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拔管的临床观察
2013-09-11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21
王 琦(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深圳 518021)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抗交感,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在用于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镇静具有独特的优势。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自上个世纪70年代成功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已有几十年历史,以可乐定为代表。后来临床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具有镇静、镇痛以及抗焦虑作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的α2AR激动剂,与α2、α1肾上腺受体结合的比例1 600:1,与α2AR的亲和力是可乐定的8倍[1]。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入恢复室复苏,很多患者在复苏过程中因为气管的刺激,吸痰的刺激,以及疼痛影响出现躁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近年来全身麻醉患者比例明显增高,75岁以上高龄患者明显增多,且很大一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功能异常,在复苏拔管期间患者的血压、心率波动太大会增加拔管的风险,影响了患者的平稳复苏及转归。运用右美托咪啶镇静、抗焦虑、镇痛作用,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复苏,探讨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20~65岁。ASA评级Ⅰ级或Ⅱ级。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没有合并其他疾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每组25例。
1.2 实施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8~12 h,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输入液体常规用乳酸林格液。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常规监护ECG、Bp、SpO2。面罩吸氧,麻醉诱导用芬太尼0.1 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诱导满意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8~10 ml/kg,吸呼比(I:E)1:2,机控R 12次/min,维持PaCO235~40 mm Hg(1 mm Hg=0.1333 kPa)。麻醉维持:持续泵注丙泊酚5~10 mg/kg,瑞芬太尼0.3~0.5 μg/kg,间隔45 min推注顺式阿曲库铵4 mg。A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泵注0.4 μg/kg右美托咪啶20 ml,B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泵注生理盐水20 ml,均在10 min内注完。手术结束时停麻醉药,带气管导管送患者入复苏室复苏。
1.3 拔管标准: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吸频率大于15次/min,潮气量大于8 ml/kg,意识恢复,能按要求睁眼及张开嘴,脱氧3 min SpO2>93%,吸痰管吸尽气管和口腔分泌物后拔出气管导管。
1.4 评分标准:Ramsay镇静评分:1分:不安静,烦躁;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睡眠状态,可唤醒;5分:呼唤反应迟钝;6分:深睡状态,呼唤不醒。其中1分烦躁,2~4分为镇静满意,5~6分为镇静过度。拔管即刻的躁动评分:0分:安静,合作;1分:轻度烦躁,吸痰刺激时肢体躁动,间断呻吟;2分:无刺激时也有躁动,持续呻吟,需固定上肢;3分:剧烈挣扎及喊叫,须外力按压四肢;躁动评分0~1分认为躁动评分满意[2]。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A组患者和B组患者在基础生理情况,手术持续时间和麻醉药物的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呼唤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患者,且拔管即刻躁动评分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详见表1。拔管即刻与拔管后5 min时B组患者的Bp明显高于拔管前2 min及A组患者,B组患者的HR也明显快于拔管前2 min及A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麻醉复苏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麻醉复苏情况比较(±s)
注:与B组比较,①P<0.05
拔管即刻躁动评分(分)A组 25 10.5±1.3 15.5±2.6 2.3±0.2① 0.3±0.1①B组 25 10.3±1.4 15.3±2.5 1.1±0.5 1.6±0.7组别 例数 呼唤睁眼时间(min)拔管时间(min)Ramsay镇静评分(分)
表2 两组不同时点SpO2、HR、Bp变化(±s)
表2 两组不同时点SpO2、HR、Bp变化(±s)
注:与A组比较,①P<0.05;与拔管前2 min比较,②P<0.05
项目 组别 拔管前2 min 拔管即刻 拔管后5 min SpO2(%) A组 100±0 98.75±1.84 98.35±2.25 B组 100±0 98.65±1.78 97.75±3.21 HR(次/min) A组 66.5±11.4 78.5±11.5 75.5±10.4 B组 75.5±12.1 95.5±11.8①② 85.5±11.2①②Bp(mm Hg) A组 125.5/74.5±10.3 130.2/78.7±10.2 125.4/75.5±10.3 B组 132.6/76.2±10.4 155.2/88.7±10.3①② 140.5/87.5±11.3①②
3 讨论
平稳的拔管过程意味着没有肌紧张、体动、呛咳、屏气或喉痉挛。Culer等研究发现静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可减轻麻醉苏醒时的呛咳反射和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升高反应[3]。为使患者平稳渡过拔管期,笔者尝试应用右美托咪啶抑制拔管期的不良反应。
在本试验中,A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在复苏过程中呼唤患者睁眼的时间以及给患者拔管的时间与B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在围拔管期比B组患者明显安静,耐管,血压及心率的波动明显小于B组患者。说明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有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但并不延长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拔管时间。50例复苏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心率低于48次/min,给与阿托品后患者心率上升。
右美托咪啶是高度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抗焦虑、催眠、镇痛和抗交感作用。它与其他作用于GABA系统的镇静药不同,通过作用于蓝斑的α2-受体发挥其镇静、催眠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减慢心率,降低全身血管阻力,间接降低心肌收缩阻力,心输出量,对缺血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右美托咪啶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导致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阿托品能改善所致的心动过缓[4]。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良好的麻醉辅助用药。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右美托咪啶可大大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减轻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肌肉强直和气管插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减少全身麻醉恢复期的寒战、谵妄等不良反应[5]。
综上所述,在手术结束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防止患者躁动,增加患者的耐管性,减轻患者血压,心率的波动,而且不延长患者复苏拔管的时间,保护患者拔管期平稳复苏和转归,减少拔管期的风险,值得应用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
[1] 练梁飞,肖晓山.盐酸右旋美托咪定的临床药理及应用[J].现代医院杂志,2010,10(5):90.
[2] 董传珍,马华山,杨龙俊.右美托咪定用于抑制全身麻醉术后气管导管拔出期不良反应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3):290.
[3] 徐 枫,杨承祥,邓硕曾.右美托咪啶围手术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3):336.
[4] 郭 曲,姚尚龙.临床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6.
[5] 张 清.右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