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线照射后渗透药物促进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其护理

2013-09-14胡凯燕

中国药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腹围红外线肛门

胡凯燕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医院普外科,浙江 宁波 315200)

腹部手术后患者因麻醉药物、术中操作刺激、腹腔感染等原因,加之手术时间长,腹腔开放,热量的散发,常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导致术后排便功能障碍,肠腔内容物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气体,出现腹胀。术后肛门排气是胃肠蠕动及功能恢复的重要指征,及早促进肛门排气对于手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1]。我科对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118例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重点讲解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并配合红外线照射药物新斯的明透入治疗,以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118例腹部手术患者(排除心肺疾病)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16~76岁,平均(51±4.5)岁;胆囊切除术12例,脾切除术9例,胃癌根治术3例,胆叶切除术5例,结肠切除术6例,消化道穿孔术4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17~74岁,平均(50±4.8)岁;胆囊切除术15例,脾切除术6例,胃癌根治术4例,胆叶切除术7例,结肠切除术2例,消化道穿孔术5例。所有手术均为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年龄、性别及手术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指导,向患者讲解早期康复锻炼的方法与重要性,如腹部按摩、呼吸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缩肛运动[2]。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抬高床头,活动上肢,鼓励患者术后在床上进行适应性运动,定时协助患者床上翻身,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期下床活动,活动顺序为床上坐起、床边站立、扶床行走、离床行走,每天2~3次,每次20~30 min,以增加肠道的相对运动。

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治疗组患者采用局部红外线照射,仪器为YSHT-I型红外线治疗灯(上海跃进医用光学器械厂生产),功率600 W,频率50 Hz。照射方式:两腿屈膝分开暴露会阴部,照射灯距20~60 cm,进行药物透入。操作方法:术后24 h无腹腔出血时将含有药液新斯的明(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70,规格为1 mg∶2 mL,生产批号为110402)的纱布敷在患者的腹部左侧位置并固定。利用红外线热量加速药物的吸收,每次治疗40 min,每日2次。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及腹部情况。

1.3 评价标准

肛门排气时间:记录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情况:根据腹围的变化及患者的自觉症状将腹胀分为轻度(腹围增大不大于2 cm,患者可忍受,不需要任何处理)和重度(腹围增大大于2 cm,患者无法忍受,需要药物或插入肛管等方法解决[3]。术后24 h开始每天1次定时测量腹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均数比较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前后腹围差24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术后 48,72,96 h 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初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情况比较(±s)

组别肠鸣音恢复(h) 术后排气(h)术前后腹围差(cm)治疗组对照组t P 24 h 0.59 ± 1.48 0.56 ± 1.72 0.137 0.891 48 h 1.34 ±1.52 2.16 ±1.49 2.056 0.042 72 h 2.21 ±1.64 3.11 ±1.95 2.133 0.035 96 h 1.34 ±1.55 3.24 ±1.66 2.444 0.016 32.27 ±7.20 38.93 ±12.15 2.34 0.021 93.26 ±4.32 123.79 ±5.48 3.376 0.001

3 讨论

围术期护理为手术治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对于腹部手术患者,由于术前长禁饮禁食,导致肠道准备时胃肠道分泌减少,加上术中麻醉药物应用、手术的牵拉、术中肠道暴露时间过长、热量的散发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胃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使肛门排气时间延长[4]。本研究中采用腹部手术后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治疗,配合早期康复锻炼促进肠蠕动及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肛门排气,减少术后腹胀的复发率。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人体吸收红外线后,部分红外线转化为热效应[5],使照射局部皮肤及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蛋白等到达炎症组织,起到抑菌、灭菌和清除致病自由基的作用,继而产生临床疗效[6]。本组患者腹部术后因肛门未排气、呕吐、禁饮食,安置胃肠减压管。采用红外线照射将新斯的明透入胃肠道,其目的是促使药物直接吸收作用于胃肠道,在局部形成药物高浓度区。新斯的明促进胃液体和固体排空的作用,能提高血浆胃动力素水平,增强胃、十二指肠电活动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胃肠功能紊乱,促进肛门排气,减轻腹胀。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能反射性地引起肠道蠕动,加快肠道内容物排出,早期促进患者肛门排气,减轻腹胀,降低腹部伤口张力,有利于伤口愈合。但在临床护理中,有个别患者因惧怕伤口疼痛、引流管的固定或其他原因不愿意活动。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多关心、鼓励,使患者树立早期康复的信心,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及早活动,安全渡过围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腹部手术后红外线照射药物新斯的明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起效快、疗程短,对患者无创伤,不良反应小,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同时也减轻了术后腹胀的发生率。

[1]钱秀芳,金晓红,赵惠丽.缩肛运动对腹部术后老年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3(14):18.

[2]刘丽华.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对肛门排气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7,6(5):11.

[3]冯下芝.薄荷油湿敷预防术后患者腹胀[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577-578.

[4]李改平,柳富英.影响腹部手术后康复的因素分析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7,5(12B):53 - 54.

[5]庄飞行,崔 静.红外线照射预防肥胖产妇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6):500 -501.

[6]张秋霞.红外线理疗及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长春瑞滨所致外周静脉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0,10(22):2 507.

猜你喜欢

腹围红外线肛门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肛门瘙痒不能挠
包头地区不同性别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