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诚杜洛克种猪的选育
2013-09-12邱定杰王秀爱薛永柱
邱定杰 王秀爱 薛永柱
(福建省福清市永诚畜牧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 350319)
永诚杜洛克种猪的选育
邱定杰 王秀爱 薛永柱
(福建省福清市永诚畜牧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 350319)
以引进的美系杜洛克群体为基础,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实施全群测定,应用Herdsman育种软件进行遗传评估,按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种猪选留。选育结果表明,2012年杜洛克公母猪的100kg体重日龄比2009年分别缩短了10.11天和12.79天,平均校正背膘厚分别减少了2.32mm和1.61mm,终端父系指数提高了18.92。经过4年的选育,稳定并提高了引进种猪的性能,基本上选育成了生长速度快、背膘薄、胴体瘦肉率高且遗传稳定的杜洛克种猪。
杜洛克种猪;性能测定;育种软件;选育
福建省福清市永诚畜牧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福建省永诚华多种猪有限公司是和美国WALDO农场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2008年和2009年,公司先后两次从美国WALDO农场引进杜洛克种猪。为防止品种退化,公司制定了严密可行的选育方案,重点选育生长速度和活体背膘厚。经过几年选育,基本上选育成了生长速度快、背膘薄、胴体瘦肉率高且遗传稳定的杜洛克种猪。
1 材料
以从美国WALDO农场引进25头杜洛克公猪和105头杜洛克母猪为育种素材,建立杜洛克种猪育种群。2011年,公司又从美国WALDO农场引进5头生产性能高的杜洛克公猪冻精。
2 方法
2.1 选育目标
杜洛克种猪在杂交体系中主要用作父本,故重点选择遗传力中等的生长速度、遗传力较高的活体背膘厚等性状,兼顾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具体性能指标为:100kg体重日龄小于150天,100kg体重背膘小于10mm,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无应激敏感基因。
2.2 选育方法
实施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采用个体性能测定法。通过全群测定,选出体型外貌好、肢蹄健壮、育种值较高的优秀个体来更新育种群。
2.2.1 性能测定
平均150日龄开始进行性能测定,只要生长发育正常且同窝无遗传缺陷的杜洛克种猪都参与测定。主要测定的生长性能有100kg体重日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需记录的繁殖性能有母猪的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头数、断奶窝重等。
2.2.2 饲养管理
为了缩小环境方差,测定期间各类待测定猪均置于同类测定舍中,全程使用全漏粪地板,负压通风,水帘降温。饲料营养水平基本保持不变,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全部是干湿料槽自由采食,并固定专门饲养人员。前期(体重为30~60kg)饲粮含消化能13.81MJ/kg,粗蛋白含量为17.5%,赖氨酸含量为1.05%;后期 (体重为60~100kg)饲粮含消化能13.60MJ/kg,粗蛋白含量为16.3%,赖氨酸含量为0.95%。
2.2.3 遗传评估
利用Herdsman育种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遗传评估,计算各性状的估计育种值和终端父系选择指数 (TSI)。
式中,EBVDAYS为100kg体重日龄的估计育种值;EBVCV为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线性曲线,参照Herdsman软件中的计算模式。
另外,公司自行设计了一个选择指数I,用作杜洛克种猪选留时的参考。选留时严格按照标准,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依据个体指数值的大小并结合体型外貌的结果进行选留,公猪留种率低于5%,母猪留种率低于30%。
2.3 数据处理
利用育种软件Herdsman计算估计育种值和综合选择指数,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选育结果
3.1 繁殖性能
2009~2012年杜洛克种猪的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选育过程中,繁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每年的不断选育,杜洛克母猪产活仔数、初生重和21日龄个体重出现逐年上升趋势。总体上看,产活仔数和21日龄个体重各年度间差异不显著 (P>0.05),但2012年与2009年相比,仔猪初生重差异显著 (P<0.05)。
表1 2009~2012年杜洛克种猪的繁殖性能选育进展
表3 2009~2012年杜洛克群体的遗传进展
3.3 遗传进展
由表3可知,各性状的EBV都在逐年进展。其中,2012年与2009年相比,日龄EBV进展4.30,终端父系指数(TSI)提高了18.92,遗传进展较明显。
3.2 生长性能
从表2可知,通过4年的严格性能测定,选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2年,杜洛克公母猪的达100kg体重日龄分别为147.46天和152.68天,比2009年分别缩短了10.11天和12.79天 (P<0.01);平均校正背膘厚分别减少2.32mm和1.61mm (P<0.01);平均校正眼肌面积分别增加了5.17cm2和4.19cm2(P<0.01)。
4 讨论与小结
在选育过程中,每年坚持对杜洛克种猪进行严格的性能测定,既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法,同时又对体型外貌进行鉴定,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经过4年的选育,基本上选育成了生长速度快、背膘薄、胴体瘦肉率高且遗传稳定的杜洛克种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主选性状 (生长速度和背膘厚)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遗传进展,这与国内同类研究的结果一致[3,4]。2012年,杜洛克公母猪的100kg体重日龄比2009年分别缩短了10.11天和12.79天,100kg体重背膘分别减少了2.32mm和1.61mm,终端父系选择指数提高了18.92。通过4年的选育,稳定并提高了引进种猪的性能。但随着群体水平的提高,遗传进展速度会减慢[5]。
表2 2009~2012年杜洛克种猪的生长性能选育进展
从测定结果看,杜洛克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还有一定的遗传潜力,应继续加强选育。
[1]吴常信.走出“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怪圈.中国猪业,2012(4):10.
[2]熊远著.瘦肉猪育种的发展及展望.中国工程科学,2000(9):42-46.
[3]郭建凤,武英,张安志,等.杜洛克猪专门化品系选育研究.家畜生态学报.2008,29(4):16-20.
[4]陈文广,李加琪,袁建康,等.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增刊).1997(19):79-83.
[5]蔡更元,李剑豪,彭国良,等.杜洛克猪专门化父系选育报告.养猪,2001(4):26-27.
S813.2;S828
A
1673-4645(2013)03-0034-02
20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