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刑前对话实录》节选(二)

2013-10-05彭澜摘自巨贪曾锦春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明高沈跃强蒋伟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当官苏格拉底毕业

(彭澜摘自《巨贪曾锦春》,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明高、沈跃强、蒋伟)

02.“作为一个男人,要么当官,要么发财”

“我当时有个想法:作为一个男人,要么当官,要么发财,能光宗耀祖。我思想深处还是有升官发财的想法。毕业之后,虽然我发表文章说要为人民服务,但思想上还是想发财。”

作 者:你从小受过很多苦,刚工作时经历过很多坎坷,能否谈谈你的人生经历?

曾锦春(以下简称曾):小时候家里穷,从小父亲就告诫我,“学有所成,事有所成”。父亲是小学教师,家务活儿都是母亲干,家里有八兄妹,五男三女,老大是姐姐,我是老二,干的活儿最多。小时候我每天要去山上砍柴,帮忙干活儿。家里没什么吃的,就去田沟里抓泥鳅、捉鱼吃。冬天很冷,下大雪,我身上生了疮,还要到山上去挖草药。

我1958年考上了汝城县二中,吃的主要是红薯。后来当纪委书记的时候,我从没有回想过这些苦日子,要是能多忆苦思甜,对自己也是个警醒,人不要那么贪婪……

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暑假,我跟村里人到广东帮人收割稻谷,干了一个星期,得了十斤米、二十斤木薯。那时候我又小又瘦,没人愿意跟我一组,有个村民看我很可怜,才肯带我一起出去。

1968年从湖南师院中文系毕业后,我先被分配到省革委会人保处管档案。我大二就入了党,毕业的时候一个班只有两名党员。后来我响应党的号召,去农村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到了沅江建设造纸厂,专门制造印刷毛主席语录的纸张,天天跟农民一起挑沙子。半年后,到了洞庭湖区的南湾湖农场搞农业生产,白天去修水渠、种地,晚上住草棚。冬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被子上满是雪,洗澡要把冰敲开。那时苦啊!但我那个时候很上进,干活儿也很卖力,当了副班长。

那个时候我们属于广州军区,本来有机会去《解放军报》,当时《解放军报》要招两个宣传专干,但那时我父亲是小学校长,被打成了“走资派”,我就没有被选上,因为我根不红、苗不正。

后来我被分配到了郴州临武县,再到花塘乡任职。之后,临武二中需要一个年轻人去当老师并兼团委书记,我就被选去当了老师,教高中语文。我当时心里不想当老师,只想搞行政工作,希望能当官。我在学校被评为“全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还写了文章在《湖南日报》上发表。当时的临武县委书记看到了我写的文章,把我调到了县委办当秘书,再后来担任县委办主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一步步走了上来。

谈到一些过去的事,曾锦春多次后悔,“假设……要是……就不会有今天”,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对每个人来说,人生只有一次选择,不容假设!

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故事。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他笑着问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回答。

苏格拉底见状,又问:“怎么啦,难道你们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另一个接着说:“我和他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后来我又发现了更好的。所以,我有点儿后悔。”“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也不约而同地请求。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到郑重地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

作者: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曾:小时候,父亲送给我两句话:“学有所成,事有所成”。我当时不太理解,就写在本子上背了下来。等我考上大学了,当时心想,应该是“学有所成”了。但“事有所成”,我当时就只有猜了,应该是要我做大事吧。所以我从小就想做大事,想出人头地。我当纪委书记之前,确确实实是在拼命工作。

在我上高二的时候,我父亲说过一句话,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他说:“现在是共产党的天下,你光成绩好,政治不进步没用,你要想事有所成就得入党。”那年暑假我没回家,为了表现好,就在学校到处参加活动,当年就入了团,上大学时很早就入了党。

作者:你的大学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曾:我是1964年进入湖南师院中文系的,1968年12月大学毕业。当时师范生是免学费的,每月自己负担生活费三至四元钱。我家有八兄妹,我排第二。家里只有父亲有收入,他是小学教师、学区的支部书记,工资是20多块钱一个月,家庭负担是比较重的。我在学校的时候有写小说的想法,有当作家的愿望,我着手写过关于反映家乡变化的书,但是没有写成,主要是由于毕业后杂事太多,也没有生活基础,写不出特点。我自己的变化是知道,但是乡亲们的变化必须回去体验。大学的时候,我喜欢看《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也喜欢看周立波、鲁迅和丁玲的作品。

作者:大学期间,你谈过恋爱吗?

曾:没有,想法是有,见了漂亮女孩儿当然想,但是家里穷,没有钱,不敢谈恋爱。

作者:你是什么时候入党的,大学毕业后有过什么样的理想和愿望?

曾:我是1966年3月29日入党的,是在大二的时候,那一天我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一个班上只有两名党员,我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我虽然家里穷,在班上也属于年纪比较小的学生,大家对我的评价都是淳朴、单纯、品学兼优。我那时没有太多奢求,就是想毕业之后能有一份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我不喜欢教书,我父亲当了一辈子的教师,天天打交道的就是学生,发不了财,做的事情也很琐碎。

我当时有个想法:作为一个男人,要么当官,要么发财,这样才能光宗耀祖。我思想深处有升官发财的想法。毕业之后,虽然我发表文章说要为人民服务,但思想上还是想发财。大学毕业之后的月工资是42.5元,当时一个农民一年都拿不到那么多钱。村里出了我这个大学生,大家都说我们家的祖坟立对了。当时我也是很得意和高兴的。

讲这一番话时,曾锦春心情很平静,言语中毫不避讳自己一直以来升官发财的想法。

谈到大学里的光荣经历,他显得十分自豪,语调也提高了几分。

对曾锦春来说,升官发财和光宗耀祖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这从一开始就为他埋下了危险和隐患。一旦失去了信念,当诱惑摆在面前时,贪婪和欲望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猜你喜欢

当官苏格拉底毕业
敬 佛
苏格拉底的信仰
我们今天毕业了
苏格拉底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当官的“四个层次”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