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力训练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

2013-09-25罗雪婷李风雷刘兴杰

关键词:耐力心率体育课

罗雪婷, 李风雷, 刘兴杰

(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

生命质量,又称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最初是社会学概念,可以分为宏观(人口群体的生活质量)、微观(个体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两个层次。它是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能够反映个人期望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1]。生命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生命质量的高低,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的生命质量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大学生健康观念差、体质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下滑等情况突出。《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缓慢下降。同时,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在校大学生体能素质全面下降,特别是耐力素质持续下降[2]。

身体素质决定了体育运动能力,耐力素质决定了身体的抗疲劳能力,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耐力水平下降制约学生长时间运动的能力,直接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锻炼热情。组织学生参与耐力训练对大学生生命质量会产生何种影响,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否具有差异等问题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本研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通过运动干预,分析耐力训练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提出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策略,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与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东华理工大学普通本科大二学生30名。年龄19至22岁,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锻炼少于3次,每次锻炼时间不超过30分钟)。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无既往病史,自愿参加本次试验。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14人,男8人,女6人,对照组16人,男8人,女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中文版)测量普通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目前,SF-36量表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生命质量测量量表,适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命质量测量、临床试验及健康状况评估[3]。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好地用于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与评价[4]。SF-36量表共有36个条目和8个健康状况维度,即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因为各维度包含的条目不同,按各条目计算的初得分不便于相互比较,需对八个维度的初得分进行转换得到终得分,可以用于维度间的相互比较。终得分=(实际初得分-理论最低初得分)/(理论最高初得分-理论最低初得分)×100,终得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1.2.2 访谈法

咨询运动生理、运动训练方面的专家及体能教练,了解运动时能量供应的特点,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以及耐力训练等问题,为本次实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2.3 实验法

对照组正常参加体育课,运动组在课外活动时间接受为期8周的耐力训练干预,分为3个阶段进行。实验前一周,测量运动组各受试者的安静心率,根据亚极量负荷后心率与最大摄氧量的线性关系,确定实验对象耐力训练的适宜心率。

第一阶段:实验第1-3周。每周进行3天台阶训练。热身运动3分钟,标准动作上下哈佛台阶,持续5分钟,积极性休息(走或慢跑)3分钟,重复4组(女生重复3组)。根据荷兰卡沃宁提出适宜强度的公式为:安静心率+(最高心率-安静心率)×(50% ~80%)(无训练者可以保持在50%,有训练者在80%左右甚至更高)[5],控制本阶段运动心率在120~150次/分(着重发展有氧耐力)。

第二阶段:实验第4-6周。台阶运动方式和时间不变,上下台阶节奏加快,训练强度达到心率150~160次/分(发展有氧无氧混合耐力)。

第三阶段:实验第7-8周。每周进行3天反复连续跑楼梯台阶训练,每组高20 cm的楼梯,连续跑30~40步台阶,每步2级,重复6次,每次间歇5 min。要求动作不间断。可根据受试者运动水平具体确定重复次数[6]。运动心率要求达到160~180次/分,待间歇心率恢复至120次/分时,可进行下次练习(着重发展无氧耐力)[7]。

要求受试者休息充足,训练前1.5小时不进食,24小时内停止大运动量活动,不吸烟、不喝酒,不饮用兴奋性饮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减少研究结果的差异性[8]。

采用芬兰产Polor心率表监测运动心率,研究者自始至终跟踪监控训练。

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发放SF-36量表。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两组干预前后、组间评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对象一般情况分析

各组受试者组间年龄、安静心率、安静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实验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对照组与运动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2.2.1 组间比较

训练前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方差齐性检验呈现一致性,说明两组样本较为均衡,同质性较好。经过8周耐力训练,运动组活力(VT)、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E、MH两项P<0.05,VT项 P<0.01);其余指标无差异(P >0.05)(见表2),说明参加体育课的同时坚持耐力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生命质量有积极意义。

2.2.2 与训练前比较

运动组生理职能(PF)、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四项评分呈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两项评分呈增高趋势,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两项评分呈显著性增高(P<0.05),而对照组八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2),说明耐力训练对大学生生命质量有积极的干预效果,而体育课对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效果并不明显。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2.3 不同性别大学生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对照组男、女大学生干预前后SF-36各维度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运动组男生生理功能(PF)、活力(VT)、精神(MH)三项评分显著高于耐力训练前(PF项 P<0.05,VT、MH 两项 P<0.01);其他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女生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精神(MH)五项评分显著高于耐力训练前(PF、BP、GH、MH四项 P <0.05,SF 项 P <0.01);其余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可见干预后不同性别大学生生命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耐力训练对提高女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效果更好。

表3 对照组男女大学生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表4 运动组男女大学生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单纯参加体育课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得分较低,表明学校体育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作用并不十分明显。王胜超研究认为,普通本科大学生只有大一、大二有每周一次的90分钟体育课程,实际用于运动的时间大约只有36分钟,且大学生在运动强度上还会有所保留,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作用有限,只能起到保持和延缓衰退的作用[9]。另一方面,江西省2012上半年强降雨不断,平均降雨量比历史多年平均值增加21%[10]。由于大部分的体育课都在室外进行,室内场地有限,一旦遇到频繁连续的雷雨天气,体育课便无法进行,多数学生也不会在体育课后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无法巩固和补充体育课的学习内容。

实验结果显示,参加耐力训练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得分显著提高。这与舒剑萍、李晓焕对大学生课外活动与其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一致[11,12]。周瑞琪发现,在实施有氧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后,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等方面有明显改善[13]。有研究认为,有氧耐力训练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换氧功能,增加肺的容量和通气量,提高肺的功能。同时,训练引起肌组织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心脏的收缩排血和舒张充盈都会增强[14],从而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而无氧耐力训练则能改善机体无氧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机体对乳酸的缓冲能力[15]。在耐力训练的过程中,有氧能力的提高可以在整体上补充和支持无氧乳酸的代谢,进而达到提高无氧耐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有氧能力也可以通过无氧阈强度的训练得到提高[16]。此外,研究发现,耐力训练能降低大学生的不安、孤独和急躁感,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17]。马嵘等人认为,有氧耐力锻炼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18]。王毅观察到,以台阶实验为耐力测试项目,得分等级较高的学生对别人的歧视、敌意和社交攻击程度降低,过度自信、不信任别人、自夸、妄想的程度降低[19]。

研究结果表明,耐力训练有助于缓解女大学生身体疼痛、增进总体健康、提高社会活动数量和质量。而男大学生在提升生命活力上更为明显。从不同性别分组比较看出,耐力训练对女大学生练习人群的影响维度更多一些。这可能由于女大学生的平均身体素质相比男大学生偏差,而且女性天性对社会交往的焦虑、恐惧感要比男性更敏感[17]。因此耐力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健康、独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影响更深一些。但由于经费、时间、场地限制,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耐力训练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仍需大样本量的调查结果支持。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要有效发展学生耐力素质,必须努力改变教学环境和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淡化速度和成绩,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安排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练习项目,减少大学生对耐力训练的紧张感,使练习氛围变得新鲜有趣,同时有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20]。

本研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配合音乐进行台阶训练,充分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练习兴趣。训练过程安排体育专业学生全程跟踪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运动节奏,改善呼吸方法,合理分配体力,主动坚持直至完成。大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情感增加,主动运动的意愿增强,有助于打破阶段体育的界限,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为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2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单纯参加学校体育课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并不十分明显。8周耐力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对女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影响更加明显。

4.2 建议

体育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耐力训练的要求,组织引导学生在课余运动时间借助台阶、楼梯、跑道等资源进行趣味性锻炼,鼓励学生记录每一次运动感受,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运动水平制定符合个人的运动处方,使锻炼科学化、合理化,并将课余锻炼的效果评价纳入到体质测评中去。

学校应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借助奥运会、运动会等契机广泛宣传体育精神和体育知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自主锻炼意识,让体育成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生命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目标和“终身体育”体育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第3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于雷.大学生体育课耐力素质发展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4):207-208.

[3]Aoronson NK et a1.International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roject[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1992,1(5):349.

[4]杨小湜,王阳,李秀君,陈苏宁.SF-36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解剖科学进展,2009,15(4):383-385.

[5]王步标,华明,邓树勋.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田麦久,刘建和,延烽,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周振平,李秀梅,杨辉.无氧耐力训练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30):551-552.

[8]李文川,刘春梅.运动强度与类型对大学生状态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19(5):111-117.

[9]王胜超.大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认可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11,28(4):93-96.

[10]搜狐新闻.江西今年上半年强降雨不断地质灾害频发[EB/OL].(2012-07-07).http://news.sohu.com/20120707/n347547047.shtml.

[11]舒剑萍,毛宗福,何宏宝.大学生课外身心活动与其生命质量的关系[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9):979-981.

[12]李晓焕,葛艳荣.河北省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生命质量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953-3960.

[13]周瑞琪.有氧耐力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体质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6):47-49.

[14]Saltin B.Physiogical Adaptations to Physical Conditioning[J].Acta Med Scand,1986,711(supp l):11-241.

[15]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16]陈小平.有氧与无氧耐力的动态关系及其对当前我国耐力训练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0,30(4):63-68.

[17]王葵.对东华理工大学开设女生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28(1):73-76.

[18]马嵘,刘晶,黄春梅.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3):119-123.

[19]王毅.不同身体机能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性研究[J].运动,2011(22):86-88.

[20]邱玉琴.影响我国大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与体育教学应对策略[J].中华武术·研究,2011,1(6):88-91.

[21]李小明,马青山,卢华盛.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心理学基础[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2):193-195.

猜你喜欢

耐力心率体育课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体育课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