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圈式和铸造式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和疗效分析
2013-09-07房可一王丽娜岳薇
房可一,王丽娜,岳薇
(沈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辽宁 沈阳 110002)
乳牙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科常见的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乳牙脱落。而乳牙早失,则可妨碍牙颌继续发育,导致恒牙弓长度减少,使恒牙错位萌出或萌出困难,增加牙列拥挤、牙齿错位以及牙弓不对称的机会[1]。调查显示,在乳尖牙或乳磨牙早失的儿童中,45%的儿童都需要进行正畸治疗,这比正常儿童的正畸治疗几率增加了3倍[2]。所以,进行乳磨牙早失后的间隙管理是必要的。本文对60名5~8岁乳牙早失的患儿进行分组,分别使用铸造式间隙保持器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评估2种保持器对于间隙管理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于沈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患儿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5~8岁,缺失牙齿为单侧或双侧下颌第一乳磨牙,患儿的纳入标准为:(1)缺隙内有后继恒牙,牙根正在形成,牙齿面有骨质覆盖; (2)缺隙内后继恒牙已形成1/2以上,牙齿面没有骨质覆盖,但间隙明显减小;(3)缺隙内后继恒牙牙根形成不到1/2,但是牙冠已经开始萌出者。将60例符合以上条件的患儿,根据家长意愿随机分成戴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组、戴铸造式间隙保持器组和不戴保持器的对照组,每组各20人。
1.2 实验方法 铸造式间隙保持器的制作:首先进行牙体预备,即缺失牙的近远中基牙去除倒凹,缺隙侧远中邻面预备出约1 mm的间隙,备出龈上肩台,基牙的面预备出浅支托窝。取印模后,送义齿加工中心铸造制出间隙保持器。试戴时,注意恢复正常邻接及咬合关系,龈端与牙龈距离2~3 mm。
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制作:常规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在缺隙远中的基牙上试戴带环,要求带环尽量与基牙紧密贴合。再用0.9 mm不锈钢制丝圈,丝圈的颊舌向宽度应大于继承恒牙宽度,丝圈的末端与另一端的基牙紧密接触,并位于该基牙远中邻面外形高点之下。弯制好之后,焊于带环上。2种间隙保持器均用玻璃离子粘固剂粘固。
佩戴间隙保持器前后,均使用微调分规对每位患儿的石膏模型进行测量,取两邻牙外形高点间的距离做记录。并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要求复诊,观察缺隙的距离情况,当继承恒牙萌出1/3时,拆除间隙保持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治疗后,佩戴间隙保持器的患者缺牙间隙无明显改变或间隙稍微增加,而未佩戴保持器的对照组间隙则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佩戴铸造式间隙保持器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2组患者缺牙间隙的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见表1。
表1 3组患儿治疗前后间隙变化 (n=60,mm)
3 讨论
乳牙尤其是乳磨牙过早脱落是儿童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现象,若没能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导致后继恒牙拥挤、错位、萌出困难及牙弓不对称等一系列错畸形。有研究发现,当乳牙缺失后最初6个月是缺隙缩窄量最大的阶段[3]。外国有学者发现,下颌乳磨牙缺失后,如未及时保持间隙,6~9岁儿童可缩减1~3 mm,10岁儿童的缺隙可缩减1~2 mm。这些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似。
临床常根据缺牙类型选择间隙保持器。当两侧多颗乳磨牙早失时,主要选择固定式 (舌弓、Nance弓)和可摘式功能性间隙保持器。有学者认为[4],多颗后牙缺失,距离替换期较长时,应首先采用可摘式功能保持器,恢复缺失牙正常的生理功能,这对促进儿童颌骨发育,维持正常颌间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而单颗乳磨牙早失时,主要选择形式灵活的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常用丝圈式间隙保持器,有全冠式和带环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不足有多种改良形式。本实验是单颗下颌乳磨牙早失,故选择铸造式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有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类型保持器的保持间隙距离效果相似,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本研究中选择的铸造式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虽然同样可以很好的保持缺隙近远中宽度,但是在恢复患儿咀嚼功能上却有明显不同。国内有学者研究证实,使用铸造式间隙保持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尤其体现在食用硬度较大的脆性食物方面。丝圈式保持器属于非功能性间隙保持器,只能保持间隙的近远中宽度,不能恢复咀嚼,但其结构简单,制作材料常见,制作过程简便,经济有效,临床效果可靠。
[1]马文莉,邓辉.间隙保持[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5,9(3):159.
[2]郑麟蕃.实用口腔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
[3]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
[4]刘波,王蕊.应用两种间隙保持器治疗乳磨牙早失的临床疗效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13(10):59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