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3-09-25吴诗嫚杨钢桥汪文雄

中国土地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农地规划设计意愿

吴诗嫚,杨钢桥,汪文雄

(1.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330013)

农地整理不仅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还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中国实施了大量的农地整理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但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农地整理规划统筹乏力[2];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不合理,规划设计变更比例大[3];项目资金管理效率和后期管护效率低下[4-5]等。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农地整理项目公众参与不够[6]。农地整理项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充分尊重农户的态度和想法,引导农户积极有效地参与农地整理项目,才能使规划设计更完善,决策更科学,措施更得力,实施更顺利[7]。因此,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高度重视。国外学者多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考虑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原因及方式[8-10];国内学者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现状[11]、农户参与机制[12]、农户参与的制约因素[13]、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5]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学术界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定量研究仍比较少见,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更加鲜有报道。本文试图从农户参与意愿这一视角出发,对农地整理项目区农户合作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促进农户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提高农地整理项目的成功率和社会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支持。

1 农户合作博弈分析

1.1 农户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

本文采用农户合作模型分析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农户参与行为。假设农户合作博弈是一个静态博弈,博弈局中人为政府和项目区农户,图1给出了两者的战略式表达。在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政府有两种战略选择:鼓励农户参与和不鼓励农户参与。鼓励农户参与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实质上就是将农户的乡土知识、农业生产经验和生活体会同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融合,使规划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使农地整理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好的效益,假设收益为4;不鼓励农户参与,其结果就是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不太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农地整理项目的作用受到影响,其效益降低,假设收益为2。在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农户也有两种战略选择:合作和不合作。若农户选择不合作,同样也能获得农地整理项目带来的好处,假设收益为2;若农户选择合作,即在规划设计阶段,陪同规划设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如实反映项目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的意见和建议等,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当地的现实情况并满足今后发展,因此农地整理的效益更高,假设收益为4。

当政府选择鼓励,农户选择合作这一战略组合时,两者的收益为(4,4);当政府不鼓励,农户不合作,收益为(2,2);当政府不鼓励,农户选择合作时,政府得到的效益仍为2,但是农户参与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即农户投工投劳的过程),就应该考虑机会成本,假设为1,则战略组合的收益为(1,2);当政府鼓励,而农户不合作,农户得到的效益仍为2,但是政府要支付相应的成本(如政策制定成本、宣传成本等),假设为1,则收益应为(2,1)。在这个博弈模型中,通过划线法可以得出纳什均衡为(4,4),同时这个均衡也是占优均衡。纳什均衡表明政府应该鼓励农户参与到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来,而且农户也应该选择参与,才会实现帕累托最优。

图1 农户和政府的战略式表达Fig.1 The strategic form representation between farmers and government

1.2 求解单个农户最优反应函数

找出了农户的最优选择,以下建立拉格朗日方程算出农户最优选择下单个农户最优反应函数[14-16]。

假设1:农地整理项目区有n个农户,农户为实现帕累托最优选择合作,参与规划设计,则第i个农户提供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服务量为yi。

假设2:农地整理项目区农户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

式1中,xi为农户i消费的私人物品量,Y为项目区提供的公共物品数量,xi>0,Y>0;α和β都是描述农户在消费私人物品或公共物品偏好的正数(α + β = 1,0 < α<1,0<β<1),分别代表了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消费对于农户的重要性。

假设3:项目区公共物品数量Y只考虑n个农户提供规划设计的服务量和政府提供规划设计的服务量两类,公共物品数量为:

式2中,ri为不同农户参与规划设计对农地整理项目的影响;δ为政府参与规划设计对农地整理项目的影响;g为政府提供的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服务量(ri>0,δ>0,g>0)。农地整理项目区内农户面临的问题是在收入Mi约束条件下,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xi,yi),使其效用函数Ui(xi,Y)达到最优。

假设4:农户收入主要用于私人物品的消费和公共物品的消费,且公共物品只考虑农地整理项目区提供的公共物品数量。

式3中,px为私人物品的价格,py为公共物品的价格,Mi为农户收入。

如果其他人的选择给定,每个农户选择购买公共物品就如同私人物品一样。n个均衡条件决定了公共物品自愿供给函数为:

将式5代入式3,并整理得出单个农户最优反应函数为:

1.3 单个农户最优反应函数的经济学含义

对单个农户最优反应函数中ri求一阶导,可得:。该式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农户参与规划设计对农地整理项目的影响同农户投入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服务量呈正相关。不同农户参与规划设计对农地整理项目的影响可能是由户主个体特征、家庭资源禀赋差异、村庄特征和农户对农地整理认知程度的差异造成的。本文选取户主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来描述户主个体特征,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和农地细碎化程度来描述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差异,村干部对农地整理项目的态度和村庄是否有农业产业规划来描述村庄特征,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农户认知程度的差异。户主年龄越大,由于缺乏技能、体力下降等原因对耕地的依赖性更强,更愿意参与农地整理的规划设计。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物和先进技术的能力越强,对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加充分,参与意愿越强。科学合理的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将细碎、零散的地块集中起来,便于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进行规模化经营就越有条件,参与意愿也就越强。农地细碎化程度采用地块面积来衡量[17]。地块面积越小,说明农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农户参与规划设计的意愿也就越强。村干部越积极地宣传和鼓励农户参与到规划设计中来,农户对参与规划设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会越深,参与程度也越高。在有农业产业规划的乡村,农户对将来农业发展方向较为明确,更愿意参与农地整理规划设计,以促进村庄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认同程度越高,更加了解参与规划设计对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参与意愿也更为强烈。

对单个农户最优反应函数中Mi求一阶导,可得:。该式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收入同农户投入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服务量呈正相关。本文选取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和种植作物市场预期作为衡量农业收入的指标。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越高,农户对耕地依赖程度越高,参与农地整理规划设计意愿越强。在农产品供给中,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当农户对种植作物市场预期越好时,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就越高,农产品的供给量增加。科学合理的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而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农户收入,所以农户参与意愿也越强烈。

对单个农户最优反应函数中py求一阶导,可得:。该式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共物品价格同农户投入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服务量呈负相关。本文选取农地整理项目投工投劳参与是否有补贴作为分析公共物品价格的指标。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必然要损失自己的时间和劳力,把这些机会成本转化为公共物品的价格。根据劳动要素供给原理,公共物品价格过高(即机会成本过高),农户劳动投入量减少,参与意愿也会降低;若农户参与中的投工投劳有补贴,就会降低农户的参与成本,进而农户参与意愿增加。

2 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2.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11年11—12月间,对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和华容区、武汉市江夏区、荆门市钟祥市实地调研的数据。本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在每个区(市)随机选取1—2个有农地整理项目的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1—2个有农地整理项目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选取若干农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数353份。

表1 计量模型的自变量Tab.1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the econometric model

2.2 计量模型构建

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意愿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检验上述研究假设,本文构建如下的计量模型:

式8中,Y为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意愿,愿意参与赋值为1,不愿意参与为0;x1—x10为自变量;ε为随机干扰项。

2.3 计量方法选择

农户参与意愿只有愿意、不愿意两种情况,对于因变量是非连续的且为二分类变量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回归参数进行估计[18]。假设农户xi对后期管护选择愿意参与的概率为Pi,则1-Pi为不愿意参与的概率,则Logistic回归方程如下:

式9中,xi为各影响因素;β0为截距项;βi是xi(i = 1,2,…,n)对应的偏回归系数;exp(·)是以自然对数为底的指数。

3 模型估计与计量结果分析

3.1 模型估计

本文运用SAS 8.1软件对353个农户调查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为避免多重共线性,本文采用Stepwise = backward方法[18],得出估计结果(表2),表明模型从整体上拟合效果良好,预测较为准确,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从模型适当性而言,一般考虑拟合优度、预测准确性和模型χ2,分别采用HL、类R2和似然比指数来进行评价。本文自变量涉及连续型变量,HL指标是估计Logistic 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方面最为广泛应用的指标[18]。HL的概率值为P=0.1703,大于α=0.05的置信区间,说明统计量不显著,因此不能拒绝模型拟合数据很好的假设,即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数据。类R2的指标为R2和Max-rescaled R2,分别为0.1860和0.2503,对于截面数据来说是正常合理的[14],且意愿调查中常见的“策略性偏误”导致变量调查数据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估计的精度[15]。似然比指数-2Log L近似服从χ2分布,在Logistic 回归分析中用来检验模型统计量是否显著[18],LR中P<0.0001,极显著,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3.2 计量结果分析

(1)从户主个体特征来看,户主年龄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回归系数为正,在一定程度上可表明农户年龄越大,对耕地的依赖性越强,参与意愿越强。

(2)从农户家庭资源禀赋来看,地块面积在0.0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回归系数为负。地块面积越小,表示耕地细碎化程度越严重,机械化操作和规模化经营就越困难,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意愿更加强烈。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回归系数为正,在一定程度上可表明农户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大,参与意愿越强烈。

(3)从村庄特征来看,村干部对农地整理项目的态度在0.0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回归系数为正。村干部能更好地反映当地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能更好地与规划设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更加符合项目区的实际。村干部越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农户参与意愿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村干部在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村里是否有农业产业规划在0.0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农地整理项目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农地整理项目的村庄,农业产业化发展得更好,农户从中受益更多,参与意愿也更为强烈。

表2 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Tab.2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of Logistic model

(4)从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知程度来看,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同程度在0.05的水平上极为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这说明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的认可度越高,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意愿也越强。

(5)从农户收入角度分析,农户对种植作物市场预期在<0.00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回归系数为正。农户对种植作物市场预期越好时,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越高,希望通过高产量获得高收入。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所以农户参与意愿也越强烈。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回归系数为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越高,农户参与意愿越强烈。

(6)从公共物品价格来看,投工投劳参与项目是否有补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政府投资进行农地整理,目的是为了改善目前农村落后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的生活条件,许多受访农民表示,并不介意投入一些无偿劳动到对自身有利的项目中;另一方面,目前在规划设计阶段农户投工投劳的补贴很少,很难激励农户的参与行为,以至于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4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运用农户合作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53份农户问卷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反映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的农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农地细碎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应该优先实施农地整理项目,为其他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整理提供示范。

(2)村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情况对该村农户参与农地整理意愿有显著影响。农地整理项目不能仅仅从传统农业的视角出发,应着眼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程度,提升农地整理项目的质量,而且能够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3)村干部对农地整理项目的态度对该村农户参与农地整理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要充分重视并发挥村委会这一村民自治组织在农地整理项目实施中的作用。村委会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在农村进行农地整理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意义。村委会应进一步发挥农户与地方政府及其管理部门、规划设计人员的桥梁作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

(4)良好的市场预期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扩展农户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鼓励农户自愿组建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和政策补贴力度,使农户对农业生产拥有稳定的、乐观的市场预期,以提高农户积极性,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

(References):

[1] 邱国锋.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地理,2003,23(3):351-354.

[2] 李卫祥.我国土地整理实践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4,(7):190-191.

[3] 王瑷玲,赵庚星,史娟.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5-48.

[4] 严丽平,邵霞珍,吴次芳.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6,(12):48-50.

[5] 汪文雄,杨钢桥,李进涛.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3):42-47.

[6] 王文玲,阚酉浔,汪文雄,等.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研究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75.

[7] 黄琦.参与式理论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8] Thapa G.B., Niroula G.S.Alternative options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mountains of Nepal: An analysis based on stakeholders’opinions[J].Land Use Policy, 2008,25(3):338-350.

[9] Vidican G.Assessing land reallocation decisions during transition in Romania[J].Land Use Policy, 2009,26(4):1080-1089.

[10] Demetriou D., Stillwell J.See L.Land consolidation in Cyprus: Why is an Integrated Planning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required? [J].Land Use Policy, 2012,29(1):131-142.

[11] 王瑷玲,李占军,张建国,等.农民参与农地整理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5):47-50.

[12] 鲍海君,吴次芳,贾化民.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46.

[13] 徐国柱.农民参与农地整理研究——以潍坊市农地整理实践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4] 朱红根,翁贞林,康兰媛.农户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619户种粮大户的微观调查数据[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4):539-546.

[15] 孔祥智,涂圣伟.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10):10-16.

[16] 韩洪云,赵连阁.灌区农户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4): 48-53.

[17] 吕晓,黄贤金,钟太洋,等.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1,(3):530-540.

[18] 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农地规划设计意愿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规划设计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当前农地出租趋势的实证分析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