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鳃金龟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特征
2013-09-22宋月芹董钧锋孙会忠段爱菊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003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洛阳47000
宋月芹,董钧锋,孙会忠,段爱菊(.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003;.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洛阳47000)
金龟子是鞘翅目昆虫中庞大的类群之一,也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防治的土栖性害虫,其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生活隐蔽、适应性强、生活史长短不一,造成的危害已居各类地下害虫之首[1].其中,华北大黑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最为常见,也是研究最多的三大优势种类[2-6].近些年,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的危害逐年加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预报、生物学特性及药物防治3个方面[1,3,7].
依据进化、发育和遗传相统一的原理,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触角形成了一套与自身生理生化过程及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感器,了解触角感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有助于更深入地诠释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如性诱剂和信息素的作用机理等,也能为系统发育学和种群演化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8-12].据报道,板形感器(placodea sensilla)和腔锥形感器(coeloconica sensilla)是最重要的2种感器,其分布数量最多,是苹毛丽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子等趋性机理的重要靶标部位[2,5-6].但迄今为止,有关暗黑鳃金龟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尚未见报道.因此,作者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暗黑鳃金龟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暗黑鳃金龟成虫个体采自河南省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标本由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刘顺通研究员鉴定.
1.2 观察方法
挑选发育良好的活体暗黑鳃金龟雌、雄成虫各5头,放入70%乙醇中保存备用.进行观察前,先在双目解剖镜下小心剪下其头部,放入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中超声波振荡、洗涤5 min,用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漂洗2次.先后用2.5%戊二醛在4℃下固定3 h,1%锇酸室温条件下固定2 h后,分别经35%、55%、75%、85%、95%丙酮溶液脱水,每个梯度30 min,再经100%丙酮分析纯脱水2次,每次20 min.然后用100%乙酸异戊酯分析纯置换2次,每次2 h.经HCP-2型二氧化碳临界干燥仪(日本日立电子公司)干燥2.5 h,借助体视显微镜粘台后,立即用JFC-1600型离子溅射仪喷金镀膜,最后置于JSM-636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选取典型视野统计、拍照.观察加速电压为15 kV.
触角感器类型描述主要参考文献[13-14].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F检验,P=0.05)[15].
2 结果与分析
2.1 触角的一般形态
暗黑鳃金龟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个部分组成,共9节(图1A),呈“之”字形弯曲.触角的柄节较长,达1000-1100 μm,粗壮,与头部相连一端较细,与梗节相连一端膨大;梗节长300-400 μm,基部一端较细,端部膨大,但不及柄节;鞭节包含7个亚节,端部3个亚节特化形成腮片状结构,3个鳃片迭合成长椭圆体(称为鳃状部),鳃状部由端部鳃片算起,依次记作鳃片1(L1)、鳃片2(L2)和鳃片3(L3)(图1A、B),其余4个亚节整体上呈棒状(称为棒状部),但每个亚节的端部均膨大.柄节、梗节和鞭节均有感器的分布.
2.2 触角感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通过在扫描电镜下对暗黑鳃金龟雌、雄成虫触角的观察,共发现5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trichodea sensilla)、刺形感器(chaetica sensilla)、板形感器、腔锥感器和耳形感器(auricillica sensilla).
2.2.1 毛形感器 雌、雄暗黑鳃金龟触角上分布的毛形感器依据长短,可分为2个亚类,即毛形感器Ⅰ和毛形感器Ⅱ(图1C、D).两者的共同特征为大多与触角表面呈30°-50°夹角,基部无臼状窝缢缩痕,中上部略呈弧形弯曲,鳃片L3外侧分布的毛形感器末端方向与触角末端方向一致(图1C).毛形感器Ⅰ长10-40 μm,毛形感器Ⅱ长40-100 μm.柄节、梗节上分布的毛形感器均为毛形感器Ⅰ(图1D),且呈零星分布;鞭节棒状部也零星分布毛形感器Ⅰ,雄虫触角鳃状部的L3外侧面集中分布大量的毛形感器Ⅱ(图1C).2.2.2 刺形感器 雌、雄暗黑鳃金龟触角上分布的刺形感器依据长短,可分为2个亚类,即刺形感器Ⅰ和刺形感器Ⅱ,是触角外表面尤其鞭节棒状部数量最多的一种感器(图1D、E).刺形感器的典型特征是形态刚直如刺,基部具有较为明显的臼状窝(图1D、F),生长方向与触角表面近乎90°角,刺表面又分化出许多微刺(图1F).刺形感器Ⅰ长100-200 μm,臼状窝外直径6-10 μm;刺形感器Ⅱ长20-100 μm,基部直径2-4 μm.刺形感器主要分布于柄节、梗节和鞭节棒状部侧缘,其中,柄节和梗节上主要分布刺形感器Ⅰ,鞭节棒状部上分布的刺形感器Ⅰ和刺形感器Ⅱ数量相当,鞭节鳃状部外缘主要分布刺形感器Ⅱ.
2.2.3 板形感器 板形感器是触角鞭节鳃状部表面分布最多的一种感器,其位于鳃片表皮内陷形成的凹腔中央,腔中央形成盘体,盘体中央凹陷明显,盘体基部无臼状窝,整个盘体明显低于腔深.凹腔直径约12 μm,盘体直径约6 μm.根据盘体表面皱褶或凸起的有无,可将板形感器分为2个亚类,即板形感器Ⅰ和板形感器Ⅱ.板形感器Ⅰ的盘面呈正圆形,表面光滑,呈浅碗状(图1G);板形感器Ⅱ的盘面具有明显的皱褶或小凸起,中央凹陷较深,呈深碗状(图1H).板形感器与其他类型的感器相间分布.柄节和梗节上无板形感器的分布.
2.2.4 腔锥感器 腔锥感器是暗黑鳃金龟触角鞭节鳃状部表面分布较多的一种感器.根据锥体形状,腔锥感器可分为2个亚类,即腔锥感器Ⅰ(图1I)和腔锥感器Ⅱ(图1J).腔锥感器Ⅰ的锥体上半部分呈子弹头状,顶端钝圆,基部特化形成球状体底座,锥体长3-5 μm;腔锥感器Ⅱ呈典型的圆锥状,长2-3 μm,顶端较腔锥感器Ⅰ尖锐.柄节和梗节上无腔锥感器的分布.
2.2.5 耳形感器 耳形感器的显著特点是触角鞭节鳃状部表皮内陷形成凹腔,凹腔中央形成一鳞片状结构,鳞片稍有卷曲,形似禾本科植物新生叶片.根据鳞片的形态,可将耳形感器分为2个亚类,即耳形感器Ⅰ(图1K)和耳形感器Ⅱ(图1L).耳形感器Ⅰ的鳞片短、宽,一侧具有一缺刻,贴生于腔底;耳形感器Ⅱ的鳞片狭长,多数直立,长度往往超过腔深.耳形感器和板形感器相间分布.耳形感器Ⅰ多于耳形感器Ⅱ;耳形感器Ⅰ呈星散分布,耳形感器Ⅱ呈聚集分布,往往是多个鳞片聚生于表皮下陷形成的一个凹腔中(图1L).柄节和梗节上无耳形感器的分布.
图1 暗黑鳃金龟触角感器超微结构及其分布Fig.1 The ultra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tennal sensilla of H.parallela
2.3 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差异对比
观察发现,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种类一致.但其触角鞭节鳃状部各鳃片长度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其存在性二型现象;雄虫触角感器总数显著多余雌虫(表1).雄虫触角L1(图1M)和雌虫触角L1(图1N)外侧面上分布的感器区域面积明显不同.
表1 雌、雄成虫触角鳃片长度及各类感器的数量(n=5)1)Table 1 Length of lamellae and number of sensillas on antennae of female and male adults
3 讨论
暗黑鳃金龟成虫静止时,触角呈蜷缩状态,鳃状部的3个鳃片抱合在一起;开始活动或起飞后,触角调整角度,抱合的鳃片呈钳状张开,使集中分布感器的鳃面迎风或充分暴露,有利于感器接受空气中的各类气味分子.这种姿态调整习性与暗黑鳃金龟触角感器的分布特征有关.每种感器都存在亚类,形态上存在多样性,说明暗黑鳃金龟有着较为复杂和多样化的趋性适应能力.目前发现的昆虫触角感器有十多种[9-11],每种感器所执行的具体功能在不同种群间存在差异[2,5-6,16].
孙凡等[2]报道的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嗅感器主要包括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2种;姚永生等[6]报道的铜绿丽金龟的触角感器共包括7种,以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为主;路常宽等[5]报道的苹毛丽金龟触角嗅感器则以板形感器为主.本研究中的暗黑鳃金龟触角感器是以板形感器为主,腔锥感器和耳形感器也有相当数量的分布,这与其他类群明显不同.综合文献报道的感器特征发现,即使是同一类感器也会因金龟种类不同而存在形态上的明显差异.这说明不同金龟种群的感器类型有一定的近缘性,但各自在与环境的协同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趋异适应,正是这些趋异适应结构特征为研究金龟种群的系统发育提供了佐证[10-14,16].
诸多文献显示,毛形感器具有感知性信息素的功能;刺形感器与昆虫的选择行为有关;腔锥感器主要感受昆虫行为环境的物理因素,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板形感器则主要承担味觉和嗅觉的功能;耳形感器推测与接受声波有关[2,6,8-9,17-18].暗黑鳃金龟雄虫触角上各类感器的数量均多于雌虫,说明雄性暗黑鳃金龟在诸多感知能力方面优于雌虫,进而在大部分趋避行为中处于主动或优势的地位,如求偶、觅食等.
[1]冯书亮,任国栋.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及其在有害金龟治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
[2]孙凡,胡基华,王广利,等.东北大黑鳃金龟嗅感器超微结构[J].昆虫学报,2007,50(7):675-681.
[3]江叶钦,张亚坤,陈文杰.脊纹异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11(4):433-438.
[4]林开铅,陈天铎,陈华.福建省镰形扇头蟀的扫描电镜观察[J].福建农学院学报,1991,20(2):216-219.
[5]路常宽,王晓勤.苹毛丽金龟触角嗅感器超微结构[J].昆虫学报,2009,52(1):39-45.
[6]姚永生,原国辉,罗梅浩.铜绿丽金龟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J].华北农学报,2004,19(3):96-99.
[7]谢明惠,苏卫华,徐德进.2种辛硫磷制剂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47-20648.
[8]王荫长.昆虫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24-230.
[9]马瑞燕,杜家伟.昆虫的触角感器[J].昆虫知识,2000,37(3):179 -183.
[10]XI Y Q,YIN X M,LI X J,et al.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 of antennal sensilla of Lysiphlebus fabarum(Marshall)(Hymenoptera:Braconidae)[J].Acta Entomologica Sinica,2010,53(8):936 -942.
[11]ZACHARUK R Y.Ultra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insect chemosensilla[J].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1980,25:27 -47.
[12]彩万志,庞雄飞,花保祯,等.普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34-40.
[13]SCHNEIDER D.Insect antennae[J].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1964,9:103 -122.
[14]MEINECKE C C.Olfactory sensilla and systematics of the lamellicomia(Insecta,Coleoptera)[J].Zoomorphologie,1975,82:1 -42.
[15]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68-75.
[16]邵奇妙,张龙,李文,等.东亚飞蝗触角感受器的外部形态及分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1):83-88.
[17]王竹红,黄建.友恩蚜小蜂雌蜂触角、口器感觉系统电镜扫描观察[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5):462-465.
[18]杨广,魏辉,尤民生.小菜蛾绒茧蜂触角的超微结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