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2013-09-11梁春光张会君仝慧娟辽宁医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梁春光 刘 涛 张会君 仝慧娟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在我国每8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因为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病人每日严格的自我管理,所以被认为是最需要心理需求的慢性疾病〔1〕。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患1型糖尿病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2~5〕,本文主要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连续监测至患病初的两年,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变化过程,为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治疗和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糖尿病组:来源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就诊于本院第一临床学院并为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4例,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3±12.5)岁;体重指数(BMI)为(25.7±2.3)kg/m2。纳入标准:诊断依据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分类及诊断标准。入组前未服用过任何精神药物及中药制剂;无精神疾病既往史及家族史;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表示能够如实表达心理状态。排除标准: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伴严重的心、肺、肾等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经内分泌疾病者;伴严重感染者。对照组:在当地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6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8例,年龄63~79岁,平均(71±11.9)岁;入组条件需符合无糖尿病史及家族史,无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未发现任何精神疾病,其一级亲属无神经精神疾病病史。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BMI、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性别构成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6〕。
1.2.2 评定方法 采用问卷,按统一指导语完成测评。评定的时间诊断后第2周、第3、6、12、24个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包,两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与健康组诊断后不同时间SCL-90评分结果糖尿病患者诊断第2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及第24个月SCL-90评分与对照组的SCL-90评分结果见表1,诊断第2周、第3个月、第6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诊断第12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抑郁、焦虑、恐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诊断第24个月糖尿病组总症状、阳性项目、躯体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诊断第24个月躯体化评分高于糖尿病组诊断第2周躯体化评分;糖尿病组诊断第24个月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评分低于糖尿病组诊断第2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评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1)P<0.01,2)P<0.05;与糖尿病组第2周比较:3)P<0.01
表1 不同时间SCL-90评分比较(±s)
表1 不同时间SCL-90评分比较(±s)
项目第2周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第3个月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第6个月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第12个月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第24个月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总症状 1.46±0.41 1.68±0.492) 1.48±0.43 1.65±0.472) 1.42±0.43 1.69±0.482) 1.39±0.38 1.67±0.462) 1.37±0.36 1.66±0.502)阳性项目27.71±11.83 41.26±14.671)29.68±11.92 40.37±13.711)26.96±10.73 42.69±14.941)28.21±12.02 40.63±13.971)30.13±14.91 41.19±14.582)躯体化 1.36±0.37 1.39±0.38 1.33±0.37 1.35±0.39 1.36±0.36 1.40±0.38 1.37±0.40 1.41±.39 1.38±0.41 1.53±0.432)3)强迫症状 1.63±0.52 1.67±0.54 1.62±0.51 1.64±0.53 1.65±0.52 1.67±0.53 1.66±0.55 1.69±0.56 1.64±0.53 1.67±0.56人际关系敏感1.59±0.46 1.74±0.612) 1.53±0.41 1.69±0.572) 1.57±0.49 1.71±0.592) 1.60±0.48 1.62±0.47 1.54±0.46 1.58±0.473)抑郁 1.48±0.43 1.71±0.572) 1.34±0.41 1.68±0.492) 1.46±0.44 1.72±0.552) 1.45±0.48 1.73±0.592) 1.43±0.46 1.45±0.413)焦虑 1.38±0.39 1.76±0.642) 1.36±0.37 1.78±0.632) 1.40±0.38 1.77±0.632) 1.39±0.37 1.74±0.612) 1.36±0.34 1.41±0.393)敌对 1.47±0.44 1.43±0.40 1.39±0.43 1.42±0.45 1.44±0.52 1.46±0.48 1.46±0.47 1.49±0.50 1.43±0.49 1.47±0.43恐惧 1.24±0.36 1.57±0.332) 1.23±0.34 1.56±0.352) 1.21±0.32 1.58±0.372) 1.22±0.35 1.61±0.402) 1.26±0.36 1.30±0.383)偏执 1.45±0.51 1.49±0.48 1.43±0.46 1.46±0.47 1.42±0.45 1.46±0.51 1.43±0.49 1.47±0.46 1.44±0.50 1.48±0.49精神病性 1.31±0.32 1.33±0.34 1.29±0.29 1.30±0.31 1.32±0.33 1.31±0.30 1.28±0.29 1.32±0.31 1.30±0.32 1.32±0.33
2.2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诊断后不同时间SAS、SDS评分结果
糖尿病患者诊断第2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及第24个月与对照组的SAS及SDS评分结果见表2,糖尿病患者诊断第2周SAS(P<0.01)及SDS(P<0.0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诊断第3、6、12个月SAS及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诊断第24个月SAS及SDS评分低于糖尿病组诊断第2周SAS及SDS评分(P<0.05)。
表2 不同时间SAS、SDS评分比较(±s)
表2 不同时间SAS、SDS评分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1)P<0.01,2)P<0.05;与糖尿病组第2周比较:3)P<0.01,4)P<0.05
项目第2周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第3个月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第6个月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第12个月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第24个月对照组(n=69)糖尿病组(n=74)SAS 33.72±6.80 46.13±9.782)31.69±6.78 45.46±8.972) 32.73±7.17 47.12±9.832) 34.69±7.23 47.67±9.042) 32.54±7.03 33.41±7.154)SDS 39.54±9.87 49.73±10.021)38.63±9.26 47.94±10.121)37.96±8.95 48.49±11.141)38.36±8.75 49.03±10.041)39.41±10.13 40.07±9.933)
3 讨论
很多学者〔7~9〕对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本文结果显示说明在确诊糖尿病后的半年内病人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焦虑、抑郁、恐惧及人际关系敏感等,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病人刚刚被诊断为糖尿病,对糖尿病这种疾病缺乏全面了解,以至于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等问题;糖尿病治疗需要限制饮食导致病人与家人及朋友等的人际关系发生变化,不愿意与人交流;糖尿病患者诊断第12个月抑郁、焦虑、恐惧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是人际关系评分没有差别,说明随着确诊时间的延长,病人与家人及朋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了,但是焦虑、抑郁、恐惧等问题还存在;糖尿病患者诊断第24个月躯体化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高于糖尿病组诊断第2周躯体化评分,这说明一部分患者在糖尿病诊断第2年即出现了急慢性并发症导致躯体出现障碍,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病人可以逐渐出现慢性并发症,而本研究发现在诊断第2年病人即出现躯体化问题,原因可能是有些病人在本次确诊之前已经存在血糖的异常但未被诊断为糖尿病,此次诊断2年其实病程已经不止是2年,所以会出现慢性并发症,再有可能是急性并发症引起的躯体化问题。糖尿病患者诊断第24个月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评分低于糖尿病组诊断第2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评分,说明随着诊断时间的延长,病人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加之治疗及护理的作用,病人抑郁、焦虑及恐惧问题消失。
本研究结果说明我们在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在诊断半年内问题主要集中在抑郁、焦虑、恐惧和人际关系敏感,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应该采取应对抑郁、焦虑、恐惧和人际关系敏感的护理措施。诊断1~2年内病人主要出现的问题是躯体化,所以护理重点要在应对躯体化上面。虽然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评分在诊断第2年没有了统计学意义,但是也不能说明病人不会再出现同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在整个患病初的两年之内我们都不应该放松对病人心理方面的疏导,以免病人因为心理问题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控制。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但是糖尿病不是一种能致命的疾病,只要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合理控制饮食,坚持正确用药及运动控制血糖等病人也可以长寿。
1 Cox DJ,Gonder-Frederick L:Major developments in behavioral diabetes research〔J〕.J Consult Clin Psychol,1992;60(4):628-38.
2 Kovacs M,Feinberg TL,Paul auskas S,et al.Initial coping responses and 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J Pediatr,1985;106(5):827-34.
3 Grey M,Lipman TH,Cameron ME,et al.Psychosocial states of children with diabetes in the first 2 years after diagnosis〔J〕.Diabetes care,1995;18(10):1330-6.
4 Kovacs M,Lyengar S,Goldston D,et al.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with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a longitudinal study〔J〕.J Pediatr Psychol,1990;15(5):619-32.
5 Galatzer A,Amir S,Gil R,et al.Crisis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newly diagnosed diabetic children〔J〕.Diabetes Care,1982;5(4):414-9.
6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9-42.
7 李梅香,郑 华,马振武.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4):401-2.
8 卢 莉,薛云珍,侯玉英,等.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942-4.
9 魏 娜,施承孙.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0):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