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2013-09-16秦浩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优势建议

秦浩

摘 要:大庆具有丰富的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资源,更有勘探、开发、市场、产业基础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抓住当前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应当是大庆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建议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搭建中介平台、鼓励对外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大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大庆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86-02

大庆作为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近年来一直着力研究和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大庆产业发展的关注重点和主攻方向。

一、大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大庆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目前,大庆所开发的新能源产业主要有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

(一)风能

大庆地处敖古拉大风口,风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3.68米/秒,个别地区在7米/秒以上,70米轮毂高度全年有效风速可利用小时数为7600小时以上,全市可供开发风电资源总量在2000~3000万千瓦以上,风能蕴藏量居全省西部最大,同时具有地势平坦、不占用耕地、上网方便和输送成本低等优势,开发前景广阔。

在风电场建设方面,截至2013年3月,大庆已获核准的风电场工程项目共计26个,总装机容量130万千瓦。其中,已建成风电场8个,装机容量40万千瓦。在风电设备生产方面,大庆已有两家从事风电设备生产制造的企业建成投产,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随着未来常规能源成本持续上升,风电可再生优势更为明显,同时,大庆对风力发电、风电设备制造业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必将形成庞大的风电产业,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地热能

大庆地热资源属于层状热储类型,地热资源形成的要素配置清楚、特征明显。初步探明,大庆地热资源分布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其中,中低温地热水储量达到5000亿立方米,是中国首个地热城咸阳中低温地热水储量的1.5倍。地下4000~5000米深的高温热干岩所蕴藏的地热能源相当于大庆石油发热量的上万倍,具有良好的勘查开发前景。

大庆背靠全国第一大油田,除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储量,更有勘探、开发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11年末,全市共开凿地热井87口,已在温泉旅游和疗养、温泉洗浴、供暖等方面,广泛利用地热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生物质能

大庆生物质能储量丰富。据测算,2012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554.3万吨。其中,能够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的作物超过700万亩,产生的秸秆、稻壳、根茬总量达到500万吨。另外,全市大牲畜饲养量78.4万头以上,羊存栏108万只,生猪存栏133万头,家禽总产1597万只,所产生的畜禽粪便为农村沼气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证。

目前,大庆生物质能利用主要集中在农村,以沼气为主。截至十一五末期,全市共兴建户用沼气池3.5万户,中小型沼气工程157座,大型沼气工程6处,年供气能力达到1500多万立方米。通过生物质能源开发建设,全市农村用能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能源利用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生物质能规模利用的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为全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四)太阳能

根据大庆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和年辐射总量判断,大庆属于三类地区,常年晴好天气多,年日照时数平均2800小时以上,年总辐射量4800~5000兆焦/平方米,尤其是冬季晴好天气多,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

大庆太阳能产业主要集中在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日光温室等方面。2012年,全市农村节能日光温室达到800万平方米,太阳能畜禽舍58.5万平方米,阳光塑料大棚24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500万平方米,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大庆太阳能产业市场的巨大潜力。

二、大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鼓励新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大庆开发利用新能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产业升级方向,发展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一些关键问题也影响和制约了大庆市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利用。

(一)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地热能资源丰富,它同时具有储量大、温度宜、埋藏浅、营养高等优势,尤其在地下4000~5000米深的热干岩蕴藏的地热能源储量,更是惊人。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市区年平均风速为3.68米/秒,属于“风能资源丰富区”。日照时间长、分布广,我国太阳能研究专家把东北地区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划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带”,大庆地区就在其中。生物质能资源富集,全市每年种植的农作物中,能够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的超过700万亩,年产生秸秆、稻壳、根茬总量达到500万吨。

2.市场优势。大庆地区总人口达到290.4万,全年采暖期长达半年,采暖、生活用能需求量较大,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市场潜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加大,节能日光温室、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产业在大庆地区获得成功,正在迅速推广。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地热温泉的开发,以中国温泉之乡林甸县和杜蒙县连环湖温泉景区为代表的温泉旅游业正在蓬勃兴起。

3.政策优势。近十年来,国家、省里相继发布了50多个的有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0-201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等。特别是在201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从国家战略角度,将新能源产业列入七大重点发展产业,可以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新能源发展政策将更加有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部分干部、群众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加快建设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从全市范围看,发展很不平衡,个别乡镇和大部分村还存在空白点。

2.资金不足,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全市从事新能源产业生产制造的企业有限,专注新能源研发的机构还不多。项目建设资金不足,技能培训、先进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费不足。

3.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相比,大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完全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的看,“十二五”期间,大庆新能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机遇难得、政策有利、空间广阔、动力强大,优势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是大庆快速发展新能源的黄金期。

三、对大庆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大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为了更好的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1.建立规划实施职能部门。在依法强化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健全科学管理体系。

2.建立规划实施协调平台。成立以大庆市政府、大庆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及市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规划实施协调平台,负责规划实施过程中技术协调工作。

3.建立规划实施咨询机构。以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为顾问,普通市民参与的规划实施咨询机构,倾听各方意见,共同推进新能源的和谐发展。

(二)制定完善新能源开发的政策法规

根据国家及省里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大庆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大庆新能源开发的有关法规、政策、规章和技术规定。如,新能源资源有偿使用费制度、新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实施细则等。

(三)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支持力度

新能源开发投资大、风险大,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要制定改革和完善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投融资管理体制,积极引用国内外通用的投融资方式,多渠道募集资金。

1.财政拨款。对于属于基础公益性工作的新能源利用项目,政府财政要依法拨款投入。

2.新能源资源有偿使用费。地热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部门和单位开发利用都必须依法缴纳有偿使用费,实行收支两条线。按规定比例建立地热勘探开发专项基金,投入到地热勘探开发专项的科研和基础投入中,使大庆地热发展呈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

3.企事业投资。通过招商引资等手段,鼓励外商、港澳台商、民营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大庆新能源开发事业。

4.商业贷款。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科技创新

加强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高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行产学研联合,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五)搭建新能源产业的中介平台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加强新能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为规模化开发利用新能源提供依据。

(六)鼓励对外交流与合作

立足新能源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培育国际、国内知名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产业项目推介会和商贸洽谈会等对外活动,拓宽对外发展空间,促进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务实合作。

参考文献:

[1]张国骏.关于加快大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3,(2):52-55.

[2]张康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大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关于大庆地区开发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资源问题的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1999,(2):7-9.

[3]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1):31-35.

[4]陈柳钦.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动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5):5-13.

[5]王飞.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研究评述[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0,(6):9-11.

[6]陆静超.“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J].理论探讨,2011,(1):95-98.

[7]冯飞,王金照.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09,(12):43-46.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优势建议
画与话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三代人的建议
FOOD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