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HRM研究所的探索与实践
2013-09-10张志宏
张志宏,张 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一、引 言
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强国战略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直接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我国大学教育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用于实际,在实际操作以及思考中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促进我国大学生科研能力及综合实力的提升,教育部出台各项政策、划拨大量科研基金支持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推动高校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从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毕业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仍显不足。本文将立足于某大学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研究所三年多来的建设和发展经验,对大学生科研创新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建立大学生自主科研团队的时代意义
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功利性、目的性和时效性的科研竞赛相比较,我国一些高校本科生的科研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但建立规模相对较小。其活动开展是相近专业范围内的以校方政策支持为依托,以导师科研项目指导为助力,以学生讨论、实践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在条件成熟时发展为本科生与研究生交融的科研创新机构,这对我国大学生科研的深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主科研团队具有自发性,注重学生兴趣的挖掘,化被动为主动,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由拉动式转化为渗透渐入式。
(2)学生自主科研团队具有权威性,其建设必以校方政策支持为依托,以导师科研项目指导为助力,牢牢掌握科研动态,与最先进科研方法同步。
(3)学生自主科研团队具有长效性、传承性,“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经过资源整合与传帮带的演进,其经验不断积累,产生1+1>2的效果。
(4)学生自主科研团队具有辐射性,其本身的宣传与招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科研观念产生影响,在不断地建设与成长过程中,团队培养出的精英必然在科研项目及科研竞赛中脱颖而出,从而对其他学生有表率和鼓励作用。
三、大学生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研究所的建设实践
某大学“大学生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uman Resource Practice&Innovation)成立于2009年5月,参照国外本科生科研计划(UROP)模式而建立,旨在提高在校本科生科研能力,激发大学生对人力资源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该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研究所筹划与初建
2008年5月,在申报河南省质量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省级特色专业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提出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所构想。2009年2月,工商管理学院就规划成立该研究所并将其纳入了改革创新计划。作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几位骨干教师对此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充分的前期准备的基础上,主持人在2009年5月22日的教授论坛上对人力资本前沿进行了介绍,对大学生研究所的性质及运作模式进行了说明,随后在有关场合散发了研究所的招聘表格。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16名同学作为研究所的成员。这16名同学除1名为2006级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之外,其他均为2007级、2008级两个年级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2009年9月,为了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的研究工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按照国外本科生研究计划(UROP)模式,成立了指导委员会。研究所是一个开放性机构,面向工商管理学院所有专业、1~3年级的所有学生。但是采用教师考察与研究所的学生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表现优异的学生担任所长、副所长,这是本研究所的鲜明特色。
(二)研究所特色建设
应该说,研究所的第一届、第二届学生对研究所的制度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教师的指导下,研究所作为一个创新团队在组织建设、科研创新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以下分六个方面进行归纳。
1.研究特色
(1)瞄准人力资源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实践中创新,并积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接受相关单位的委托开展研究与开发,加强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为产业技术创新、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3)培养、聚集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通过让本科阶段的学生尝试性地探索与研究而获得更多知识。
(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省内、国内合作与交流,促进人力资源研究不断发展。
2.管理特色
研究所实行学生统筹管理,教师辅助引导的管理模式,并成立了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主要通过带领学生调研、定期的师生报告等方式来推动研究创新活动的开展。这种管理模式既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3.成员特色
研究所内成员以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主,同时纵向包含大二、大三、大四三个年级的学生,横向有工商管理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跨年级、跨专业的成员构成模式使研究所内成员避免知识结构单一,同时成员的思想创新也得以保证。
4.成员招聘特色
研究所内新成员招聘严格按照正规招聘流程进行,并在流程中增加学生自主联系推荐老师的环节,以考察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同时,面试环节增加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以准确把握学生的综合素质。
5.文化特色
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提炼出“富激情,重实践,求创新,智行‘青年思想库’”的研究所文化。
6.活动特色
(1)寒暑假所内成员阅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中外文献,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社会实践、专项调查。
(2)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前沿知识,分享读书心得、个人经验。
(3)人力资源测评仪器的使用培训。
(4)在2011年第九届挑战杯“赢响中原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2010年、2011年该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中获得13项资助。
(5)作为“2011年校园模拟招聘大赛”主要承办方,参与了大赛整个流程的设计与组织策划工作。
研究所成立三年来,从最初每一个同学参与翻译来自《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的最新外文文章开始,一点点积累,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取得了现在的成绩,当然,现在研究所学生的科研水平还不能与一流大学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学生相比,更没达到国际大学生领先水平,但既订立目标,既有所准备,相信在多年后研究所所积累起的资源能够从根本上丰富一届届大学生的科研眼界。
四、以Seminar(研讨会)为载体的研究所及四个研究中心的制度构建
2011年6月,研究所建立“航空航天战略产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技术”、“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新时期国家安全”4个研究中心。以此四研究中心为主体,在2011~2012学年中,研究所召开《我国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的现代HRM应用研究》、《诸子百家HR思想解读》、《国家安全篇之一——美国高校的大学生培养与淘汰机制解读》三次研讨会,分类、集中讨论了各中心在所研究领域的阶段性成果(见表1)。在此基础上,2012年5月3日,研究所召开人力资源管理前沿报告会,将近一年来各中心研究成果做以总结汇报,并从报告者中挑选出三名优秀学生参加该大学大学生的高端学术论坛——“航家论坛”,面向全校展示研究成果。自此,研究所以Seminar(研讨会)为载体的研究形式及四个研究中心的制度构建成功完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研究所将以此制度为基础逐步加大各中心的研究力度。
表1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研究所”(IHRP&I)研讨会计划
五、研究所下一期的研究构想
在2012年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研究所(IHRP&I)的招新简章中,我们明确研究所旨在提高在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通过研究所科研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实现学生将来与工作单位和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无缝连接。
2012年,我们以工商管理学院研究型实验室为支撑,构建了一个新的“企业案例虚拟研究中心”。面向上述“一所五中心”的研究框架,本研究所面向工商管理学院大一、大二学生招收10~15名新成员,从而达到在校的研究所成员将近40人的规模。
我们承诺为学生提供:
(1)一年后以高水平研究论文为标志的1~2个创新学分(学校已经批准);
(2)对申请校创新基金、参加挑战杯进行倾心指导;
(3)实验室设备、软件的先行使用权;
(4)拥有专业研究书籍的购买使用权;
(5)以研讨会和学生专题报告为载体的智力盛宴。
研究所下一期的研究构想见表2。
表2 各研究中心的研究主题
六、总 结
虽然研究所建所三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得不承认研究所仍需继续完善。
第一,由于本科阶段学生课业负担仍旧较重,研究所现阶段在调节科研活动与学生课程学习方面尚存在不足。这有赖于今后研究所成员在两方面都做好充分准备,以期在相互冲突时做出机动调整。另外,我们认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在于针对高校本科生科研的制度化政策,一旦将科研任务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当中,这样的冲突将不复存在。
第二,科研活动资金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在这三年的科研活动中,各项资金的筹备较为困难,缺少专门资金的辅助与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所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各种新型的实验探索中,大学生科研计划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在国外已经取得良好成果,在国内的也初现新锐之势。我国要想从根本上与国际接轨,教育是关键,只有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现代化,各个领域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以大学生自主科研团队为载体,在全国各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1]张志宏.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6-149.
[2]张翠芬.河南省本科生科研计划创新设计——基于高校质量工程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3-125.
[3]张 晶,张志立,赵 旭.“大学生创新中心”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147-148.
[4]郝渊晓,周美莉,赵 彦,刘晓光.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6):626-628,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