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T将重新定义制造业

2013-09-10郭重庆

上海质量 2013年12期
关键词:定义制造业

◆郭重庆 / 文

一、人类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与技术大变革的时代,制造业需要与时俱进

人类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与技术大变革的时代,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说过“近百年世界发生的技术变革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辉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Clark教授说:“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十九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人类聚集的财富和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巅峰,而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二三千年间世界人均GDP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技术变革之大超出了许多最有远见的科学家的预言。美国工程院前任院长沃尔夫2002年在中国工程院的讲话中提到,谁能相信:

——1930年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说:“任何人期望从原子的嬗变中获取能量,简直是荒唐的臆想。”

——上世纪50年代IBM曾预测世界范围内只需要6台计算机。

——1978年小型机之父奥尔森曾说:“不能想象为什么每一个人在他们家里需要一台计算机”。

——80年代中期比尔•盖茨还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人需要大于640K内存的个人计算机”。

这才几年,您手边的平板电脑内存是512G,足足大了80万倍,人们的信息量已经是海量的了。

人是长于传播并利用信息的动物,信息技术正一日千里地变化着,谁都说不清,明天会是怎样?

一系列重大的技术变革正面临突破的临界点,20世纪才真正出现了技术位置的重大转移,技术由社会边缘走向中心,“雕虫小技”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IBM提出建立计算机学科,当时只有几所常春藤大学响应,今天哪所理工科大学少了计算机学科?现任美国工程院院长,原MIT校长(Charles M Vest),1963年学机械毕业,他说:那时谁会想到去学计算机。

今天已是铁定的现实: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IT技术左右人类生活、工作,并决定各国商业竞争优势及国家安全保障的时代。这个变化来得如此迅速,以至人们的认识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要么适应这种变化,要么就被边缘化。我们眼睁睁地看着PC式微,退化成为一个以工作为主、创建内容的工具,而iPad、iPhone成为以享用为主、应用体验的一个老少皆宜的移动智能终端。这或许如美国媒体说的,苹果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或按日本企业的话说:“一个苹果打败了日本所有的企业”。手机、相机、MP3、电脑、电子书……等集于一身。苹果丰富了创新哲学:颠覆创新、越界创新、整合创新,再次说明了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就失去了意义。

作为这个时代的引领性技术,信息技术正在彻头彻尾地变化着,而且是看不见止境的变化,其规模之宏大,发展之迅速,令人应接不暇。信息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各行各业唯有变革,融入信息技术的变革,才能适应时代而生存,机械制造业愈发显得跟不上潮流。

沉寂了好几年的海尔的张瑞敏在传统制造业在信息化大潮的冲击下,也逐渐回过了神,正如他觉醒到:“谁能把用户带进网络时代,谁就能赢,载体是什么,反而不重要。”在工业化、服务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上总算悟出了点道道。不论什么产品,或者服务,都一样,制造、医疗、教育、交通、物流、商业……等等,就连那个与互联网无缘的汽车,最后也得变成一个什么智能汽车(Smart Car)。这就是大势所趋,就像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里所描述的压路机那样,将碾平一切前进的障碍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就是进化的规律。联想的杨元庆说:“谁跟不上时代步伐,谁就是下一个柯达。”

作为制造业需要反思。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化上远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我们的拖拉机仅是把农耕时代的牛换成了柴油机,仅此而已,一个没有脑的工具。人工智能终归会超越人的智能,《科学》杂志编辑部认为:“计算神经科学已是成熟的领域。”按经合组织(OECD)预测,信息分析与模拟仿真技术和人脑工程将是未来最前沿的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无人操作工程机械、智能电网……等都已出现,有人断言,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车辆、无人驾驶潜艇将决定未来战争方式,我们不要做落伍者。

二、这是一个IT和服务引领时代潮流的时代

回眸十年前“IT产业所面临的死亡之谷”,纳斯达克指数两年间(2000-2002年)从5100点狂泻至1100点,市值跌去了5万亿美元,近美国当时GDP的一半。IT业一场浩劫。2003年英特尔的前CEO,就是那个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格鲁夫,这个左右了IT产业十多年的行业领袖,颓丧地说:“IT产业面临死亡之谷。”当时他自己对IT前景也茫然不知所措,但他却说了一句史诗般的话:“互联网将重新定义IT。”

格鲁夫的话说得没错,互联网重新定义了IT。一个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开启了IT十年的变革,一切IT变革,凤凰涅 的根源都绕不开互联网的发展。这十年互联网的发展的确重新推动了IT发展,互联服务催生了很多新的行业,Google、Facebook、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携程……并产生了很多新的概念:SaaS(软件即服务)、SSME(服务科学)、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同时发生了“IT产业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Apple硬件捆绑服务平台(商品融合服务)的iPod、iPhone、iPad的诞生,它整合了硬件制造能力并释放了难以计数的软件开发服务生产力,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如格鲁夫所说的“互联网将重新定义IT”,以此类推,我们可不可以得出一个新的结论:“IT将重新定义服务”“IT将重新定义教育”“IT将重新定义商业”“IT将重新定义媒体”“IT将重新定义出版”“IT将重新定义通信”“IT将重新定义物流”……

IT与商业的对接演化成了新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方兴未艾,“野蛮”增长,一个貌不惊人的马云十年间造就了一个3000亿元规模的电子商务王国;社交网络及微博变成了新媒体,新闻业的围墙正在坍塌;一个二十七八岁的毛小子扎克伯格(Zuckerberg)改变了九亿人的社交生态,匪夷所思;“维基百科”成了群众自修自编的可信的另类百科全书,原来书也可以是这样编的;面临IT无以伦比的存储、搜索能力,中小学教育还能照旧教下去吗?我看,可以大大改变知识灌输方式“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模式,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去淘知识,体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魅力;你还在写纸质的信吗?我己经好久不去邮局了……今后的服务将会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IT掀开了服务业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幕。马云意欲3000亿元打造的“中国智能物流网”,“天网”与“地网”的相联,将会创造出一个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案例。

“云”“海”战略将左右各产业的发展,并满足人的个性化的服务需求。IBM的CEO彭明盛在此次危机后对奥巴马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几乎任何东西都可实现数字化、互联化……还有什么信息不能被挖掘、分析、优化、决策到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还是那句名言:“All things digital”(万事数字化)。

一手联互联网,接人类社会;一手联物联网,接物质世界。

消费者就像用水用电那样方便,随时随地都可获得所想要的信息、解决方案。世上任何物体(如汽车、工程机械、桥梁、道路)都可互联起来,可感知,可度量,可通讯,可操控,使人和物更聪明,操控更准确,得心应手。

技术进步已在人类面前呈现了这么一个情景(见图1):

“云”+“海”战略将成为今后一切产业发展的范式和创新的模式。

一个案例:加拿大一家矿产公司Gold Corp.在网上征集Red Lake地区矿脉定位,公司把该地区的地质资料公布于众,没想到在短短的数周内,大量网民提供110个矿点中的80多处准确定位。

在这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哪些行业将会被淘汰(百货公司、书店、碟片业、纸媒体、邮局、甚至部分大学?比尔•盖茨预言:“商业银行将像恐龙一样消亡”。那谁将主宰明日金融?),那究竟是什么力量带来了这一切?又将带向何处?哪些行业将会获益,中国又可能在哪些领域里获得突破,都是值得未雨绸缪的大事。

这是一个IT和服务引领产业发展的时代,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IT将重新定义制造

制造业应该有危机意识,加快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是当务之急。制造业应该拥抱互联网。机器的再定义,我这里斗胆,给机器重新下了一个新的定义,机器应该具有智能、具有逻辑的判断功能,能够自我调整并据通讯功能的工具,具可感知、可度量、可通讯、可操作的拓扑结构。今后机器的发展就应该是这样。

制造业产品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制造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必须再定义,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必须基于IT技术再造。

智能制造的内涵大家都提到了,我觉得智能制造大家仅仅是限制在过去CIMS的范畴里,这里所提的智能制造,不仅仅是涉及到CIMS所涵盖的生产过程,而更应该关注是产品的数字化改造,不仅仅是制造自己本身的数字化改造,更应该是自己提供的产品数字化概念。

愈来愈多的产品其核心价值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服务(如手机、电视),很多制造商被边缘化,缘由也在这里,由于对产品和服务的理解不一样,谷歌或者苹果所开发的电视、汽车和传统制造商不一样。

一个强烈的对比:百年从事影像产品生产的柯达公司的申请破产与一个只有13个青年的同样从事图像储存、分享的IT公司(Instagram)被Facebook以天价的10亿美元收购,给人发出的信号是传统制造商适应不了信息化和服务化的潮流。

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挑战是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知识结构与信息化大潮的要求不相符,必须在企业组织架构上改造,垂直化必须要变成扁平化,分散网络化、社会化、国际化。封闭型变成开放型,制造商、生产型服务商、客户在一个平台说,生成一个外部生态创新系统。比如说小米手机,追捧者们的米迷平台,同样的如魅迷网。昨天(11月3日)晚上头条消息就说小米的创新系统,就是这样,制造商、服务商都在这个平台上。单干型到整合型,从传统企业到整合的企业,不是什么都做的。互联网技术加上平台型企业将成为未来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范式,它是IT与制造业的混血儿,技术创新加上商业模式创新、制造业进入了泛制造时代。

抛弃以自我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的制造文化情结,要对商业模式进行深度变革,我不知道看法对不对,这就是德国制造业企业的一种模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产品的生产与价值的创造日益走向社会化和公众的参与,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趋向平等、互动和相互影响,制造业应该摒弃闭门造车的传统。

3D打印的被热炒,其实意义不在3D打印技术本身,我在几年前就花了60万元购置了一台快速成型(RP)、LOM型,至今我也没有产生兴奋感,3D打印的意义在于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产品制造的社会公众参与,它可能开了个头。

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呼唤工业互联网的到来

在网络时代、消费领域的互联网业风起浪涌,天翻地覆、消费者为王、在线分享、体验狂欢。在线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学校、商店、媒体、影院和社区,但是人类尚处于消费互联网的适应期,一个更大的发展还在后头,不知道哪儿是个头。工业互联网,将人和机器连接起来,也可以有门户网站,也可以有搜索引擎、也可以有生产性服务者和客户的社区网络和电子商务网络,将为制造商客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数据、信息和解决方案。最近看到美国GE的CEO伊梅尔特和美国IT业的精神领袖的一些观点,《连线》主编安德森似乎已预感到了什么。伊梅尔特说:“这可能是下一个生产力革命的焦点,工业互联网放大了‘云’的作用,将带有内置传感器和软件的机器和互联网连接起来,生产者和客户就能从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找出背后的意义。”安德森最近写了一书叫《MAKERS》(中译书名《创客:新工业革命》),预言创客时代的到来。

图2

但至今工业界并未充分利用这一信息化资源,仍处于启蒙状态。

中国消费互联网企业基本上是复制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背靠中国的巨大市场和网络规模,而获得成功。中国工业互联网完全可以跨越美国而抢先一步,因为我们有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工业互联网可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依靠社会力量创造绝好的平台和机遇,时间和空间也恰到好处,但当下我们缺乏马云、马化腾型的年轻的创业创新型领袖型人物。我们在此呼唤:谁来承接“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历史担当?

五、开放型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但在实施中各主体的发展诉求与国家战略诉求存在差异,态度明显分化,特别是非国家主体对自主创新态度明显弱化,因此在多年实施上成效不能令人满意,另考虑到科技资源的配置己全球化,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其内生的科技资源而同时取决于其整合社会化和国际化资源的能力。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很难在一个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上都占据优势,逼得它只得守住增值最大的一块,能够孤立地开发产品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这己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种常态。知识及技术外延性(范畴)的扩大,而企业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使得创新的外部性愈益显现。从内生的、封闭的自主创新到联盟式、合作式的协同创新,再到无边界、平台型的开放式创新是一个技术发展的规律。因此开放型的创新将是一个主要选择,整合者得天下,单打独斗式的创新不符合科技发展的潮流。“当今国家间、企业间应保持一种竞合关系”(参见图2)(Charles M.Vest,MIT原校长,美国工程院院长)。

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唯有自主创新,才有国际合作的基础;有了国际合作,才能提升自主创新的水平。应警惕民族主义的泛化。

“从15世纪开始,中国选择了内向,实施海禁,离开世界,衰落从此开始;过去的20年,中国选择了开放,中国改变了自己,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

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于商业化。乔布斯(Jobs)和大多数成功企业家的创新动力是市场化,以客户为中心,靠价值驱动,网格计算技术的被冷落,问题就出在没有商业化。

技术创新的推手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抓手都应是企业家,为此,要放手让企业“做庄”,技术创新不要政府主导,要市场导向,不要概念化的高技术导向,“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出自一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推手的前科技部领导之口,是值得肯定的。“高技术”(High Technology)原是OECD下的定义,OECD现在认为产业的高技术划分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没有什么意义。同时,政府手里也没有水晶球可预知产业发展前景,不具有信息优势和市场反应和投资决断能力,而我们一些竞争性领域的科技专项还正在亦步亦趋地在作政府导向,而非市场化导向的怪事。什么“百城千盏”“百城千辆”,没有一个实现。过度政府导向的如光伏、LED产业正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处境。深圳地方政府勇于废止LED地方产业政策,纠错无疑是正确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个学问。

猜你喜欢

定义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永远不要用“起点”定义自己
定义“风格”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成功的定义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