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
2013-09-25欧名豪盛业旭
刘 琼,吴 斌,欧名豪,盛业旭
(1.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2.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 100045)
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剧烈变动,准确衡量并科学评价土地利用与经济系统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定量测算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型主要有生产函数模型[1-3]、DEA模型[4-6]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7]。然而,无论是哪一类模型都将土地看作经济系统的内部要素,认为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土地利用对经济系统的贡献率。事实上,结构与要素具有层次性和相对性[8],土地可以作为经济系统的内部要素存在,也可以作为自然资源与经济系统共存于更高层次的系统中,因此土地利用与经济系统间的关系除了系统内部的因果关系外,还有系统间的互动关系。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 大系统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9]。土地利用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与否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系统间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两系统协调发展涵义的基础上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并以扬州市为例定量测算其系统协调发展度。
1 土地利用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涵义
协调发展指的是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具体表现为子系统间数量规模相互适应、发展速度相互配合、数量比例关系合理,工作进度相互促进,从而形成统一的力量,确实保证实现系统的总体目标[10]。
经济系统是指一定社会范围内,由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以及在这些经济活动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经济部门、经济组织、经济资源及经济财富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庞大的社会有机系统[11]。土地利用系统则是由一定的土地单元和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两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包含若干在空间上相互独立,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子系统如耕地子系统、林地子系统、居民点子系统、水域子系统等[12]。由于土地是基本生产要素,两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机制:一方面,经济总量提高、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各类土地要素投入数量变化,从而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各类土地要素投入能力和水平又对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方式和效益产生明显的约束作用。因此依据协调发展的定义,土地利用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土地要素投入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包括:(1)各类土地要素投入的比例关系与经济的协调,一般用土地利用结构表示;(2)相对其他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的土地投入量与经济的协调,一般用地均资本投入量、地均劳动力投入量表示;(3)以上土地要素投入均是在土地自然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在保证生态底线的前提下进行的。
2 土地利用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模型
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从离差到配合、从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演化过程[13]。评价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度首先应分别计算各系统的发展度,然后在协调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
2.1 系统发展度模型
以土地利用系统为例,设变量ui(i=1,2,…,m)是土地利用系统横向评价指标,其纵向取值为Xj(j=1,2,…,n),αj,βj分别是Xj的上、下限值,因而描述变量值Xj对系统发展度的功效,即贡献值ui为:
进而利用线性加权法可得到土地利用系统发展度f(x),其中ui为贡献值,wi为指标权重。
同理,设变量qi(i = 1,2,…,m)是经济系统横向评价指标,得到经济系统发展度g(x)。
2.2 协调发展度模型
求出系统发展度后,可根据离差系数求算方法求得各个系统间的协调度模型[14]:
式3中,C为两系统间的协调度(0<C<1),k是调节系数(2≤k≤5),设定k取值2。然而,协调度C仅反映了土地利用与经济系统二者之间协调统一、和谐一致的程度,无法体现这种“协调”是系统发展低水平下的协调,还是系统发展高水平下的和谐[15],对此,可引入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从而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
式4中,D为土地利用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T是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假设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因此α=β=1/2。
协调发展度是系统间的和谐一致程度及系统自身发展阶段的统一,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16]:(1)当0≤D≤0.3时,失调状态,此时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土地利用还处于原始、粗放的状态,土地投入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2)当0.3<D≤0.5时,初级协调发展状态(拮抗状态),双方关系非常不稳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导致土地资源消耗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3)当0.5<D≤0.8时,中级协调发展状态(磨合状态),此时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经济结构和效益开始优化,同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降低,土地生态开始恢复;(4)当0.8<D≤1时,高度协调状态,说明经济系统不仅在总量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也很注重质量,而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地利用结构符合经济结构,土地利用从粗放走向集约,土地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3 实证检验
本文选择扬州市进行实证研究。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休闲与生态宜居城市,土地总面积6634.07 km2。1996—201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从351.15亿元增长到2229.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86%;2010年产业结构为“0.07∶0.55∶0.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8801元。同期建设用地从107337.25 hm2增长到121178.39 hm2,净增13841.14 hm2,而耕地面积则减少了40581.40 hm2,未利用地面积减少13628.13 hm2。可见,扬州市作为经济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动显著的区域,考察其土地利用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1 指标体系及权重
依据土地利用系统与经济系统各自的特征以及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涵义,制定相应的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系统指标包含各类土地利用结构、要素替代及土地生态3个准则层,共11项指标;经济系统指标包含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力4个准则层,共7项指标,其中,万元工业总产值消耗的能源(B7)为负向指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B4)为适度指标,X适取45%[17],其余指标皆为正向指标。
根据历年《扬州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扬州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①2009年土地数据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土地数据在2009年数据基础上变更得到。,得到1996—201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各项指标值。为消除价格变动,采用居民消费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算术平均数对货币单位指标值进行平减。指标权重采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见表2。
表1 土地利用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Tab.1 Degree of development index of land use and economic systems
3.2 系统发展度测算
依据发展度模型,计算得到1996—201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发展度值。从图1可知,1996—201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发展度总体呈上升态势,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1996—2000年,土地利用系统发展度和经济系统发展度均在低水平徘徊且前者高于后者,但后者的优化速度较高并逐渐接近前者;(2)2001—2007年,两系统发展度基本吻合且同步上升;(3)2008—2010年,经济系统发展度超越土地利用系统发展度,且由于后者增速减缓,两系统发展度出现背离趋势。
3.3 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测算
依据系统发展度可以计算得到二者的协调度C和协调发展度 D(表3)。除1996、1997年外,C 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基本处于0.8到1.0的区间,说明两系统发展基本同步;D的变动较大,经历了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演变,说明两系统在这种同步背后经历了从低发展水平到高发展水平的过程。按照协调发展度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将两系统关系分为4个阶段:
(1)1996年,两系统处于失调状态。此时,经济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且土地利用投入与经济结构不匹配,经济发展对土地系统变化的驱动作用和土地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均不明显。(2)1997—2002年,两系统处于初级协调发展状态(拮抗阶段)。此时,扬州市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下,经济增速加大,但重化工业仍占较大比重,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土地等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剧烈,粗放利用问题突出,土地生态环境压力显著上升。(3)2003—2007年,两系统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磨合阶段)。2003年《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获得批准后,扬州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生产项目实行关停、淘汰,同时净化水体、增加绿地。经济系统在保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结构的逐渐优化和效益的快速提升。土地利用系统也实现了结构的日益优化和要素替代水平的提升,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有所改善,两系统协调发展度显著提升。(4)2008—2010年,两系统处于高度协调发展阶段。一方面,扬州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经济发展逐渐从资源依赖走向科技创新驱动;另一方面,扬州市依据国家和江苏省的相关政策,对规划审批、建设用地供应及开发区用地进行了严格管理,开展违法用地整治、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考核等多项工作,建设用地外延扩展的态势得到控制,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减缓,土地要素替代水平日益提高,土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两系统发展度的快速提升使协调发展度实现了从磨合阶段到高级协调发展状态的转变。
表2 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度指标值及权重Tab.2 Index value and weight of development degree of land use and economic systems in Yangzhou City from 1996 to 2010
图1 1996—201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系统发展度比较Fig.1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degrees of land use system and the economic system in Yangzhou City from 1996 to 2010
表3 土地利用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及协调发展等级Tab.3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and its levels of land use and economic systems
图2 1996—2010年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Fig.2 Integrated degree and its development degree of land use and economic systems in Yangzhou City from 1996 to 2010
4 结论与对策
运用协调度理论对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表明,1996—2010年间两系统协调发展度从最初的失调状态进入拮抗、磨合阶段,并最终实现了高级协调发展,但2008—2010年期间两系统发展度出现背离趋势。为缩小两系统发展度的差距,保持两系统高级协调发展状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提出相关对策:(1)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消耗。①针对占地大、污染高的石油化工、船舶及机械装备等产业,要通过产业集聚、规模发展提升其经营效益;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土地资源消耗少、污染低的高新技术产业;③加强高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降低其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④结合城市改造和环境整治,充分利用扬州市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强化土地利用结构及集约管控,优化土地生态环境,发挥土地的宏观调控作用。①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通过建设用地内涵挖潜满足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产业用地,严格执行“用地门槛”政策,淘汰集约度低的项目;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适当保持林地、水域在土地总面积中占比,谨慎开发未利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
(References):
[1] 毛振强,左玉强.土地投入对中国二三产业发展贡献的定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7, 21(3):59-63.
[2] 李明峰.土地要素对广东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岭回归分析[J].经济问题,2010,(10):118-122.
[3] 姜海,等.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4-8.
[4] 郑新奇,王莜明.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2):34-39.
[5] 杨志荣,等.基于DEA模型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14-18.
[6] 王利敏,等.基于DEA无效改进的南通市建设用地结构预测[J].资源科学,2009,33(3):521-527.
[7] 丰雷,等.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4-10.
[8] 霍绍周.系统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37.
[9] 陈明,等.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8.
[10]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5-17.
[11] 林乐斌.经济管理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80.
[12] 郑振源.土地利用系统论[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9-12.
[13]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2.
[14] 孙宇杰,陈志刚.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2,34(5): 889-895.
[15] 彭晚霞,等.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9):305-309.
[16] 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1):91-96.
[17] 赵媛,沈璐.江苏省能源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J].地理科学,2012,32(5):55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