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

2013-09-25付吉佐

学理论·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结合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付吉佐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其实际效果看,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要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03-02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了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以外,必须经过与中国本土思想资源在思想观念上的交锋、碰撞,否则就难以得到中国人的思想上的真正认同。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吸取传统哲学智慧

中国的传统哲学源远流长,包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结晶,直到现代其仍然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唯物论方面,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命题曾经有深远的影响。关于辩证法,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这是儒教文明的价值理想和价值尺度[1]。唯物史观方面,《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到《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些观点都是广泛流传的,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可以说,李大钊通过改铸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近世的政治哲学形成了民彝史观,而民彝史观又使李大钊先于同时代的其他中国人,最早理解并接受了唯物史观。因此,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对李大钊领悟和把握唯物史观起到了一种积极的特殊作用。毛泽东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整体、重趋势的特点,使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相结合,是他在把握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时,往往具有高瞻远瞩的预见,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邓小平在观察、处理问题时,也无不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精妙使用。如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变法革新精神,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批判精神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大声疾呼:“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要克服一个怕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2.创新社会理想观念

共产主义理想虽然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但早在我国先秦时代各家学说中,就已经有了对阶级剥削抗议的诉求。儒家把“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最高形态的理想社会,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对原始共产社会的称赞。《札记·礼运》把“小康社会”同“大同世界”联系起来,作为未来社会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理想的基础[2]。这些传统的和谐思想与今天的共产主义理想不能说没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对传统社会理想的创造性运用。邓小平创造性地把“小康”理想运用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提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分三步走”的构想时反复提到“小康”、“小康社会”、“小康水平”等词汇,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胡锦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以说,这一论述不仅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社会理想,而且还有新的发展,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继承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1.新型现代文化推动传统文化改变惰性,走向变革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精华与糟粕的两重价值以及巨大的惰性,这就决定了其实现现代转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从19世纪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知识分子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基本思路大致经历了由重视生产技术到重视政体的过程,虽然其间也夹杂着理论的学习,但这一次次的奋斗却总是以失败告终。“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3]如果仅从表面观察,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要解决中国与西方列强交锋所暴露出来的“器”不如人的问题,其症结会出现在思想文化领域。然而实践证明近代中国所遇到的问题正在于此。毕竟以旧的心态去适应新的政治制度,难免强人所难。辛亥革命后的知识分子,以中国的黑暗现实为认识起点,逐渐有了人格的复苏和觉醒,于是才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传统旧道德进行了猛烈地批判,打破了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长期统治,并且开始了为新思想的宣传和传统文化现代价值重建而做的努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它既受中国现实国情的影响,也与西方近代文化的推动有关;而这种变革也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起到了铺垫作用。

2.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存形式和生命活力,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伴而生的还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通过学习和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理论,以实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4]由此可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还内在的包含了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存形式和生命活力,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内容。

三、要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避免犯“左”或右的错误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发展的学说

尽管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已经逝世一百多年了,但他的光辉形象及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却永远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它迎接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克服了重重困难,始终胜利的前进。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曾受到过严峻的考验,甚至出现过停滞、倒退。恩格斯于1892年为自己早期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写的德文第二版序言中,说明他早年所作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报告及某些分析和论断,由于情况的改变而过时了。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不认为他们自己的一切论断和观点都是臻于至善的永恒真理[5]。但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发展性,使它总能在困难面前显示出永不衰竭的战斗力,从而不屈不挠地向前挺进。既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这首先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避免将其中的个别结论、设想变成一种简单的公式和教条。如毛泽东晚年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就集中反映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这个理论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它对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根本任务的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的思想的理解都是教条式的,因而在实践上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后果[6]。

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一刀切”;要正确处理“启蒙”与“救亡”之间的关系

关于对传统文化不能搞“一刀切”,要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反面例子,如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文革”时期的文化虚无主义等;又有正面范例,如邓小平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清理淘汰,将传统的均平思想做坚决的摒弃,把社会主义和均平思想明确地区分开来等。显然,对传统文化内涵认识的不同将直接导致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实际效果的不同。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们已经做过较多的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必须充分重视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对人的思想启蒙作用,处理好“启蒙”与“救亡”之间的关系。事实证明,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学界的一般观点都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文化启蒙运动和学生爱国救亡运动两个方面。新文化运动作为思想解放运动,注重“启蒙”;五四爱国运动注重“救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方面是并行不悖的。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题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又反过来扩大了启蒙运动在群众中的影响。但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革命的兴起,打倒军阀、挽救民族危亡变成了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主题,“救亡”开始压倒了“启蒙”。从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中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及国内阶级斗争的急剧恶化,“启蒙”在人们眼中仿佛已经日渐遥远,因为从表面上看,思想的力量再大也不能满足人们迫切需要改变的社会现实状况的愿望,只有“救亡”才能唤起人们为之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勇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总的趋势仍是“救亡”压倒“启蒙”。其间出现的胡风与向林冰之间关于文艺民族形式的论战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鲜明地表现出了这一趋势:文艺要与工农兵相结合;五四以来的文艺割断了历史;传统的文化形式才是民族文艺形式的根本。这就更加弱化了“启蒙”,突出了“救亡”。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也开展了思想改造运动和整风运动,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观点的指导下,一切均“以阶级斗争为纲”。“斗争哲学”使得“启蒙”的主题又一次在现实面前黯然失色,各种封建腐朽思想又轻车熟路地沉渣泛起。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很好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而也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当然,要真正实现二者的结合,除了需要在结合方法和途径上进行探索外,对二者科学内涵的正确认识与否也将直接影响到二者相结合的实际效果。这种效果在无形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立文.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3.

[2]李冬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文化背景、历史进程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2).

[3]魏晓东.契合与奇迹—中西文化碰撞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286.

[4]陈艳玲.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5]周扬.周扬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75.

[6]吴建国,陈先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329.

猜你喜欢

结合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