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从风湿论治IgA肾病50例

2013-09-12黄蔚霞董飞侠王文文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肾病科温州325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风湿证候肾病

黄蔚霞 董飞侠 王文文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肾病科 温州 325000

谢志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从风湿论治IgA肾病50例

黄蔚霞 董飞侠 王文文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肾病科 温州 325000

谢志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

IgA肾病 风湿内扰 中西医结合疗法

2007年8月—2009年8月,笔者运用前瞻性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中医证候为指标,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内扰型IgA肾病(IgAN)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温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4~75岁,平均(33.90±10.27)岁;病程 1~62 个月,平均(24.72±19.56)个月。均为原发性IgAN,中医辨证均属风湿内扰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s)

表1 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s)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例25 25男 女11 8 14 17年龄/岁33.12±8.06 35.92±9.34病程/月25.80±21.22 23.64±18.36

1.2 IgA肾病风湿内扰证辨证标准[1]主证:①泡沫尿,尿蛋白定量>1.0g/24h,或肉眼血尿。②肾病理出现中重度细胞增生,或中重度间质炎细胞浸润,或细胞性新月体形成及/或足突广泛融合,或局灶性毛细血管襻坏死。次证:①新近加重的困乏、眩晕、时有时无、逐渐加重的水肿;②血压、血肌酐、尿蛋白等指标出现变动、升高;③祛风胜湿中药治疗有效。脉舌像:脉弦、或弦细、或沉,苔薄腻。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并排除了继发性肾病患者;②中医辨证符合肾病风湿内扰证候者;③年龄14~75周岁;④尿蛋白定量≥0.5g/24h;⑤CKD1~4 期,Ccr>15mL/min。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脑、肝、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②其他的继发性IgA肾病;③24h尿蛋白定量<0.5g/24h;④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者;⑤GFR<15mL/min。退出标准:①病情加重或进展,不适合继续原方案治疗或需行透析等治疗者。②发生严重的其它疾病或并发症者。③药物使用或随诊方面依从性不佳者。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两组均根据病情采用非药物治疗。①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②合理饮食,限制钠盐摄入过多,根据肾功能控制蛋白摄入量等。

2.2 对照组 单纯采用西医疗法。①控制高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压不达标患者加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目标血压<130/80mmHg,若尿蛋白>1g/24h,则目标血压<125/75mmHg)。②肾病综合征或病理表现有血栓形成者选用抗凝和血小板解聚药物:潘生丁、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③防治能引起肾损害的其它因素:预防及积极治疗感染,禁用肾毒性药物;治疗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④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强的松、霉酚酸酯、爱若华、雷公藤多苷等。根据蛋白尿量、病理、肾功能确定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用药途径及是否选用免疫抑制剂。

2.3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予基本方祛风愈肾汤加减:鹿含草15g,忍冬藤、泽泻、鬼箭羽、石见穿各20g,天龙1条,为基础方,血尿甚者加茜草、炒蒲黄各15g,大小蓟各10g;湿热内蕴加川牛膝15g,薏苡仁30g,虎杖15g,栀子10g;表邪明显者加连翘、金银花、黄芩各10g,芦根15g;蛋白尿明显者加芡实、金缨子、沙苑子各15g。1天1剂,水煎500mL,分2次服,连续服用12周。

2.4 观察项目 全部病例治疗12周后判断疗效。治疗期间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实验检查结果变化,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标准参考200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肾炎症状分级量化表,按各症状有无计分,无症状计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症状积分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如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选用秩和检验;半定量资料如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进行t检验和Ridit检验。若有混杂偏倚则进行分层分析。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3.2 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例

3.3 两组中医临床主要症状疗效对比 治疗组疲倦乏力、头晕、小溲黄赤、口干及症状总积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 讨论

IgA 肾病属中医“尿血”、“水肿”、“虚劳”等范畴。中医认为,IgAN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谢天忠[2]认为IgAN初期病在肺肾,进入稳定阶段病在脾肾,疾病后期病在肝肾,复发期按初期治疗。王永钧确立了IgAN的五型辨证方案[3],即:风热上扰证、下焦湿热证、气阴两虚证、脉络瘀阻证和风湿内扰证,并认为,虚、瘀、风湿(气阴两虚、脉络瘀阻、风湿内扰)三证是IgAN-sFSGS(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慢性病程时的主要临床证候[1]。

表3 两组中医症状比较Wilcoxon W统计结果(±s)

表3 两组中医症状比较Wilcoxon W统计结果(±s)

症状腰脊酸痛n P值组别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4 23 24 24 24 23 24 24 22 24 24 24 24 24 23 24 22 23 24 24 24 23 24 24 24 24 24 24 24 23 24 23 24 23 24 23评分0.71±0.62 0.96±0.71 0.21±0.42 0.63±0.77 0.58±0.59 0.83±0.78 0.21±0.66 0.79±0.98 0.18±0.59 0.33±0.82 0.29±0.62 0.42±0.65 0.96±2.22 0.75±0.85 0.13±0.46 0.46±0.72 0.23±0.61 0.57±0.66 0.25±0.44 0.29±0.55 0.29±0.46 0.22±0.42 0.08±0.41 0.63±0.88 0.17±0.38 0.33±0.70 0.08±0.28 0.58±0.78 0.33±0.64 0.48±0.51 0.25±0.44 0.52±0.79 0.08±0.65 0.44±0.51 5.00±3.28 9.17±7.17 0.120腰脊冷痛0.222疲倦乏力0.008浮肿0.417食少纳呆0.624胃脘胀满0.889少气懒言0.679面色无华0.729畏寒肢冷0.486目睛干涩0.239头晕0.020耳鸣0.063五心烦热0.065咽喉肿痛0.671小溲黄赤0.026夜尿0.069口干0.007中医症状总积分0.019

本研究所采用祛风愈肾汤是温州市名中医程锦国主任医师治疗IgAN名方,方中用鹿含草、仙灵脾、忍冬藤等祛风胜湿;泽泻、薏苡仁等利水胜湿升阳;茜草、鬼箭羽、石见穿等活血化瘀;芡实、金缨子益阴敛阳;虎杖、栀子等清热燥湿。全方共奏调节肾脏之开合,气机之顺畅,能激发人体生命功能,外可驱除入侵之外邪,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近年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IgAN不仅能使患者病情稳定,延缓其进入肾功能衰竭的时间,而且能从多个方面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4-6]。据笔者临床观察,在西医分型同时结合中药祛风愈肾汤辨证加减治疗IgAN取得较好的疗效,有助于缓解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但受临床研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本研究未对患者肾小球病变程度,肾间质、肾小管、小血管及有无新月体形成等活动性和慢性病理改变进行详细分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对IgAN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陈洪宇,朱彩凤,张敏鸥,等.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中医虚、瘀、风湿的相关性——附182例临床病理与中医证候学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6(9):509-514.

[2]谢天忠,张雷.IgA肾病30例的中医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5,36(4):228.

[3]王永钧,张敏鸥,陈洪宇,等.两种辨证方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对比研究——附134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4):200.

[4]刘建华,庄永泽.中西医结合治疗蛋白尿型IgA肾病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3):299-300.

[5]叶任高,刘慧,黄玉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17-19.

[6]杨勇,李培珍,叶任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76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5):276-277.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项目(No.2007GA034)

2013-03-27

2013-05-24

猜你喜欢

风湿证候肾病
全科住院医师在风湿免疫科轮转时带教模式的探讨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的抑郁与自杀风险分析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