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分析及相应解决方法

2013-09-18王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9期
关键词:溶媒抗菌药不合理

王红

青霉素推广以来, 抗菌药物对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与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希望。然而随着抗菌药物使用空间的扩大及药物的换代, 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抗菌药物无原则的滥用现象逐渐蔓延, 使药物不良反应突出甚至发生药源性疾病等问题。所以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减缓耐药性发生, 是每位临床医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住院2012年1~4月的西药处方, 按照抽取1000张/月, 共4000张处方, 对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不合理抗菌药物的数量分类及所占比例进行系统分析。

2 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统计处方4000张, 其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2369张, 与总处方数相比, 其比值为59.2%, 共有63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 占调查处方总数额的1.575%,将不合理处方进行了分类。主要表现在用法不合理、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选药不合理等方面。具体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分类统计

3 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

3.1 预防用药不当 预防用药指征太广、周期较长, 尤其对于术前的不合理预防用药, 不确定感染与否就盲目选用抗菌药, 加速了致病菌耐药菌株的蔓延, 提高了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内科范围中的昏迷、休克、心力衰竭等, 对于肺部并发症大部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控制。外科治疗中也经常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术后伤口感染。不管手术难易程度如何, 手术性质怎样, 术前术后频繁使用抗菌药物, 难以确定百分百可以起到最佳疗效, 也有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造成耐药菌进一步扩散而严重感染。

3.2 溶媒使用不合理 溶媒使用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 最常见处方:①注射用青霉素G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因青霉素G钠水溶液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极易分解, 其活性易受到酸性葡萄糖注射液的破坏和干扰, 故选用0.9%氯化钠溶液做溶媒最合适。②将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到氟罗沙星中出现结晶, 应与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③灯盏细辛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偏酸性, 而灯盏细辛在酸性条件下, 酚酸类成分容易游离析出, 导致输液微粒不标准, 所以, 静脉滴注切记禁止与带有酸性药物配伍, 应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

3.3 选药不当 抗菌药物用于病毒性感染治疗, 并不会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是针对流感、咽喉炎及上呼吸道感染而言, 若忽视合并细菌感染, 直接应用抗菌治疗, 不但没有效果, 还会加重患者病情的恶化及经济医疗费的负担, 给患者造成了多余的疼痛, 甚至可能产生耐药, 加大了不良反应引发的机率。

4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解决方法

4.1 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指南、规范临床用药。加强医院中抗菌药的管理和使用。在治疗中遵守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预防性选用抗菌药物, 应确保安全、有效、方便, 尽可能的避免广谱抗菌药或多联抗菌药的使用, 洁净手术或手术时间较短的部分手术, 不提倡使用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在术前0.5~2 h之间使用抗菌药物比较合理, 因为待手术切口暴露时, 部分组织周围的药物效能完全可以抵抗侵入术中切口的细菌。

4.2 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疗程和剂量 根据抗菌药物半衰期的差异, 制定每天至少一次, 最多4次的给药计划, 用药疗程根据患者体温恢复情况及症状消退速度确定停药时间, 给药疗程不易太长和太短。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较慢或几乎没有改善的话, 及时分析病情原因, 找出病源, 严格把关抗菌药物的剂量, 过多或过少对疗效均有影响。

综上可知, 不合理用药处方中, 配伍不合理的表现情况最为严重。也可能因为如今药物品种较多, 部分医师对于某些药物的药理情况、作用效果及配伍禁忌等知识的掌握尚未熟练, 应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保障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

[1] 王宏,李金晏.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中国医药科学,2011,1(10):130.

猜你喜欢

溶媒抗菌药不合理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新癀片外用制剂镇痛模型的溶媒筛选及研究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广西产黄杞叶不同溶媒提取物中二氢黄酮醇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