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higher educ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coordination
G646
A
1673-8012(2013)02-0038-07
2013-02-22
丁浩(1988-),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