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与中青年大肠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比较

2013-09-18张海涛青海省中医院胃肠镜室青海西宁810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大肠癌大肠腹痛

张海涛 (青海省中医院胃肠镜室,青海 西宁 810000)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1~3〕。本文对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内镜表现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大肠癌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445例经大肠镜及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大肠癌的患者,其中年龄≥60岁303例,平均年龄(75.5±3.8)岁,年龄<60岁142例,平均年龄(55.2±3.8)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大肠镜下观察肿瘤的形态、溃疡类型、浸润类型,同时取大肠组织标本进行细胞活性检测,进行病理学诊断,确定病理学类型。通过组织活检能排除肠镜无法确诊的病理性质,包括黏膜隆起、息肉、肠部溃疡等病变。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大肠癌患者发病年龄分析 患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40岁12例(2.70%),40~49岁38例(8.54%),50~59岁 52例(11.69%),60~69岁110例(24.72%),70~79岁150例(33.71%),≥80岁83例(18.65%)。

2.2 两组大肠癌患者性别构成比 303例老年组大肠癌患者中,女145例(47.85%),男158例(52.14%);142例中青年大肠癌患者中,女68例(47.89%),男74例(52.11%)。两组之间性别比例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0.995)。

2.3 两组患者肿瘤病变部位分析 剔除两组患者中因表述不清而无法确定发病部位的病例。老年组患者大肠癌发病部位依次为直肠118例(38.94%),乙状结肠74例(24.42%),肝曲42例(13.86%),升结肠 33例(10.89%),回盲部 18例(5.94%),横结肠10例(3.33%),肛管8例(2.64%);中青年组患者大肠癌发病部位依次为直肠58例(40.84%),乙状结肠34例(23.94%),肝曲 22例(15.49%),升结肠 12例(8.45%),回盲部8例(5.63%),横结肠5例(3.52%),肛管3例(2.11%)。老年患者肿瘤发生位置主要集中在左侧大肠,中青年患者主要集中在右侧大肠。

2.4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 老年组患者便秘及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而便血及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n(%)〕

2.5 内窥镜下的临床病理表现 内窥镜下老年大肠癌患者肿瘤主要表现为肿块型 189例(62.37%),溃疡型 78例(25.74%),浸润型36例(11.88%)。大肠癌病理类分型主要为腺癌378例(84.94%),其他病理类型包括类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其中老年组患者中、高分化癌的发生率〔158例(52.14%)、113例(37.29%)〕显著高于中青年组〔45例(31.69%)、29例(20.42%)〕(P <0.05),而中青年组低分化癌的发生率〔68例(47.88%)〕显著高于老年组〔32例(10.56%)〕(P<0.05)。

2.6 患者预后分析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老年组患者早期癌变258例,同时癌45例;中青年组患者早期癌变105例,同时癌37例。排除12例失访(老年组7例,中青年组5例),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其中老年患者5年期生存率为87.16%(258例),中青年患者5年期生存率为86.13%(118例),两组患者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老年组患者同时癌与早期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33.33%(15例)、94.18%(243例)〕低于中青年组〔40.54%(15例)、97.14%(102例)〕。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大肠癌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年龄>80岁的老年患者中大肠癌发病率显著回落,这可能与人们对大肠镜的认识错误有关。普遍认为高龄是大肠镜检查的禁忌,但从本研究中发现,高龄患者在行大肠镜检查时只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患者诊断结果不受年龄的影响。

大肠癌发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乙状结肠及直肠位置,这是由于远端结肠与近端结肠在胚胎起源、生理功能、各自形态上并不相同〔4〕。远端结肠功能是为了储存,而近端结肠功能则是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使得大便固化,由于两者功能不同,因此导致两者对致癌敏感度有所不同。因此乙状结肠及直肠发生癌症的概率较大〔5〕。

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大肠癌起病更加隐匿、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大肠癌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便血以及大便习惯改变,除了上述症状外,老年患者更应关注便秘及贫血症状。贫血主要是与老年患者营养吸收不良、长期便血以及造血功能衰退有关〔6〕。因此对于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应进行大肠镜检查及时发现病灶,有利于提高结肠癌的检出率。本研究还发现,中青年患者腹痛发生率较老年患者高,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体液调节、神经反应迟钝有密切关系,因此轻微腹痛容易被患者忽视〔7〕。青年患者便血发生率高于老年患者,原因可能与肿瘤发生的位置有关,右侧大肠癌主要表现为便秘、腹痛、贫血,左侧大肠癌主要表现为便血〔8〕。

在组织学类型上,老年大肠癌主要以中、高分化癌为主,而中青年组患者主要以低分化癌为主。中、高分化癌患者,肿瘤恶化程度较低。因此,尽管老年大肠癌发现较晚,但只要积极治疗,也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提高生存质量。对老年患者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能有效提高大肠癌的检出率。

1 张秋生,彭侠彪,崔惠敏,等.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5):349-51.

2 李世荣.大肠癌普查和癌前疾病的干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2):1066-7.

3 Hurlstone DP,George R,Brown S.Novel clinical in vivo roles for indigo carmine:high magnification chromoscopic colonoscopy〔J〕.Biotech Histochem,2007;82(2):57-71.

4 Soetikno RM,Kaltenbach T,Rouse RV,et al.Prevalence of nonpolypoid(flat and depressed)colorectal neoplasms in asymptomatic and symptomatic adults〔J〕.JAMA,2008;299(9):1027-35.

5 Atkinson RJ,Hurlstone DP.Narrow band imaging:the next frontier in colonoscopy〔J〕.Gastrointest Endosc,2007;66(2):317-9.

6 East JE,Suzuki N,Stavrinidis M,et al.Narrow band imaging for colonoscopic surveillance in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J〕.Gut,2008;57(1):65-70.

7 Pohl J,Nguyen-Tat M,Pech O,et al.Computed virtual chromoendoscopy for classification of small colorectal lesions: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J〕.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3):562-9.

8 彭贵勇,龙庆林,姜晓燕,等.大肠类癌的内镜及超声内镜特点〔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8;7(3):102-8.

猜你喜欢

大肠癌大肠腹痛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中药单体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RECIST1.1标准和RECIST1.0标准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