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优化管理理念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
2013-09-13王素霞
王素霞
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兴隆 067300
神经外科患者多为危急重患者,其对于治疗和护理的要求难度均更高,工作强度也更大,而长时期的高工作负荷必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工作倦怠感,另外,反复的护理操作对其工作效能感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容小觑,而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到护理人员最终的护理质量[1],因此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极为重要,而护理管理作为对护理人员工作状态调整作用较大的一类干预手段,合适模式的选取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细节优化管理理念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进行观察,具体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40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组)20名和观察组(细节优化管理理念组)20名。对照组20名护理人员中,男 1 名,女 19 名,年龄 21~41 岁,平均(33.8±3.1)岁;护龄 1.0~18.5 年,平均(8.9±1.0)年;职称:护士 3 名,初级护师12名,主管护师5名;文化程度:中专5名,大专13名,本科2名。观察组的20名护理人员中,男1 名,女 19 名,年龄 21~42 岁,平均(33.9±3.0)岁;护龄1.0~19.5 年,平均(9.0±0.9)年;职称:护士 3 名,初级护师12名,主管护师5名;文化程度:中专6名,大专12名,本科2名。两组护理人员个人及工作方面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20名护理人员遵循常规的护理理念进行管理干预,即结合神经外科的日常工作量及对突发事件的评估结果对护理工作进行整体评估,并针对科室内患者治疗安排情况进行护理工作的安排。观察组的20名护理人员则以细节优化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干预,即在常规管理干预的基础上再将每个护理程序进一步细致化,包括对宣教内容、基础生活护理、治疗性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程序进行细化及优质化处理,即将上述方面进一步拆分,然后将拆分的部分进行细致处理,如健康宣教内容应根据患者的个性化情况及其提出的疑问进行针对性处理,并在宣教内容中融入对患者的关怀与心理干预内容,而基础生活方面则根据患者的需求与疾病发展转归情况进行细节分化处理,其他方面的护理程序均采用此种模式处理,并将影响其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纳入护理的范畴,并且对每个护理程序均制定阶段性的护理预期目标,然后在护理工作分配的过程中将上述指标均融入到护理制定计划中,另外,充分考虑到每位护理人员的特长及工作需求,也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的分配过程中,从而满足护理人员特长发挥的需求,激发起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护理的工作质量。然后将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与干预后1、2、3个月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和自我工作积极性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①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是在我国应用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类评估人群自我效能感的量表,其在我国的应用信度效度均较高,本量表包括10个自评问题,总分值最高分为40分,其中31分及以上效能感很高,21~30 分为较高,11~20 分较低,11 分以下为很低[2]。②工作倦怠量表是经验证在我国广大人群中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量表,其包括22个评估问题,涉及为被评估人员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三个方面的评估,最终所得平均分值3分以下表示倦怠感较低,3~5分表示倦怠感较重,5分以上表示倦怠感非常严重[3]。③护理人员自我工作积极性评估采用无记名问卷的形式调查,问卷中涉及患者对平时工作的自我状态感觉情况的评估,其中问卷为本院自拟,经严重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状态的评估,量表最终评估结果分值范围为0~100分,以达到90分及以上为积极性较高,达到75~89分为积极性一般,分值在75分以下为较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管理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估结果中≥31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干预后 1、2、3 个月观察组≥31 分比例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高于干预前与干预后1、2个月,干预后2个月高于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n(%)]
2.2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的工作倦怠感比较
管理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工作倦怠感评估结果中<3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干预后1、2、3个月观察组<3分比例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高于干预前与干预后1、2个月,干预后2个月高于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的工作倦怠感比较[n(%)]
2.3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的自我工作积极性评估结果比较
管理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自我工作积极性评估结果中积极性较高者所占比例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管理干预后 1、2、3 个月观察组积极性较高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高于干预前与干预后1、2个月,干预后2个月高于干预前与干预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的自我工作积极性评估结果比较[n(%)]
3 讨论
神经外科的治疗护理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另外患者病情变化急骤,这些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另外,长期反复的相同护理操作对于护理人员的不良影响也极为突出,由此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工作倦怠感,尤其是护龄较长的护理人员其倦怠感表现更为明显[4-5],而这些不良因素最终对临床的护理质量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如何改善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态度是临床护理管理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以往的护理模式,对于护理人员的管理措施的制定标准,主要取决于科室的工作量,对于护理人员的自身效能感的顾及相对较少[6],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心态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对工作倦怠感的改善作用不佳。
细节优化管理理念,顾名思义,即将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不仅仅进行进行进一步细致化,且对其进行质量的有效提升,另外,在此管理过程中,其进一步扩宽其管理干预面,并融合入护理人员的需求,并且更注重护理人员自身的特长,在工作的安排过程中,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的安排中,从而使护理人员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这对于护理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更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也更受临床护理人员的欢迎[7-9],但对于本护理模式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倦怠感中的效果尚缺乏研究,故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对细节优化管理理念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进行观察,发现其较常规管理模式在改善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中均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并且这种改善作用呈现持续地进行效果,即随着时间推移,其持续发挥作用。而这些优势均与细节优化管理理念不仅仅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了细致化及优质化处理,且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与特长也进行了兼顾有关[10-11]。
综上所述,细节优化管理理念可显著改善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职业倦怠感,对于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叶婷婷,李悦,刘旻.应用情绪管理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4-376.
[2]张红燕.神经内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7(1):251-252.
[3]王少敏,吴继云.护士工作倦怠感与工作压力源、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5-57.
[4]刘云霞,张岩.北京市某三甲医院高干病房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疲溃感的现状及其相关性[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2):2643-2645.
[5]黄春平,刘彦慧,崔颖.护士结构性授权与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26-28.
[6]Ludikhuize J,Dongelmans DA,Smorenburg SM,et al.How nurses and physicians judge their own quality of care for deteriorating patients on medical wards:self-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care is suboptimal[J].Crit Care Med,2012,40(11):2982-2986.
[7]蔡秀丽.神经科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1,10(10):848-849.
[8]朱乐凤,刘彦慧,丁慎勇.专业护理实践环境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45-848.
[9]张瑞华,刘莉,李娇月,等.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35-136.
[10]程玉坤,陈玉霞,邓顺华,等.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推动临床专科护理建设[J].现代医院,2013,13(5):99-101.
[11]曹岳蓉.实施“三级八岗”分级管理对临床护士影响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