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空区高硫煤自燃阻化技术试验分析

2013-09-12常绪华王德明时国庆

关键词:化剂等值线煤体

常绪华,王德明,时国庆

(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综放采煤是一种高产高效的采煤工艺,但综放采煤增加了采空区的丢煤量,尤其是采空区“两道”和“两线”丢煤较多,因此,综放面采空区容易发生自燃[1-2]。目前,我国煤矿采用的防灭火措施主要有惰化、阻燃、堵漏、降温以及几种方法的综合等[3-6],在特定条件下,以上方法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采空区浮煤自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且综放采煤工艺浮煤较厚和分布不均匀,以上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惰化气体易随漏风扩散,不易滞留在采空区,且降温效果差,成本高;浆体不能向高处堆积,对中、高煤体起不到防治作用,且浆体不能均匀覆盖浮煤,容易形成“拉沟”现象等。为了克服以上方法的不足,本文作者提出向煤体预注阻化液的方法来防治采空区浮煤自燃。该方法利用煤层注水工艺将阻化液注入煤体,使其浸入煤的层理、节理、裂隙和孔隙中,当煤体被开采破坏散落后,其破碎煤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上也会存在一层阻化液膜,从而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下阻止煤与氧接触,达到防止氧化自燃的目的。另外,这种方法采用高压将阻化液注入煤体,阻化液侵入煤的层理、节理、裂隙和孔隙中,煤破碎后水分不容易散失和风干,与向空区内的浮煤喷洒或灌注阻化物相比较,阻化效率大大提高,阻化时间大大延长,从而更好地防治采空区浮煤自燃。

1 阻化技术分析

1.1 阻化剂的选择

不同矿区的煤具有不同的组分、结构和变质程度,因此,不同的阻化剂对不同矿区的煤阻化效果不同,在选用阻化剂时应综合考虑以下 4个方面:(1) 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2) 能与煤内促进煤自燃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3) 在对煤体阻化的同时能消除 H2S和SO2气体等;(4) 对煤质无不利影响或影响极小。

在现场应用中,矿用阻化剂主要有卤盐吸水液、铵盐水溶液阻化剂、粉末状阻化剂、氢氧化钙阻化剂、防老剂A、硅凝胶、石膏浆、高聚物乳液、灌浆阻化、复合阻化剂、水溶性阻化剂等[7]。通过对10余种阻化剂的研究和筛选,得出水玻璃,Ca(OH)2,Na2CO3,NaHCO3,CaCl2和MgCl2等阻化剂对新峪矿高硫煤的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阻化剂对新峪矿高硫煤阻化效率的实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水玻璃和Ca(OH)2的阻化率都很高,但水玻璃模数不易控制且水玻璃成本较高,同时,Ca(OH)2溶解度较小,且碱性强,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不采用其作为现场应用的阻化剂。根据实验分析得出 Na2CO3作为阻化剂用于新峪矿高硫煤不仅有较高的阻化率,而且可以较好地消除H2S和SO2气体,其反应方程式为[8-10]:

阻化剂 Na2CO3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来源广泛,成本低,所以,本试验选择 Na2CO3作为新峪矿高硫煤预注阻化液的阻化剂。

1.2 阻化液制备工艺

阻化液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首先,向水箱1中加入一定量的阻化剂;然后,打开供水管截止阀放入适量的水,将水箱中的溶液配制成所需的体积分数,当配制完水箱1中溶液后,将注液端的截止阀打开开始注液;在水箱1注阻化液的同时配制水箱2中的溶液,当水箱1中阻化液注完时即打开水箱2的截止阀注液,并配制水箱1中溶液。如此循环作业,以保证注液系统能正常不间断进行。

1.3 预注阻化液抑制煤自燃机理分析

由燃烧学和热力学理论分析可得,预注阻化液抑制煤自燃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1]。

(1) 隔绝氧气。根据化学反应中质量作用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体积分数成正比。当阻化液进入煤层后,初期阻化液会包裹、充填煤体,减少了煤层及采空区浮煤中的空隙;当水汽化后,在煤的空隙表面也能留下一层阻化液膜,从而隔绝氧气,阻止煤的氧化。

表1 阻化效率实验结果Table 1 Inhibition efficiency experiment results

图1 阻化液制备工艺图Fig.1 Technology of inhibition liquid preparation

(2) 吸热降温。阻化液中水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抑制煤的自燃。水的耗热量为

其中:Q为总耗热量,kJ;c1为水的定压比热容,kJ/(kg·K);m1为水升温的质量,kg;t1和t2分别为水升温前、后的温度,K;m2为水汽化的质量,kg;c2为水的汽化热,J/g。

(3) 负催化作用。Arrhenius提出了I型反应速率k与反应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12]:

式中:A为频率因子,其单位与k的相同;E为反应活化能,J/mol;R为摩尔气体常数,为 8.314 5 J/(mol·K);T为反应热力学温度,K。

由于阻化液中水分在升温和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式(4)可知水分吸热时反应速率以指数关系降低;另外,Na2CO3与煤体表面及内部的活性物质相互吸引,使活化的基团恢复到稳定状态,阻止反应活化能降低,即阻化液对煤自燃过程起负催化作用。

2 现场试验

2.1 工作面概况

选取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新峪矿 5112综放工作面进行试验。该工作面倾向长为160 m,走向长为966 m。煤层埋深为170 m,平均厚度为7.18 m,采高为2.5 m,平均采放比为1:1.71。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性,有过多次发火的经历。煤质为富硫主焦煤,硫质量分数为 2.8%。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21%。该矿为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为0.28 m3/t,瓦斯的主要成分为CH4,CO2和H2S。

2.2 阻化液短孔注入技术

阻化液短孔注入技术即利用注液泵提供的动压力在采煤工作面垂直煤壁或与煤壁斜交打钻孔将阻化液以注水方式注入煤层中,试验钻孔分布如图2所示。采用煤电钻机打眼,钻孔距底板1.7 m,孔径为42 mm,孔间距为4 m,斜孔长度为6 m,倾角为30°,工作面注液孔总数为35个。为防止工作面两端煤壁片帮,工作面2个端头各留10 m不打孔注阻化液。

封孔采用橡胶快速封孔器封孔,如图2所示。封孔器长为1 m,封孔器深为1 m,即封孔器外端距煤壁1 m。为了不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采用图3所示的注浆系统,把工作面的钻孔分成3个组,每个BRW-200/31.5乳化液泵担负3个组的注液:第1组从1~12号;第2组从13~23号;第3组从24~35号。用3部煤电钻机打注液孔,1部煤电钻机1个组,这样,就能保证每个注液孔有40 min的注液时间(其中含3~5 min的准备时间),净注液时间能保证在35 min以上。

图2 试验工作面注液孔分布图Fig.2 Injection liquid drilling distribution in test face

图3 注液系统示意图Fig.3 Diagram of injection liquid system

2.3 试验观测结果

当工作面移架后,在综放支架后部埋5个测点,5个点距进风侧煤壁的距离(图中倾向距离)分别为 0,40,80,120和160 m。抽气束管用直径为5.08 cm钢管保护,抽气口预留在工作面前方180 m处,对预注阻化液前后采空区中 CO,CO2和 CH4进行观测。通过气体估计温度,基于 MATLAB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预注阻化液前后采空区中CO,CO2,CH4和估计温度的等值线分布[13]如图4~7所示(其中:倾向距离为距进风侧煤壁的距离;走向距离为测点到工作面的距离;等值线中,气体体积分数单位为10-6;温度单位为℃)。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预注阻化液前后CO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分析

图4 CO体积分数等值线分布Fig.4 Contour distribution of volume fraction of CO

CO体积分数等值线分布如图4所示。由图4(a)可知:采空区进风侧的CO体积分数高于回风侧的体积分数,这说明采空区氧化区域位于采空区进风侧,并且在进风侧,从距离工作面36 m处的采空区开始,CO的体积分数开始快速增加;当距离为80~120 m时,CO的体积分数达到了较大值,这说明在进风侧,从距离工作面36 m的采空区开始,采空区开始具备氧化蓄热环境,煤的氧化开始加速;但回风侧CO体积分数很低,煤的氧化升温很慢。由图4(b)可以看出:当对煤层预注阻化液后,在距离工作面同样距离的采空区,CO体积分数大幅度降低,且在距离工作面0~54 m范围内,体积分数明显降低,但整体变化趋势和预注阻化液前一致。由图 4可见:预注阻化液前后,CO高体积分数区域推后了40 m左右。

3.2 预注阻化液前后CO2体积分数变化规律

图5 CO2体积分数等值线分布Fig.5 Contour distribution of volume fraction of CO2

在煤氧化的过程中,CO2体积分数随着CO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从图 5(a)可见:预注阻化液前,在进风侧0~34 m的采空区内,CO2体积分数的变化不大,80~120 m的范围内为高CO2体积分数区域,并且进风侧CO2体积分数高于回风侧体积分数。从图5(b)可以看出:预注阻化液后,距离工作面同样距离的采空区,CO2体积分数有大幅度降低,并且在0~62 m范围内,CO2体积分数较低,但等值线较密集。这是因为煤层预注阻化液使煤开采时更容易破碎,对于破碎的煤,距离工作面不同,其压实程度也不同,则其CO2的体积分数也不一样。对比图4和图5可以得出:在此工作面的采空区,CO体积分数较低,而CO2的体积分数较高。这是因为此阶段的采空区浮煤氧化还处在富氧氧化阶段,其氧化中心的温度还不是太高,氧化过程中生成的CO2体积分数高于CO的体积分数。

3.3 预注阻化液前后CH4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分析

CH4体积分数等值线分布见图 6。从图 6可以看出:在预注阻化液前后,CH4体积分数变化较小,但整体来看,预注阻化液后,在距离工作面0~40 m以内的采空区,CH4体积分数有所降低。这是因为预注阻化液对煤起到了湿润作用,阻化液附着在煤表面和充填在裂隙内,从而阻止了煤中瓦斯的解析。但在距离工作面40~120 m之间的采空区,CH4体积分数却比预注阻化液前要大。这是因为此区域阻化液中的水分多数已被蒸发,煤中的瓦斯开始解析,但此区域采空区压实程度较好,解析的瓦斯难以被漏风带出。

图6 CH4体积分数等值线分布Fig.6 Contour distribution of volume fraction of CH4

3.4 预注阻化液前后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温度等值线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在预注阻化液前后,高温区域都在进风侧,在预注阻化液前,距离工作面70 m处的采空区,温度达35 ℃;当预注阻化液后,距离工作面112 m的采空区,其温度才达35 ℃,因此,预注阻化液对抑制采空区浮煤氧化自燃效果很好。从图7(b)可以看出:在0~40 m内的采空区内,其温度都低于27 ℃,这是预注阻化液中水分蒸发的结果。水汽化吸热,将煤氧化产生的部分热量及时地传导出去,从而使此区域的温度较低。预注阻化液后,其温度等值线比较密集。这是因为预注阻化液后煤体更容易破碎,这使得采空区更容易被压实,从而使得等值线变化较密集。

图7 温度等值线分布Fig.7 Contour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3.5 讨论与分析

当采空区煤自燃时,一般表现是CO体积分数和温度增高。从以上分析可知:高CO体积分数区和高温区均在进风侧的采空区,说明该采空区进风侧浮煤氧化比回风侧要快;预注阻化液前,进风侧CO在距离工作面68 m处达到较高体积分数11×10-6;预注阻化液后,此距离为108 m。这说明预注阻化液前后,CO较高体积分数区域向采空区深部推后了40 m;同样,在预注阻化液前,进风侧采空区在距离工作面70 m处,其温度就达35 ℃,而当预注阻化液后,该距离为112 m,推后了42 m,从而判断出:当预注阻化液后,自燃氧化区域向采空区深部推进了41 m左右,按照正常采煤进度3.6 m/d,预注阻化液后,使得煤的氧化进程推后了11 d左右,从而大大降低了该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危险性。

4 结论

(1) Na2CO3阻化液可以从隔绝氧气、吸热降温和负催化作用3个方面抑制煤的自燃。

(2) 结合试验工作面,对阻化液的制备工艺、预注阻化液钻孔布置、注液系统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注液工艺,保证了每个注液孔有40 min的注液时间,净注液时间能在35 min以上,从而保证了预注阻化液工艺在试验工作面顺利进行。

(3) 工作面的氧化区域位于采空区的进风侧,当预注阻化液后,对应距离的采空区气体体积分数和温度分布明显降低;在预注阻化液后,氧化区域向采空区深部推进了41 m左右,按照正常采煤进度3.6 m/d,预注阻化液后,使得煤的氧化进程推后了11 d左右,大大降低了自然发火危险性,从而有利于试验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

[1] ZHOU Fubao, LI Jinhai, LIU Yusheng, et al. Rules of variation in hydrogen during reignition of underground fire zones of spontaneous coal combustion[J].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20(4): 499-503.

[2] 秦波涛, 王德明. 矿井防灭火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12): 80-85.

QIN Botao, WANG Dem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 fire control technology[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7, 17(12): 80-85.

[3] 张人伟, 贺晓刚, 孙勇, 等. 朱仙庄矿综放面采空区“三带”范围的确定及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 25(3):332-336.

ZHANG Renwei, HE Xiaogang, SUN Yong, et al.Determination of three-zone in goaf on fully-mechanized face in Zhuxianzhuang coal mine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2008, 25(3): 332-336.

[4] ZHOU Fubao, WANG Deming, ZHANG Yongjiu, et al. Practice of fighting fire and suppressing explosion for a super-large and highly gassy mine[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7, 17(4): 459-463.

[5] 蒋仲安, 杜翠凤, 何理, 等. 石灰凝胶阻化剂防灭火技术在高硫矿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10): 31-33.

JIANG Zhongan, DU Cuifeng, HE Li, et al.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fireproofing and fire-extinguishing technology using fire-retardant lime-gel in coal mine of high sulfur content[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3, 13(10): 31-33.

[6] 任万兴, 巫斌伟, 王德明, 等. 高瓦斯易自燃超大俯采工作面的防灭火技术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26(2):198-202.

REN Wanxing, WU Binwei, WANG Deming, et al. Fire prevention technology for high-gas-easy-spontaneous combustion super large underhand working face[J]. Journa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2009, 26(2): 198-202.

[7] 董希琳, 陈长江, 郭艳丽. 煤炭自燃阻化文献综述[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2(2): 28-31.

DONG Xilin, CHEN Changjiang, GUO Yanli. Review on inhibiting the self-heating of coal[J].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2): 28-31.

[8] 张国庆, 陈艳华. PDS脱硫技术中 Na2CO3吸收机理浅析[J].燃料与化工, 2008, 39(5): 32-34.

ZHANG Guoqing, CHEN Yanhu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Na2CO3absorption mechanism in PD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J]. Fue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2008, 39(5):32-34.

[9] 姚志通, 夏枚生, 叶瑛. 碳酸钠和氯化钠助剂对粉煤灰碱熔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42(5):1220-1225.

YAO Zhitong, XIA Meisheng, YE Ying. Effects of sodium carbonate and sodium chloride additives on alkaline fusion of coal fly ash[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2(5): 1220-1225.

[10] 刘伟, 李斌, 周秋生, 等. Na2CO3-CO2-H2O 体系处理铬渣的热力学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42(5):1209-1214.

LIU Wei, LI Bin, ZHOU Qiusheng, et al.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chromite ore processing residue treatment in Na2CO3-CO2-H2O system[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2(5): 1209-1214.

[11] 刘英学, 邬培菊. 黄泥灌浆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机理分析与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7, 7(1): 36-39.

LIU Yingxue, WU Peiju.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thick loess fluid pouring for preven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residual coal in goaf[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1997, 7(1):36-39.

[12] 秦波涛, 王德明, 毕强, 等. 三相泡沫防治采空区煤炭自燃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35(2): 162-166.

QIN Botao, WANG Deming, BI Qiang, et al. Three-phase foam for prevent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in goaf[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6,35(2): 162-166.

[13] 余明高, 常绪华, 贾海林, 等. 基于 Matlab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析[J]. 煤炭学报, 2010, 35(4): 600-604.

YU Minggao, CHANG Xuhua, JIA Hailin, et al.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zone” in goaf based on Matlab[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0, 35(4): 600-604.

猜你喜欢

化剂等值线煤体
钠盐微胶囊制备及其阻化性能研究
一种基于IDW 的等值线、等值面前端生成方法
多功能环保型土壤膜化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卸压煤体缓冲吸能效应模拟分析
基于规则预计格网的开采沉陷等值线生成算法*
注热井周围煤体蠕变过程的渗透率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基于GeoProbe地球物理平台的软件等值线追踪算法研究与软件开发
正交试验下煤体渗透性影响因素评价
一种基于网格重心的等值线追踪算法
动载荷作用下构造煤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