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用灭虫器菇棚害虫防治试验初报
2013-09-19曹德宾王艳芹袁长波刘海燕王广来
曹德宾,王艳芹,袁长波,姚 利,杨 光,刘海燕,王广来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2.临沂市郯城县食用菌研究所,山东 临沂 276100)
食用菌害虫以菇蚊、菇蝇类发生最多、危害最重。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更有日趋严重之势。近年接待的部分技术咨询纷纷诉苦,各地对于“小白虫子”竞有束手无策之惑,甚者可使整批栽培食用菌全军覆没。针对虫害,物理防治方法投入大,短期效果不明显。因此,围绕化学防治进行了研究,诸如药物拌料、药物注射菌袋、药物浸泡菌袋等各种处理,有的甚至因此导致菌袋不再出菇、菇品畸形、残留药物等,效果依然不理想。
于2012年开始对食用菌专用灭虫器进行食用菌菇棚的害虫防治试验,取得了部分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准备
1.1.1 材料
食用菌专用灭虫器,KPB10-1(防水型),浙江省余姚市凯鹏电器厂提供;三维精素由济南市农科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1.2 试验食用菌品种
平菇,中广温型菌株,代号8359,济南市农科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1.3 试验菇棚
墙式拱形棚,面积为50 m×8 m,立体栽培模式,码高5层。
1.1.4 生产环境
菇棚在村庄外,距离农户距离最短200 m,菇棚北距离公路120 m,路沟深2 m左右,常年积水并有腐草类,自然产生菇蚊、菇蝇等虫类。
1.1.5 基料配方
废棉渣90 kg、玉米芯140 kg、麦麸20 kg、石灰粉8 kg、石膏粉3 kg、尿素1 kg、复合肥2 kg、三维精素 (拌料型)120 g(1袋)。
1.1.6 基料处理
玉米芯粉碎,过筛,筛箩孔径1 cm。废棉渣摊开晾晒,按配方一次性加入石灰粉、复合肥、尿素,加水拌匀,建堆发酵,每天翻堆1次,堆酵5 d,然后加入麦麸、三维精素拌匀,调含水率65%,常规装袋、灭菌等操作。
1.2 试验方法
1.2.1 环境消杀
棚内使用300倍赛百09和5600倍百病傻溶液各喷1遍,最后再喷1次1000倍氯氰菊酯溶液,予以密闭闷棚,3 d后启用。菌袋生产前,棚外50 m范围喷洒1遍800倍氯氰菊酯溶液。
1.2.2 接种操作
料袋降温至30℃时,菇棚内喷洒1遍500倍百病傻溶液,打开食用菌接种净化机,10 min后开始接种,采取传统两头接种方法,每袋三级菌种接30个栽培料袋。
1.2.3 培养发菌
常温发菌,完成基本发菌后,维持发菌10 d左右,有大量原基现出后,进入出菇管理阶段。
1.2.4 试验设计
料袋装制前,清理4个菇棚,通风孔和门口封装防虫网,棚内喷洒500倍百病傻和300倍赛百09溶液各1次,最后菇棚内外均喷洒1遍1 000倍氯氰菊酯溶液,密闭菇棚。
处理1:A棚内挂食用菌专用灭虫器 (简称为挂灯,下同)2 台,每天早6∶00 ~18∶00开灯。
处理2:B棚内挂灯2台,每天18∶00~次日6∶00开灯。
处理3:C棚,发菌阶段每隔3 d喷施1遍1 000倍氯氰菊酯溶液,子实体生长期间不喷药,出菇间歇期分别在采收后和出菇前各喷施1遍1 000倍氯氰菊酯溶液。
处理4:D棚,对照,不使用食用菌专用灭虫器,亦不定期喷施药物,只是与传统栽培管理相同,感觉成虫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喷施1 000倍氯氰菊酯溶液。
1.2.5 观察记录项目
菇蚊、菇蝇类发生时间、空中 (1.3 m~1.6 m,直径30 cm捕虫网,正常行走速度)成虫捕捉头数、幼虫发生状况、鲜菇商品携带成虫及幼虫头数、害虫总体发生情况、总体防治效果评价等。
本实验采取加权平均、四舍五入法计量考察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结果
2.2 分析
本次试验,仅有2台试验样机可供利用,采取每天在A、B两棚中按白昼和夜间周转的办法。因此,实际开灯时间绝对值不足12 h,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效果。
对于鲜菇商品携带成虫、幼虫的检测,由于事多、人杂,且均为凌晨操作,故每次采收只随机抽查3箱商品进行观察检测、记录,否则就会耽误发货。抽样比例稍少,可能会导致试验偶然性的概率增加。
鲜菇携带的成虫多为成虫尸体,散布在菌褶等部位,说明多为产卵后死亡。幼虫主要集中于菌柄基部以下的基料内,或者菌柄内部。试验中未发现菌盖中有幼虫活动或其尸体,即虫害的发生均同常规,并无异处。
同是挂灯,A棚的考察指标多不如B棚理想。根据试验观察分析,该种差别,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温度等条件,普遍情况是温度高而且环境安静则灭虫效果更好,温度低则成虫活动受限,故灭虫效果偏差。影响该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白天人们在棚内操作等活动以及声音等骚扰,使得成虫多处隐匿状态,不得活跃。据分析,这可能是白日开灯较之夜间效果差的原因。另外,白天光线强,成虫是否对灯光的敏感度降低。尚待继续试验。
A棚的害虫发生时间晚于B棚,但幼虫发生状况却大大高于B棚。据分析,夜间开灯后,菇蚊菇蝇成虫可能先交配并产卵后被灭虫器灭杀。
空中捕捉成虫方法为8#铁丝自制直径30 cm圆圈,用防虫网材料缝制直径35 cm的网袋套在圈上并缝住,即为捕虫网,手持该网使之保持在菌墙以上的高度,单向走过菇棚的长度。该指标的可靠性有待考证。分析认为,大多数成虫均集中在菌袋的出菇面或子实体上,而不是随意的空中乱飞,因此,在大约1 m以上的高度处进行捕捉,理论分析其效果未必理想和合理,故该指标有待分析验证。
B棚、C棚的总体试验效果评价并处第1位,可推断C棚在发菌期间的定期喷药,害虫发生 (发现)时间最晚。但是由于子实体生长期间不予用药,亦无B棚的挂灯防治等措施,出菇期间也就没有相应的防范手段,故使得C棚鲜菇商品携带成虫和幼虫数量均高于B棚。
害虫总体发生情况D棚最差。除去不能科学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防治外,与管理者的“感觉”关系很密切。比如很多时候人的直观感觉随着忙碌程度而变化,尤其凌晨时分忙于集中采收、抽样检测、过秤记录以及收银等,从而忽视了对虫害的观察。因此,这个“感觉”就会迟钝的多,药物的施用也就没有了准确性,更不可能有比较理性的时效性。
3 结论与讨论
食用菌专用灭虫器的应用,符合我国食用菌朝向绿色、有机的发展方向。该工具的灭 (成)虫效果,比较明显,一般统计数字表明可以灭掉大部分的害虫。试验中的成虫捕捉项目证明,菇棚内的成虫数量不足对照的1/3,防治效果很是理想,而且没有化学药物、没有残留、没有刺激性物质和气味,防治成本很低。
食用菌虫害有日渐严重之虞,预防和杀灭研究应予加速;化学药物的残留以及害虫的抗性增加,被世人所关注,当引起生产经营者的共同关心。食用菌专用灭虫器厂家技术人员做出了不懈努力,已为业内相关技术人员做出了示范。
害虫入棚至少有三大危害,第一,直接咬噬食用菌子实体及其菌丝;第二,传播病害;第三,因子实体携带害虫尸体而降低商品价值。使用该灭虫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害虫危害,提高生产效益。
食用菌专用灭虫器作为一种预防性的灭虫工具,价格不高,在大多数菇农的承受范围之内,而且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易损件少,维修简单。因此,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尤其在食用菌主产区。建议将之作为食用菌栽培菇棚的必备工具予以推广。
建议厂家将该灭虫器的电源改为交直流两用或者直接采用直流供电,以方便菇棚断电或无电源菇棚的需要。
食用菌专用灭虫器的灯管等易损配件,应予考虑在各地设立代理供应,以解除菇农的后顾之忧。
建议厂家及科研、农技推广等部门联合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大力推广,为我国的食用菌产业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据厂家技术人员介绍,食用菌专用灭虫器的使用应按每台100 m2数量配备。本次试验由于样机不足,故增加1倍面积,但效果仍较理想。是否与该灭虫器的功效强大或者环境消杀效果有关,尚待试验。
试验表明,单纯使用食用菌专用灭虫器,无法杀灭全部害虫。因此,实际生产中,在以防虫网等物理防控基础上,该灭虫器为主要防治措施的条件下,适当采用一定量的化学药物的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虫害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