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前期对辽军事活动中的宦官群体

2013-09-25马萌

学理论·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北宋宦官军事

马萌

摘 要:在《宋史·宦官传》中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北宋宦官参与了北宋初年对北汉和对辽的军事活动。他们在涉及军事的多个方面活动中都有着良好的表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根据史料记载总结出某些群体性的特点,对于重新认识北宋的宦官群体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北宋;宦官;军事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48-02

在《宋史·宦官传》所列北宋宦官44人中,有军功者27人,其中涉及对辽(包含对北汉)方面立军功者颇多,几乎涉及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在前人论述宋辽战争时,虽然对这些宦官略有提及,但尚未有一系统整理,故而依据《宋史·宦官传》做一简要整理。

一、北宋宦官参与宋辽战争的事例

自宋太祖建隆元年开国,即与北汉和辽开始发生军事摩擦。此后至真宗景德元年澶渊之盟为止,宋辽之间发生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冲突,宦官群体广泛参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据《宋史·宦官传》记载,最早参与对北汉和辽战争的宦官是李神■,“乾德五年,征太原,负御宝从行。”此后在北宋对北汉和辽的军事行动中,都能看到不少宦官参与其中。

开宝二年,宋太祖亲征北汉,直抵太原城下。作为北宋首次皇帝对外进行的亲征行动,宦官必然大量随从,也就有一些人能够建立军功被记入史册。如前面已经提到的李神■,“开宝二年,又从征太原,时有诏缘边和市军储,车驾在潞州闻之,且虑扰民,令神■驰驿止之。时诏下已五日,神■一夕而及晋阳。一日,甲士既阵,贼潜纵火焚梯冲,亟命神■部卫兵为援,斩贼甚众,余悉溃去。”

宋太祖开宝九年猝逝之后,即位的宋太宗继续对北汉发动军事进攻,在太平兴国四年的亲征中,经过激烈战斗,攻陷太原,消灭北汉割据政权。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大批宦官参与其中,例如李神福“太宗即位,授入内高品。从征太原,攻城之际,往来梯冲间宣传诏命,即行在所迁殿头。”李神■,“再征太原,领工徒千人随驾,以备缮完甲兵。”窦神宝“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擐甲登城,中流矢,稍迁入内高品,监并州戍兵。”张崇贵“(太宗)亲征太原,从崔彦进、李汉琼先路视水草。”张继能“太平兴国初为内品。从征河东,命主城南洞屋,以劳迁高品。”卫绍钦“从征太原,命督诸将攻城。刘继元降,命领骁卒先入城,烧其营栅,迁殿头高品。”韩守英“初为入内高品,从征河东,数奉诏至石岭关督战,取隆州,迁殿头。”

在消灭北汉之后,太宗发动了对辽的军事行动。第一次的伐辽行动中,太宗虽然主要依靠从征将领,但依然有一些宦官参与的记载,比如李神■“及北伐燕蓟,命与刘廷翰统精骑为大阵之援。车驾还,又令率兵屯定州以备契丹。”但明显不如征北汉时的随从规模大。

在雍熙三年的第二次北伐中,宦官参与的记载明显增加。例如王继恩“雍熙中,王师克云、朔,命继恩率师屯易州,又为天雄军驻泊都监。”李神■“及北伐燕蓟,命与刘廷翰统精骑为大阵之援。车驾还,又令率兵屯定州以备契丹。”卫绍钦“从幸河朔,命为车驾前后行宫四面都巡检。次澶渊,命领扈驾兵守河桥。” 石知■“雍熙中,诸将征幽蓟,以知■随军。归,掌仪鸾司。”

在雍熙北伐失利之后,北宋对辽转入防御态势,宦官更多地参与了这一段的军事行动。例如王继恩“自岐沟关、君子馆败绩之后,河朔诸路为契丹所扰,城垒多圮。四年,诏继恩与翟守素、田仁朗、郭延■分路按行增筑之。及遣将北伐,又为排阵都监,屯中山,改皇城使。”“端拱初,领本州团练使,又为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钤辖。”李神■“七年,契丹寇边,命领兵屯瀛州,俄改崇仪使,提点左右藏库,迁洛苑使。”秦翰“雍熙中,出为瀛州驻泊,仍管先锋事,迁入内殿头高品、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监。”“咸平中,河朔用兵,以为镇、定、高阳关排阵都监,败契丹于莫州东,追斩数万,尽夺所掠老幼。诏褒之,徙定州行营钤辖。”“出为镇、定、高阳关前阵钤辖,又徙后阵。破契丹二万众于威虏军西,俘其铁林大将等十五人。”张继能“契丹入寇,命为高阳、镇、定路先锋都监,从崔彦进战长城口,多所俘馘。明年,又与彦进败契丹于唐兴口,转殿头高品。”石知■“咸平初,迁正使、带御器械。契丹犯边,上北巡,命为天雄军、澶州巡检使,俄改德、博等州缘河巡检使兼安抚,加领长州刺史。三年,戍镇、定、高阳关三路,押大阵。是冬,改高阳关驻泊行营钤辖。”邓守恩“咸平初,为入内高班。契丹入寇,命石保吉为镇、定都部署,以守恩为都监。”直到宋真宗景德元年澶渊之役以及宋辽两国缔结盟约之后,依然有宦官参与临阵指挥与沿边守备的职务。既有如阎承翰“景德初,契丹谋寇顺安军,承翰奉诏发雄、霸精兵,与荆嗣、张延同筑垒御之,俄又遣诣德清军规度重修城垒。车驾北征,承翰先在澶州北城,奏契丹兵在近,请不度河,上不听,促驾度浮桥。”秦翰“景德初,车驾将北巡,先遣翰乘传往澶、魏裁制兵要,许便宜从事。俄充邢■路钤辖,与大军会德清军,张掎角之势。又召为驾前西面排阵钤辖,管勾大阵。翰即督众环城浚沟洫以拒契丹。功毕,契丹兵果暴至,翰不脱甲胄七十余日,契丹乞和,凯旋,留泊澶州。月余,令率所部兵还京师,加宫苑使、入内都知。出为泾、原、仪、渭钤辖。”卫绍钦“从幸河朔,命为车驾前后行宫四面都巡检。次澶渊,命领扈驾兵守河桥。”邓守恩“景德初,为澶、濮都巡检。”等人这样亲身参与澶渊之役的,也有如石知■“(大中祥符)三年,为并、代州钤辖,迁庄宅使,徙镇、定、高阳关钤辖。”杨守珍“契丹谋入塞,为镇、定、高阳关行营同押先锋事。”卢守勤“久之,复恩州防御使,迁利州观察使,历真定府、定州、北京路钤辖。”这样担负沿边守备任务的事例。

二、宦官参与对辽军事活动的特点

就以上所举事例来看,在北宋初年对北汉和辽的军事活动中,宦官大量参与并在其中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我们也能够通过这些事例分析出如下的一些特点。

1.宦官广泛参与了对辽军事活动的各个方面

从前述可以看出,宦官在对辽军事活动中,参与了诸多方面。从最初的李神■“负御宝从行”担任消息传递任务,到后来担职督战、督运粮草、统兵应援、兴修工事、宣慰安抚直至亲自上阵,斩将夺旗,宦官广泛参与了军事行动的各个方面。

2.从无军职到有军职

就他们所担负的职务来看,一直到雍熙三年第二次之前攻辽,参与对辽军事活动的宦官都没有担任军职,这可能与之前的几次军事活动大多由皇帝直接指挥有关。不论是立有战功的李神■、秦翰,还是实际担负了运输、督战、统兵任务的张崇贵、张继能、韩守英等人,在各自传记中都没有留下担任了什么职务的记载。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很可能是在立国之初,太祖、太宗二帝牢记唐末宦官擅权的教训,虽然某些场合下需要派遣宦官承担任务,但是不予职位,免得“变生肘腋之下”。但是自雍熙北伐时起,王继恩、卫绍钦、秦翰、李神■等大批宦官开始担任例如都监、巡检、矜辖这样的军职,到澶渊之盟后,更是出现了任防御使、观察使这样中高级军职,位比地方大员的情况。这不能不说与宋太宗末年用人多疑,打压武将,亲近阉宦有关,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继位的宋真宗。在真宗即位之初,立朝未稳之时,猝然受到辽国倾全国之力发动的攻击,刚继位不久的真宗尚未熟悉武将,也就只能任用身边更为熟悉的宦官来担负军事职务。而仓促亲征却取得成功,也就会使得真宗更多任用宦官担任军事职务,尤其是沿边守备的任务,于是担当军职也就名正言顺。

3.在军事活动中表现良好

与传统意义上的宦官预军情况不同,北宋初年在对北汉和辽的战争中,参与的宦官绝大部分表现良好。比如屡立功劳的李神■“真宗嗣位,转内园使、■州都监。车驾北巡,改天雄军都监、子城内巡检。时北兵充斥,道途阻塞,命神■单骑谕密旨于诸将。敌骑数百忽至,神■乃周麾而呼,若召伏兵,敌惧而逃,遂达其命。”这完全是标准的智将之举。又如阎承翰,“(咸平)五年,入内都知韩守英为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钤辖,上以其素无执守,议别择人,因谓宰相曰:‘承翰虽无武勇,然■事勤恪。乃令代守英。”“时中山屯兵甚众,艰于飞挽,承翰请凿渠,计引唐河水自嘉山至定州三十二里,又至蒲阴东六十二里,合沙河经边吴泊入界河以济馈运,亦可旁为方田,上嘉而从之。渠成,人以为便,优诏褒之。”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赞许,也得到时人的褒扬。再如秦翰“性温良谦谨,接人以诚信,群帅有刚狠不和者,翰皆得其欢心。轻财好施,与将士同休戚,能得众心,皆乐为用。其殁也,禁旅有泣下者。”其表现堪与同时名将比肩,也因此在死后得到了“重赠彰国军节度,诏杨亿撰碑文”的优待。其他在宋辽军事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宦官,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与同时或稍后的对西夏军事活动中的宦官相比,对辽军事活动中的宦官往往大多都能尽忠职守,优秀的完成任务。

4.没有担任独立的军事指挥与决策职务

与对西夏、对内镇压叛乱以及北宋末年对辽发动军事进攻时不同,在宋初对北汉及辽的军事活动中,没有宦官担任独立的军事指挥这种情况出现,即使久经战阵屡立战功的李神■、秦翰,也没能像后来的李宪、王中正、童贯那样独自统兵,成为独立的军事统帅。与军事指挥权相似,对辽战争中决策权也没有交给宦官,即使后来在对西夏事务中曾经“边防事宜,经制小大,皆崇贵专主之”,但在宋太宗时期张崇贵仍然只是一名普通宦官,只能作为崔彦进、李汉琼的助手参与督运粮草。这一特点的出现也应当与宋初二帝对宦官的防备和强势管理有关,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论

自柴德赓先生《宋宦官参与军事考》以来,谈及北宋宦官参与军事活动,大多都将其视为误国误军之举,是北宋军政败坏军事懦弱的原因之一。诚然,宦官作为刑余之人,本应担当“禁庭洒扫之职”,派遣他们参与军事活动,从制度上就是一种错误。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一部分宦官在军事活动中的良好表现。应当将他们与真正造成北宋军事疲弱的制度原因分别看待,这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探讨其他相近问题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张其凡.宋代宦官对军队的监督与指挥概述[J].中州学刊,1992,(3).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北宋宦官军事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