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治疗83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3-09-10关欣兰广西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浦北535300
关欣兰 (广西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 浦北 535300)
慢性胆囊炎是发生在胆囊中的一类慢性炎性反应,是消化科常见疾病[1]。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6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83例,采用胆囊炎常规药物治疗加消炎利胆的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83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中男 43例,女 40例,年龄 35~71岁,平均54.17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2年6个月,合并胆囊结石患者40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41例,年龄29~68岁,平均52.64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2年9个月,合并胆囊结石患者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胆囊炎常规药物治疗加消炎利胆的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抗菌消炎,疼痛严重患者口服止疼药和解痉药、合并结石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溶石排石。中医方用疏肝利胆汤。柴胡12 g、白芍 20 g、枳壳 10 g、木香 10 g、元胡 12 g、川楝子 15 g、茵陈30 g、大黄 6 g、金钱草 30 g、麦芽 30 g、甘草 6 g。
1.2.2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2周后,依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和B超检查结果,确定临床有效率,半年后复诊确定患者复发率。疗效标准:①痊愈:上腹部腹痛、腹胀、嗳腐、泛酸、嗳气等症状消失,B超检查炎性反应消失;②有效:临床常见症状改善,B超检查发现炎性反应减弱,胆囊大小形态接近正常,胆囊壁仍见增厚,胆囊结石症状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B超结果与治疗前变化不大。
1.4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复发率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是发生在胆囊的一类慢性炎性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2]。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大约80%患者合并胆石症[3]。临床常表现为上腹部腹痛、腹胀、嗳腐、泛酸、嗳气等症状,B超检查是诊断胆囊炎的常用检查方法[4]。本次研究发现,针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运用祖国医学分析疾病,对症治疗。慢性胆囊炎在中医认识中,包含了痞满、嘈杂、胁痛等多方面疾病,一般认为多为内因引起。患者饮食不节,长食肥甘厚腻,内湿从生[5]。加之身劳神疲、气血失调,使湿热内生、瘀阻胆道,导致胆气郁结、气机不畅、肝胆气滞,引发此病。因此,中医治则疏肝利胆,理气除湿,方用疏肝利胆汤。
本次研究中,加服中药治疗后,在临床有效率和复发率上,均有明显的改善。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1]林 艳,田 谧,史耀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6 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6):80.
[2]陈晓燕,梁晟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58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85.
[3]陈修海.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急慢性胆囊炎2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5):3092.
[4]侯激流.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84例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167.
[5]唐成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