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2013-09-18韩勤芬华文进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无锡21404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甘精降糖药低血糖

韩勤芬 华文进 曹 敏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无锡 214041)

2型糖尿病(T2DM)在发病后期往往伴随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积极有效的降糖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非常重大的临床意义〔1~5〕。本次研究选取老年T2DM患者,给予两种不同的降血糖方案,为筛选出更为安全、有效及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80例T2DM患者,男50例,女30例,年龄(78.6±7.4)岁,入选者严格遵照下列标准:(1)年龄>65岁;(2)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010版);(3)符合胰岛素治疗标准(经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治疗1个月以上,疗效不满意血糖不达标,或者伴并发症者);(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已处于各种应激状态,如急性感染、急性心血管事件、消化道出血、外伤及肿瘤等。所选两组病人的治疗前性别、年龄构成、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入院时两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入院时两组临床资料比较(±s)

指标 甘精组(n=40)预混组(n=40) t/χ2 P值男性〔n(%)〕 24(60) 26(65)0.160 0.689年龄(岁) 79.2±6.9 78.4±7.6 0.493 0.626病程(年) 7.6±1.8 7.9±1.4 0.832 0.401 BMI(kg/m2) 23.5±1.8 23.7±1.7 0.511 0.611 FBG(mmol/L) 8.8±1.8 8.9±1.7 0.255 0.799 2 h PG(mmol/L) 14.5±4.1 14.9±3.5 0.469 0.640 HbA1c(%) 7.5±1.5 7.8±1.8 0.810 0.421空腹胰岛素(μIU/ml) 5.6±1.4 5.9±1.6 0.892 0.375 C肽(ng/ml) 2.4±0.8 2.2±0.9 1.051 0.297尿肌酐(mg/dl) 61.3±12.661.2±17.3 0.030 0.977尿微量白蛋白(mg/L) 15.3±7.1 19.6±14.1 1.723 0.090尿素氮(mmol/L) 5.9±2.1 6.1±1.5 0.490 0.626肌酐(μmmol/L)68.3±20.170.4±14.1 0.541 0.590

1.2 方法 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甘精组(40例)及预混组(40例),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甘精组患者行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注射剂,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预混组患者早、晚餐30 min前皮下注射适量诺和灵30R(30%短效、70%中效人基因重组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两组均在三餐前给予瑞格列奈(诺和龙,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0.5~2.0 mg,3次/d。持续1年。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资料比较时采用t检验、χ2分析及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甘精组与预混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达标。预混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及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较甘精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种治疗方案疗效比较(±s)

表2 两种治疗方案疗效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甘精组比较:2)P<0.05

指标 时间点 甘精组(n=40)预混组(n=40)FBG(mmol/L) 治疗前8.8±1.8 8.9±1.7治疗后 6.7±0.91) 6.5±0.81)2 h PG(mmol/L) 治疗前 14.5±4.1 14.9±3.5治疗后 11.1±1.21) 10.9±3.11)HbA1c(%) 治疗前 14.5±4.1 14.9±3.5治疗后 6.7±0.81) 6.9±0.31)低血糖事件 2(5.00) 9(22.5)2)心血管意外事件 0(0.00) 4(10.00)2)

3 讨论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减少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但是控制血糖很容易导致低血糖事件或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危及生命安全。T2DM患者的治疗在早期不推荐使用胰岛素,但是当符合胰岛素治疗标准时,就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适量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6,7〕。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分为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其中将短效和中长效胰岛素预先混合在一起,则得到预混胰岛素。是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是理想的基础胰岛素,它能模拟人体自身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提供24 h基础胰岛素的需要,无峰值。甘精胰岛素注射后其作用时间能维持24 h时,平稳降糖,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夜间低血糖明显减少,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提供有利条件,适用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8,9〕。甘精胰岛素的特点使得患者每日只需在早晨或者晚上注射1次药物,方便操作,预混胰岛素为短效与中效胰岛素预先混合,可1次注射,30 min起效,维持16~20 h。分为30%短效胰岛素和70%中效胰岛素预混短效、中效胰岛素各占50%的预混两种,因为预混胰岛素不能模拟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因此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低血糖事件。

由于大量运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易导致体重增加及低血糖事件,而且高胰岛素血症也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因此近年有许多研究关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即可通过不同机制控制血糖,也可降低胰岛素用量,减少胰岛素副作用发生〔10,11〕。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可有效控制血糖,促使血糖达标。相较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方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方案的低血糖事件及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且安全的能模拟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案。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4-5.

2 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Med,2010;362(12):1090-101.

3 王海鹏,孟庆跃.2000-2009年我国成年人诊断糖尿病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2):132-5.

4 黄建萍,陈大灵.糖尿病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5):962-4.

5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Third Edition)〔R〕.2007.

6 Yang YH,Pang SM,Chan MF,et al.Health literacy complication awarness,and diabet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llius〔J〕.J Adv Nurs,2008;62(1):74-83.

7 Ali TK,El Remessy AB.Diabetic retinopathy:current management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 targets〔J〕.Pharamacotherpy,2009;29(2):182-92.

8 宫雅南,程穗茗,黄淑妍.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62-4.

9 张智英.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52-3.

10 公永明,李俊英.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63-4.

11 魏立民,任路平,宋光耀,等.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757-9.

猜你喜欢

甘精降糖药低血糖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