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狄亚形象所包含的伦理道德思想

2013-09-16王恩超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

王恩超

摘 要: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美狄亚》中美狄亚的形象分析,探讨女性在摆脱对男权依附获得独立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美狄亚的故事发人深思,在历史长河中给予她的评价或好或坏抑或中庸。但是,从道德角度解读美狄亚却不能给她的行为予以肯定态度。结合萨特存在主义理论,对美狄亚杀子惩夫悲剧的产生做出客观分析,应该辩证地看待主人公性格并理解美狄亚杀子惩夫背后所蕴含的社会道德思想。同时,女性在摆脱依附性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责任,不可一味追求自我而忽略社会责任。

关键词:美狄亚;伦理道德;责任义务;女性独立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42-02

一、剧情概要

《美狄亚》是古希腊著名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之一,是最具有持久感染力的古希腊悲剧之一,素材源于希腊神话。本文将以英文版本MEADE为研究文本,对其进行细致分析。英文版《美狄亚》围绕对伊阿宋,阿尔戈英雄的领袖相关情节补充并加以展开。在美狄亚的帮助下伊阿宋成功盗取金羊毛。伊阿宋与美狄亚结婚后生两个孩子,然而在一场有利的皇室婚姻中伊阿宋抛弃了美狄亚与公主克劳格结婚。伊阿宋从未怀疑过美狄亚会进行可怕的报复。欧里庇得斯对美狄亚的复仇动机激烈驾驶的追求进行精湛细致的描写。英文版《美狄亚》由Rex华纳的权威翻译使这一世界文学经典栩栩如生,向观众展示一个多面复杂的美狄亚。

作者欧里庇得斯从希腊神话阿尔戈英雄中的以伊阿宋和美狄亚作为主角改编为戏剧,改编过程中美狄亚从神话中的陪衬地位上升为戏剧中的主体地位,表现作者对女性的关怀以及女性问题的关注。作者在剧本中表现出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思考以及对女性弱势处境的同情。欧里庇得斯强调女性的弱势地位却忽略了女性在获得独立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有承担义务才是独立主体地位的体现。

萨特存在主义强调每一个人要成为自己的主宰,美狄亚不可能将责任推卸给其他人,她的存在使其将个体责任和群体责任放在自己肩上进而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承担独立责任,而且还体现在作为个体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思考并进行选择。因为“存在”即“自我”,获得自我的本质成型的过程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和自我存在的意义过程。美狄亚通过不断的选择走向独立道路,同时忽略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这对悲剧的酿成具有一定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初始的背叛——抛弃义务

神话中这样描述的:“埃尔忒斯和科尔喀斯人都知道了美狄亚的爱情,以及她的行为和逃跑的事。大家操着武器,聚集在集市广场上,然后急忙赶到河岸。”轰轰烈烈的爱情行动,美狄亚为爱情背叛了国家,协助异邦人夺取了属于自己国家象征的金羊毛。美狄亚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抛弃了自己作为科尔喀斯公民的义务与责任。她的背叛与逃离不仅给自己的国家造成损失而且还为自己悲剧的酿成埋藏伏笔,这种背叛是没有责任心的表现。

剧本通过佣人之口点明美狄亚初次与伊阿宋见面便坠入爱河,她不顾一切的协助自己的心上人达到目的,“Nor would she persuaded the daughters of Pelias to kill their father ,and now be living here in Corinth with her husband and children .She gave pleasure to the people of her land of exile ,and she herself helped Jason in every way.”(佣人讲到,美狄亚说服伊阿宋杀父仇人Pelias的女儿将自己的父亲杀死,并且现在和自己的丈夫孩子来到Corinth城内生活,取悦那些将他们放逐的城主,她尽自己的全力从各个方面帮助伊阿宋。)美狄亚的主体地位明显的体现于她的思想,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无怨无悔,只要自己认准任何事都无法成为阻力阻碍她追寻自己的幸福。

对个人利益的重视超过对周围人们利益的重视,超过对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视。道德关系的精神制约特征比自我价值导向特征更为明显。维系道德关系离不开人们的内心信念,良知和道德感是人们内心的“法官”,良心不仅会使人在做了合乎道德的事情之后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获得荣誉感和幸福感,也会使人在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之后感受到失去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进而产生痛苦感和羞耻感。美狄亚做出众多不合道德之事,将道德关系置之脑后无论以怎样的借口都无法洗清她的罪恶,对爱情的追求,并不体现在损害他人利益。美狄亚初始所作的众多背叛之事,为其最后毫无退路之时杀子惩夫埋下伏笔。

三、遭遇背叛的美狄亚——道德与自我的冲突

美狄亚的付出是自我价值的体现,爱情、家庭、婚姻是美狄亚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有力证据,丈夫伊阿宋的背信弃义使这些成为空影,美狄亚的自尊心备受打击。加之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也受到危险,美狄亚痛苦绝望。一个人当缺少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时,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美狄亚的复仇原本无错,惩罚负心汉无可厚非,可是她却将自己作为母亲的义务抛弃造成悲剧。

这场悲剧的前奏,伊阿宋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一直将美狄亚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运用自己的手段伊阿宋凭借美狄亚逐步实现自己,伊阿宋“他的悲剧来自以不恰当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来自不尊重别人的奉献,一句话,来自时而潜隐时而裸露的自私。”

美狄亚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但是被来临爱情蒙蔽双眼的美狄亚并没有察觉。美狄亚女性主体地位的凸显表现在其对于精神主体的追求,“we women are the most unfortunate creatures. Firstly, with an excess of wealth it is required for us to buy a husband and take for our bodies a master ;for not to take one is even worse. And now the question is serious whether we take a good or bad one ; for there is no easy escape for a woman , nor can she say no to her marriage .”(美狄亚对女人发出的感慨,我们女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生物。首先,为自己准备一笔丰厚的嫁妆将自己嫁出去,并为自己的身体找到一个主人,如果不是结果将会更遭,并且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要好或坏,这些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是无法逃脱的,没有人可以说对于自己的婚姻可以不要这些东西。)当伊阿宋背叛她时,美狄亚感叹女人的不幸,并提出质疑为什么会这样,造成女性这种附属地位的原因何在。女性要为自己准备丰厚的嫁妆并将自己嫁出去为自己找到一个束缚自己的男子作为自己的主人,女人的地位从何而言。一直以来,女性一直处于依附、被动的地位,无法真正看清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

所谓道德,是属于社会精神层面的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在满足无知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才会有精力去顾及所谓的“道德”,在物质基础得到保证之后,道德才会对现实起到约束作用,道德是社会的自律机制,但是,是由社会基础决定的。社会公民有尊严的活着,是令其为道德寻求依据的最好证明。当美狄亚面对丈夫的背叛、家庭被拆散、被驱逐出境,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打击后,甚至连现实的一切将美狄亚一步步逼向冲破道德底线的边缘。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人,容易做出一些令人想不到的疯狂举动。美狄亚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使其道德沦丧做出有悖人伦之事。

四、复仇的美狄亚——冲破道德底线

美狄亚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子,现实生活的沉重打击并没有令她屈服,但是她没找到正确的解决渠道,冲破道德底线——杀子惩夫。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美狄亚杀子前的不舍,也看到了美狄亚慈母的一面,有一点是可以确定她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她却错误地将孩子作为自己复仇的工具,用孩子的生命来惩罚伊阿宋对她的薄情寡义。美狄亚作为母亲,抚养自己的孩子本是应尽的义务,但却做出有悖道德的疯狂行为——杀子。 美狄亚虽然杀子前她表现出自己的母爱与不舍,可是却掩饰不了最终产生的恶果。

在美狄亚的世界里,追求自我、追求自由,她是一个完全自我的女人。并不反对追求自由,但排斥那些完全为了个人利益而追求的自由,利己的自由。美狄亚在追求自由的同时,忽略了自己作为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一味追求自己想要的,缺乏理性杠杆作为平衡架来加以衡量自己所作对与错。

亚里士多德在阐述道德选择问题时,谈到道德选择的责任承担,对由于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由无知而作恶,对其后果可以不负责任,对无知作进一步分析,无知者可以对自己导致的后果不负责任(无知不是由本人造成的而是他人)。美狄亚造成的恶果,并不是因自己无知造成的,她是有预谋有计划实施,从而造成悲剧。因此,她不能用任何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罪恶。不论从动机以及产生的结果去审视,美狄亚都无法为自己开脱罪名。

五、落幕

美狄亚的故事发人深思,在历史长河中给予她的评价或好或坏抑或中庸。但是,从道德角度解读美狄亚却不能给她的行为予以肯定态度。康德对于义务的规定是这样描述的,他认为,“行为全部道德性处于行为的成立必须本于职责,本于对法则的敬重,而不是本于对行为效果所有的喜爱和偏好,行为选择,做出某种选择不是某种偏好和喜爱,若出于对法则的敬重,行为具有道德性,反之,则不道德。行为是否道德应看行为是否出于义务,出于义务是道德行为,反之,则不是。无论这种行为客观上有什么效果都不能算义务,为义务而做出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康德对义务的定义对美狄亚的杀子行为在道德上宣判了死刑。即使在事情发展的开端,美狄亚被丈夫背叛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然而她却没有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问题。由于美狄亚过分追求个人主体意识,使她忽略相应的社会义务责任使悲剧产生。

参考文献:

[1][美]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Euripides. MEDEA [M]. first published in 1993. manufactured in the USA.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朱立元.西方当代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6]王江松.悲剧哲学的诞生[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
黄河文化对眷村文学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探讨图像时代视觉传播的“冲击力”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刍议师范生伦理道德的养成
针对现代科技伦理道德问题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伦理建设如何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