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空气质量战略”落地
2013-09-10◆叔平/文
◆叔 平 / 文
雾霾,2013年12月初开始肆虐十天后暂时离沪而去。人类历史上没有同时发生过这么大范围的这么严重的雾霾。不只是上海,范围有几百万平方公里,比当年伦敦雾霾区域大多了。
事实上,伦敦雾都的阴影从未真正远去——在治理了20多年市民“重见天日”之后,伦敦又被汽车尾气困扰。2003年,在一片质疑声中伦敦采取了征收“交通拥堵费”措施。由此,政府公务用车大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交车上下班,人们甚至在地铁里能够看到当时的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的身影。6个月后,伦敦市中心区尾气排放下降12%。但这远未达到理想的境地,“伦敦仍是欧洲最不健康的城市之一”,为工业革命的“买单”完成了,为汽车革命的“买单”还在继续中,新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上任后推出了“市长的空气质量战略”,如今还在推行中。
回到上海,情况更趋复杂。因为第一轮燃煤排放引发的雾霾尚未治理完成,第二轮汽车尾气为害的雾霾又夹击过来,并有区域性的相互影响。从上空往下看,一大片破棉絮般的污云缠绕在上海的高楼大厦间,排遣不去……
此次雾霾,最凶狠的就是汽车尾气。由汽车尾气、燃煤等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经过化学反应,会进一步转化成的硫酸盐、硝酸盐等更小的颗粒。更可怕的是,湿度达到90%—92%,细颗粒会膨胀8倍,变成静止不动的“破棉絮”,令人呼吸困难,医院人满为患也就不足为怪了。
伦敦的前车之鉴,我们还用多说吗?当我们的政府官员笃定坐在那里论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时,想必忧心此事,会以此为焦点进行问题破解式的探讨,拿出强有力的应对之策。
只可惜,治理空气,并非如治理一条苏州河那么简单。空气是无边界的,今日的AQI指数还是20多,明天就有可能是200多乃至500。不过,雾霾也似乎是有“灵性”的,哪里GDP膨大,哪里就容易成为它的“家”。由此可见,我们要算大账,不能因为汽车、房产以及净化器、口罩等产业拉高了GDP而不以为然。因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绝不能本末倒置。
说起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不由想起了令人怀念的上海世博会期间。那是一段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的日子——可见,办法是有的,就是有坚决的措施下去!我们到底有没有决心:宁可过粗茶淡饭的苦日子,也不要做雾霾中的“土豪”梦呢?!
措施也是有的。这次特大雾霾期间我们关注到两个:一个是许多运动员带面罩奔跑的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上海发布了雾霾预警。另一个是“肆虐10天本轮污染终告一段落”后,上海发布了“沪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印象深刻的是“拟‘晚八点早六点’两次发布”和“PM2.5五年降20%”,以及“下一步将削减煤炭消费总量”等。此前,我们还关注到上海碳排放交易正式启动和提前实施了新车国V标准。
记得上海“两会”期间,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表示,以后遭遇空气严重污染,将进一步加大应急措施,包括部分公车带头停驶等。还有委员提议要严控“黄标车”上路,并称高污染的“黄标车”在上海市超过了23万辆。这些都有措施了吗?都执行了吗?执行情况好吗?未见削减数量信息公布。“PM2.5五年降20%”,与其说要的是措施,不如说要的是执行力!要的是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钟南山院士最近说:“雾霾的原因基本明确了,在大城市首先是汽车尾气;第二是作为能源的煤;第三是建筑工地;第四是区域污染;第五是烹调引起。”
佐证此说,上海公布的数据是:目前上海PM2.5的来源25%来自工业,25%来自机动车排放,10%来自工地、堆场、道路扬尘等,7%来自电厂,10%来自秸秆燃烧、餐饮、干洗业等生活排放,另有20%来自区域相互影响。
更有揭示PM2.5来源和形成机制的复旦大学庄国顺教授断言:“煤的燃烧也是重要原因,但是我大胆断定,这次大范围雾霾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车尾气排放。”
可见,限制城市的汽车数量,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已刻不容缓。当然同时要调整结构,上海必须借助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还要以大城市承载力为限度,逐步降低人口密度。
改变能源结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扭转困局,只有把“狠招”放在降低交通排放上。其一是降低机动车出行量;其二是降低机动车保有量;其三是提升尾气质量。
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将“狠招”落到实处,还得将环境治理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首要指标。中央批准中组部考核干部:“比发展质量;比发展方式;比发展后劲”,真是好得很。只有这样,才能“区域联拦”雾霾。
城市,是安全的保障。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当我们连呼吸都受阻的时候,什么更重要呢?
赶紧实施“空气质量战略”吧,从对车叫“停”做起。当大家安步当车,争相告别公务车、私家车,以多乘地铁、公交、多走路为荣时,我们的“空气质量战略”就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