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工作流程的《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探讨
2013-09-20□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0012黑龙江嫩江社会保险管理局黑龙江嫩江161431)
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课程,是按照会计工作流程递进式组织教学内容,通过拟定若干个基本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学生实践操作环节。我院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改革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一、课程定位
从学校角度看,职业院校有学制短的特点,再结合会计工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会计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重点突出实践,注重实务、注重记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另外,授课对象是会计专业新生,他们不具备任何会计基础,因此,该课程要偏重于基础,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本记账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对会计行业的调研分析,我们确定了出纳、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岗位的核心能力就是“会计核算”,因此把“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作为该课程的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又分三方面来设计: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核心是技能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会做账,能够熟练完成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的编制,这要求学生在知识方面能够熟悉会计基础理论,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同时,学生还必须具备过硬的职业素质,一方面是硬素质,要求学生做账不仅熟练,而且要准确,不做错账,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是软素质,要求学生做真账,不做假账,不弄虚作假,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实现以上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需要依据实际工作流程进行设计。会计工作流程,从经济业务发生到编制报表,可以归纳为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依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三大会计环节。
按照会计工作流程这条主线,我们把教学内容进行了提炼,核心内容是依据会计工作基本流程进行的会计实务教学与训练,其中,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是这门课的难点。该课程具体的能力训练项目分解方案见表1。
该方案重点突出实践操作环节,共分四大模块,六个训练项目,10项分解任务,这些任务由学生动手亲自实践操作来完成。我们还依据各部分理论知识,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可取得的预期成果,如填制的凭证、账页、报表。
该能力训练方案中核心内容是第三大模块:岗位实务。它体现了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的整个会计工作流程,我们正是依据这一流程递进式组织教学内容的。
四、教学方法设计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教师要会教,学生要会学。教师要教会知识,教会学法,学生要学会知识,学会学法”,依据该教学理念,设计了五种教法,两种学法。
表1 能力训练项目分解方案
教法主要有设问启发法、口诀强化法、主线贯穿法、分组实践法和案例分析法。其中口诀强化法和主线贯穿法是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适用于会计专业教学行之有效的两种方法:对一些重要的规律性的知识,将其归纳、总结为口诀,学生接受特别快,效果非常好;把会计工作流程简化为一条主线,经常强调,经常出现,可使学生牢牢抓住内容脉络,学起来更加清晰,更加容易。
学法主要是实践操作,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布置任务,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通过口诀强化的学法,又可以很容易地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五、考核设计
考核是学习的保证,我们对该课程的考核做了如下设计:平时实训占40%,期末实务占40%,期末理论占20%。这样实训与实务共占80%,理论成绩占20%,实践与理论考核比例为4:1,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注重实务,注重平时。
六、职业规划
该课程是面向会计行业进行设计的,所以又要兼顾行业职业技能考试,要结合考证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这样学生学完这门课就可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将来随着职业能力的提高,可继续考取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乃至注册会计师,所以,该课程对学生的会计职业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传统的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行动体系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已是发展必然。为了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型应用人才,以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应该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和完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针,使职业教育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