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及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3-09-21何锦文
黄 琳,何锦文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519000)
血液科及ICU患者因疾病本身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其他损害免疫功能的药物,容易导致并发感染的发生。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我国病原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了解本院血液科及ICU科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可以向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更有效的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血液科及ICU和其他普通病房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
1.2 方法
1.2.1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白假丝酵母菌ATCC10231。
1.2.2 试剂与仪器 哥伦比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沙氏平板、西门子Walk 96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ATB半自动鉴定及药敏系统、药敏纸片。
1.2.3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2011年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及ICU患者和其他普通病房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经过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应用西门子Walk 96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ATB半自动鉴定及药敏系统分别鉴定细菌和真菌的种类,该系统同时使用MIC法分析药敏结果,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纸片筛选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产ESBLs菌株,采用头孢西丁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WHONET5.6软件对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菌种的检出率及耐药率采用χ2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主要分离病原菌的构成比 2011年本院分离病原菌前5位有3 712例,其中普通病房3 363例,血液科84例,ICU 265例,主要分离病原菌的构成比,见表1。
表1 主要分离病原菌的科室构成比[n(%)]
2.2 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分析 血液科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好,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最低。ICU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相对较高。其他普通病房患者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低,见表2。
表2 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结果(%)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分析 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氯霉素这几种药物的敏感率都较高,未见耐万古霉素的菌株,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的敏感率最低,见表3。
表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结果(%)
2.4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 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较低,其中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普遍比其他病房要严重,见表4。
表4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结果(%)
续表4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结果(%)
2.5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分析 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未见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氨苄西林、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头孢曲松的敏感率较低,其中血液科及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其他普通病房,见表5。
表5 大肠埃希菌耐药结果(%)
2.6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的耐药分析 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未见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最低。其中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达100.0%,血液科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及加替沙星的敏感率明显低于ICU及其他普通病房,见表6。
表6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耐药结果(%)
3 讨 论
3.1 细菌检出率的差异性 文献报道ICU的病原菌检出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而血液科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纵观本院2011年全年ICU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病原菌的耐药谱与血液科接近,真菌的检出率也高于文献报道[1-6]。可见ICU在治疗感染前,应该重视对病原菌培养的药敏报告,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和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并且应该警惕真菌感染的比例上升。血液科以白假丝酵母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的比例不仅高于ICU和普通病房,也高于血液科其他致病菌的检出率,与文献报道的不完全一致[7-8],应该引起血液科的重视,加强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3.2 检出细菌耐药谱的差异 2011年本院血液科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比例高,该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最低,这与文献报道不同,需要作进一步耐药基因分析[9]。ICU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相对较高。血液科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普遍要高于ICU及普通病房,这可能与血液科患者放疗/化疗药物、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或本身的病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应该重视由真菌引起的感染[10-11]。血液科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低于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12],整体耐药率也比ICU患者低,全院未见耐万古霉素的菌株,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的敏感率最低[13]。血液科及ICU和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感染用药。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比普通病房和血液科要高,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4]。血液科及ICU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15]。血液科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庆大霉素及加替沙星的敏感率明显低于ICU及普通病房。
综上所述,本院ICU分离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耐药率普遍高于普通病房,而血液科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这种情况与ICU及普通病房均不一样,在血液科患者治疗感染,特别是经验用药时,应该重视真菌耐药性的增加。
[1] 贾征夫.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58-1760.
[2] 曹广平,张志宏.ICU医院感染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9):1013-1015.
[3] 龙小华,曾泗宇,王金龙.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南药学,2010,8(7):554-556.
[4] 崔兰英,路娟,宋熙瑶,等.重症监护室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5):373-375.
[5] 艾湘芸,刘春林,李琼一,等.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3):220-222.
[6] 朱永健,刘鲁沂,梁亚凤,等.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10年医院感染菌株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54-1757.
[7] 陈香丽,王连才,郭建民,等.血液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18-420.
[8] 张燕香,魏蓉,孟月生.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4):255-257,264.
[9] 张肖,夏文颖,严佳斌,等.2007~2010年肿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4):5295-5298.
[10]韩冰,邸海侠,周道斌,等.血液科2 388例次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J].北京医学,2007,29(6):327-329.
[11]黄晓军.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7):607-610.
[12]范芸,徐少全,常乃柏,等.1 659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787-790.
[13]薛峰,李耘,马序竹.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非ICU住院感染患者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8-33.
[14]张艺.重症监护室ICU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2):146-147,149.
[15]孟凡凯,陈中举,朱旭慧,等.2006~2009年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病房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8):55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