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视野下的立德树人

2013-09-16包丽敏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包丽敏

摘 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起点;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飞跃;社会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延伸。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31-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当今社会,教育者应怎样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突出立德树人在不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受教育者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起点

英国早期著名教育家洛克曾经尖锐地指出:“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必须保持一致,这是尽心竭力为祖国服务的每一个家庭都不可不尽的义务,谁若不具备这种思想,他便与家里饲养牲口没什么区别了。”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带来不同的效果。家庭教育重视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人格的培养,凸显了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家庭教育怎样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共同完成承载的教育任务——立德树人,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立德树人,要树立科学的教子观

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懂得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在孩子成长的旅途上,要言传身教,配合好学校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子观,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前途和好坏,拿自家孩子与他家孩子相比,抹杀孩子的个性成长。家长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更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因此,家庭教育作为人生起点的教育尤为重要。家长非常有必要树立科学的教子观,立德树人,正如拿破仑所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希望我们的家长深刻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2.立德树人,要建立和谐的亲子观

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各国的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个家庭的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而家庭作为国家的细胞,对国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败对个体的影响重大,家庭教育的顺利实现需要建立和谐的亲子观。和谐的亲子观需要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平等、民主和信任的新型的家庭成员关系。在家庭问题与事件的处理中,充分尊重孩子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让孩子从小在民主的环境中成长,敢于表达心中所思所想,从小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另外,父母要经常与孩子勤沟通,善交流,成为孩子们知心的朋友,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家是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建立和谐的亲子观中处处体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儿童的教育应当主要在家庭中完成,父母缺乏教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家庭关系,他们的孩子就很难成为一个良好公民。”因此,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起点。

二、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飞跃

学校教育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黄金时期。学校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任务,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不仅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而且更要在教育过程中突出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一个有道德、有纪律、有组织、有文化的人对待工作更有社会责任感,任何的利益、金钱诱惑都不会干扰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内心的纯净不允许有任何的肮脏,理想信念的坚定是他们成功的基础。

1.立德树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观

教学相长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一颗大爱知心来感化学生,包容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应积极主动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另外,教师队伍建设应走群众路线。因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教师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学生。教师只有“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才会真正听到学生的呼声,才能真切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才会切身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情系学生,急学生所急,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肯定的目光,充分让他们张扬个性,彰显青春的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以身作则,明确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学校教育中,建立和谐的师生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立德树人,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在学校教育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学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文关怀。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主体性。教师不是狱警,学校更不是监狱。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运用现代化的教育载体,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强化知识体系,除了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外,更应注重引导式的学习,发散的思维方式,把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现实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若是学校的教育抹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与学生对立,教师以我为尊,不准质疑,不准反驳,诋毁学生,教师的失职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伤害,给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学校系统化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飞跃。

三、社会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延伸

社会教育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而社会教育中最重要的依然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社会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延伸,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一中心,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国近代著名社会教育学家傅葆琛说:“社会教育就是社会的教育,社会化的教育,以社会为对象的教育,它必须努力于社会各分子的健全和整个社会的改造与进步。”社会教育相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讲内容更有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对人的影响更为重要。而社会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要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教育发展的好更加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更加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立德树人,要树立科学的社会教育观

中国近代著名社会教育学家俞庆棠说:“教育等于toenlighten加toenliven。toenliven的意思是:开民智;toenlighten的意思是:做人的人生观。所以,教育的意义,不但开通民智,更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乃做人之道也。”因此,立德树人,要树立科学的社会教育观,以德树人。社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种,我们要树立科学的社会教育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效果。社会教育要重视价值观的培养,让人们有个良好的心态,使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不迷失自我,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要有奉献精神。特别是刚刚毕业离开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在择业时比较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发展没有定位,心态比较浮躁。这里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教育就显得更为突出。社会教育要科学引导学生并教育学生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他们自信的面对生活,社会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社会教育作为长期的教育,更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最新提出的相关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步伐,有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大的环境中把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在社会教育实践中认真贯彻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作为一个持久性的教育,社会教育更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做好相关工作,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2.立德树人,要建设多元的社会教育内容

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社会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社会教育除了加强自律与他律,道德与法律之外,也更应该注重相关的社会实践,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不的教育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要亲近人民,走进人民,办人民满意的社会学堂。特别是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更加重视他们的教育。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经受考验,体会生活,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另外,还应该加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如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依然存在,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遇事冲动不够冷静,这不仅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社会教育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要通过舆论、媒体的作用加强普法宣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社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社会教育让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的是立德树人。

总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承载着不同的教育使命,但是它们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巴拉诺夫.教育学[M].李子卓,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