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25例

2013-09-14军,鲁

中国药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化学治疗卡培转移性

王 军,鲁 俊

(1.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外一科,浙江 宁波 315500;2.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医普外科,浙江 宁波 315000)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治疗多以化学治疗为主,主要治疗目的是有效控制乳腺癌的进一步播散和缓解肿瘤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治疗中蒽环类和紫杉醇类化学治疗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急需探索新的化学治疗方案[1-2]。目前体外试验证明,半合成紫杉醇类药物多西他赛与新一代靶向性化学治疗药物卡培他滨有协同作用,两者抗肿瘤作用机制不同,毒性反应不重叠,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方面有良好前景。本研究中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并与单纯一线化学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旨在评估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5例。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初治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体能状况(ECOG)功能状态评分均在0~2分,预计生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实验室检查骨髓、肝、肾功能正常;均签署化学治疗知情同意书。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78岁,平均56.4±6.2岁。其中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患者25例(研究组),应用多西紫杉醇(DOC)联合表柔比星(EPI)的DE一线方案治疗患者30例(对照组)。2组患者的年龄、ECOG功能状态评分、转移部位等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DOC)联合表柔比星(EPI)的DE一线方案,具体用药方案DOC 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EPI 75 mg/m2,静脉注射,第1天。研究组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用药前常规脱敏预处理,多西他赛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 0.5 mL ∶20 mg,批号为 1205041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0.5 g×12片,批号为 SH0856)900 mg/m2,每天 2次,第 1~14天。两组患者治疗均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使用4周期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估:两组患者均治疗4疗程后评价疗效,疗效评价按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达到CR+PR的病例数统计有效率。生存期随访:采用门诊随访、信访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2年3月31日或出现终点事件(死亡)。生存时间(MST)指从化学治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定义为自治疗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MST和PFS以及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分度为0(无)、Ⅰ(轻度)、Ⅱ(中度)、Ⅲ(重度)和Ⅳ(威胁患者生命)标准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计算采用寿命表法。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研究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贫血、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较高)、手足综合征、脱发、腹泻、周围神经感觉障碍等;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贫血、中性粒细胞下降和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和脱发等。两组患者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经相应对症处理后能缓解,不影响治疗的连续性。

3 讨论

多西他赛是新一代人工半合成的抗肿瘤药物,能通过与肿瘤细胞内微管蛋白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微管从而抑制其解聚,使游离微管蛋白的数量显著减少,达到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其增殖的作用[3-4]。目前研究发现,多西他赛抗微管解聚能力是紫杉醇等化学治疗药物的2倍,且与其他化学治疗药物联合应用无明显交叉耐药[5-6]。卡培他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活性的氟尿嘧啶类化学治疗口服药物,被胃肠道黏膜吸收后,经过一系列代谢,最后在肿瘤组织内经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转变为有抗肿瘤活性的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可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且毒副作用较轻[7]。本研究结果显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DE一线化学治疗治疗组(P<0.01),证实了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明显提高了转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抗肿瘤临床效果较满意。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随访生存期情况比较

转移性乳腺癌目前仍属于不可治愈的疾病,治疗方式仍以全身化学治疗为主,近年来治疗研究重点已逐渐从提高有效率转移到控制转移灶、延长生存期上[8]。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应用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但关于其是否能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率仍无最终结论[9]。本研究观察了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提示,其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可延长转移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1]王彩玲,王俊生,王 静.多西紫杉醇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乳腺癌33例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6):38-39.

[2]徐兵河,祖 健.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与单用紫杉醇对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循证医学,2008,8(3):135-137.

[3]申传厚,张 玲.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姑息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评价(附26例病例分析)[J].中外医疗,2012,12(36):134-136

[4]王子平,孙 燕,张湘茹,等.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6):468.

[5]毛海燕,童建东,汪 竹,等.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658-667.

[6]李观荣,何秋养.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77-78.

[7]韩国花,王丽娜,商艳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或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4):180-181.

[8]徐兵河.复发转移乳腺癌的化学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4):1 913-1 916.

[9]刘亚玲.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治疗30例晚期乳腺癌分析[J].云南医药,2010,31(5):556 -557.

猜你喜欢

化学治疗卡培转移性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学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中国居民转移性收入不平等成因的实证分析
卡培他滨单药与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远处转移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