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肝和脾丸治疗代偿期肝硬化临床观察
2013-09-28金战勇胡锡元
金战勇 胡锡元
1.武汉市中医医院肝胆脾胃病科 (湖北武汉,430014) 2.武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我院从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对50例口服自制中药软肝和脾丸治疗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武汉中医医院肝胆脾胃病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0~29岁10例,30~39岁11例,40~49岁15例,50~59岁8例,60岁以上6例,最大66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35.9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周;病因为乙型肝炎40例,丙型肝炎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4例;合并肝血管瘤5例,肝囊肿10例,胆囊结石5例,脾切除后两例。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执行2000年9月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代偿期肝硬化诊断标准;中医证候符合气滞血瘀型:肝区隐痛,乏力,食欲不振,腹胀,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舌暗有瘀斑,苔厚黄腻,脉沉涩。
1.3 治疗方法与治疗药物 软肝和脾丸 (丹参、鳖甲、郁金、莪术、赤芍、五味子、山楂、白术等,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提供,鄂药制字2001第BZ05-018号)6g/次,3次/d;1月为1疗程,6月为1个总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性指标 血清肝纤维化4项:HA、LN、PC-Ⅲ、Ⅳ-C;肝功能:ALT、AST、TBil、Alb、A/G;症状和体征:胁痛、乏力、腹胀、纳差、胁下痞块、肝掌、蜘蛛痣、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按照轻、中、重的程度不同进行积分 (0、1、2、3);肝脾B超检查。
1.4.2 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便常规、心电图。
1.5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 以血清学肝纤维化4项为主要疗效判定指标,症状和体征及B超为次要指标。①显效:HA、LN、PC-Ⅲ、Ⅳ-C 4项异常,治疗后指标水平下降≥40%;症状体征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下降≥60%;血清学肝功能检查较治疗前下降≥60%;肝脾B超检查分级标准下降I级以上者。②有效:HA、LN、PC-Ⅲ、Ⅳ-C 4项中前两项异常,治疗后指标水平下降≥30%;症体征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59%;血清学肝功能检查较治疗前下降30% ~59%;肝脾B超检查分级标准下降I级或1级以内。③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综合疗效 50例患者临床显效29例,占58%;有效15例,占30%;无效6例,占12%;总有效率88%。
2.2 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变化(±s)
治疗前后比较,▲P<0.05
症状体征 治疗前 治疗后胁痛 1.56±0.87 0.79±0.61▲乏力 1.98±0.80 1.81±0.75▲腹胀 1.93±0.92 1.00±0.78▲纳差 1.73±0.84 1.02±0.80▲肝掌 1.73±0.99 1.23±0.86▲蜘蛛痣 1.15±1.03 1.00±0.32▲面色晦暗 1.83±0.96 1.15±0.77▲舌质紫暗 1.83±0.96 1.10±0.63▲总积分 15.56±3.36 9.88±2.78▲
2.3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4项变化情况 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s,ng/ml)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s,ng/ml)
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
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HA 391.3±68.1 202.1±32.6▲▲LN 230.6±72.7 177.8±45.9▲▲PC-Ⅲ 247.5 ±56.4 170.5 ±39.8▲▲IV-C 210.6±26.0 143.4±29.2▲
2.4 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U/L)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U/L)
治疗前后比较,▲P<0.05
肝功能 治疗前 治疗后A LT(IU/L) 175.6±70.3 50.2±19.2▲TBil(μmol/L) 43.7±15.9 22.6±11.2▲Alb(g/L) 31.4±7.9 37.3±3.9▲A/G 0.96±0.09 1.08±0.16▲
2.5 患者治疗前后肝脾B超变化情况 见表4。
表4 患者治疗前后脾脏直径及门静脉宽度的变化(±s,cm)
表4 患者治疗前后脾脏直径及门静脉宽度的变化(±s,cm)
治疗前后比较,▲P<0 05
B 超 治疗前 治疗后脾直径 4.30±0.56 3.87±0.64▲门静脉的宽度 1.13±0.20 0.97±0.12▲
2.6 药物不良反应 对安全性指标观察表明,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代偿期肝硬化是慢性肝病不断发展的结果和重要临床阶段,是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炎症刺激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祖国医学根据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中医的“肝积”、“胁痛”等病证范畴,是由于肝病日久、正虚邪盛、邪毒久恋、湿热蕴积不解,病及脏腑气血,从而出现肝脾不和,气血瘀滞等脏腑功能失调的变化,最后导致阴阳、气血虚衰,虚实夹杂等病理表现。治疗以软肝散结、活血化瘀治其标,以益气养阴、滋肾柔肝治其本,攻补兼施、标本兼顾。以此原则为指导,精选药物,制成软肝和脾丸片。治疗结果表明,该药疗效确切。
软肝和脾丸是我院国家级名老中医章真如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创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疏肝理脾,软肝破坚,活血化瘀的作用,由丹参、鳖甲、郁金、莪术、赤芍、五味子、山楂、白术、枸杞、沙参、山茱萸、山药、黄芪等20味中草药组成。方中鳖甲、莪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丹参、芍药、山楂、白术补肝脾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枸杞、沙参、山茱萸、五味子滋肝补肾,育阴而涵阳;郁金、木香、红花、丹参活血行气解郁;黄芪益气扶正。现代药理学证实[1],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肝细胞代谢,稳定细胞膜,防止肝细胞损伤和促进肝细胞恢复,起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2]。鳖甲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胶原酶的活性,增加胶原的降解,同时提高血浆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黄芪、丹参调整血浆白球蛋白比例,增强网状细胞吞噬功能,促进胶原组织的降解。现代研究表明,HA、Pc-Ⅲ、Ⅳ-C、LN是判断慢性肝病患者有无纤维组织增生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3],HA、Pc-Ⅲ、Ⅳ-C、LN均与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呈正相关,本观察结果提示软肝和脾丸能降低纤维化的程度,与影像学所证实的该药所具有软肝缩脾作用相一致。
[1]于世赢,贲长恩,杨美娟,等.活血化瘀方药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定量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6(2):21~23.
[2]任周新.鳖甲煎丸对大鼠四氯化碳肝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2):17~18.
[3]李兵顺,王继,刘金星,等.联合检测血清PC-Ⅲ、HA、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