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中国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交流的盛会——“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2013-09-07张英华

当代世界 2013年10期
关键词:民间组织征文外交

■ 张英华/文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季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在京举办了“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来自中央机关部委、地方外办领导、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四会”理事单位代表及专家学者、论文作者14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结合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进行了热烈研讨。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出席并参与研讨。

一、梳理总结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形成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变化,中国外交也正经历一系列重大转变:中国国家利益的分布从以往主要集中在本土向本土与海外并重的方向转变,中国国家实力的建设从侧重硬实力向软硬两种实力并重的方向转变,中国对现行国际体系和秩序的参与从以熟悉适应为主向逐步适应与引导塑造并重的方向转变,外交工作的运作模式从以往单一、并行、各自为政的方式向政府外交、政党外交、议会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有机融合、立体化推进的方向转变。在新形势新阶段提出“中国特色民间外交”,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变化做出的重要选择,也是新时期外交立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李进军副部长在研讨会总结讲话中指出,所谓“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民间外交不同于一般性的民间往来,也有别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对外交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围绕党中央制定的外交战略目标开展工作。第二,坚持人民的主体性。人民群众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和巨大的创造力,中国的人口优势为民间外交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基础。推进中国特色民间外交就是在外交战线上实行群众路线。第三,坚持官民互补、润物无声。民间外交和官方外交渠道不同、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中国特色民间外交要做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是国家关系的“稳定器”、人民友谊的“播种机”、文明对话与人文交流的“传感器”。第四,坚持统筹协调,各有侧重地发声、发力。国外有不少非政府组织也有政府或政党背景,但一般各有主张、各自为政。中国特色民间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的成立,为引领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协调作用。

李进军副部长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民间外交工作,要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第一,进一步找准民间外交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总体外交作为民间外交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对外工作中,民间外交不应是一般性的友好往来或简单的项目合作,而是要成为疏通民意沟通的渠道、夯实民间友好的基础、搭建民生合作的平台,从民间渠道传播中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战略利益。在国内工作中,要把民间外交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助力,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和“五位一体”建设牵线搭桥、贡献力量。第二,进一步构建与我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民间外交。中国走向大国的道路,应该是与软硬实力建设同步的强国之路,应该更加注重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民间外交要针对一些热点和敏感问题,在官方外交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巧妙发力,化解危机;要传播中国声音,释放正能量,增进外国民众对中国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当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国梦”的民间对外宣传,通过民间声音唱响“中国梦”的主旋律;要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并逐步扩大影响,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我国际话语权。第三,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把民间外交放到中国对外战略、软实力建设之中去谋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体系;逐步建立起专门的民间外交研究机构,为中央决策提供理论参考。要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在理念、机制、载体、方式、手段等方面有所突破,既立足国情、培育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体现民间角色,构建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民间外交新格局。

二、对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积极建议

与会代表表示,当前国内民间外交蓬勃发展,亟待从实践层面加以总结、从理论层面进行提升。中联部举办这样规模的“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征文和研讨活动,在国内尚属首次。征文和研讨活动为民间外交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参与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形成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凝聚了民间外交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对于进一步指导民间外交工作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代表对做好中国特色民间外交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强民间外交理论研究。要充分结合“传统中国”、“社会主义中国”和“发展中的中国”的国情,把握中国民间外交的发展规律,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理论的系统性和前瞻性。研究机构和高校要积极参与、贡献力量。第二,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希望中联部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各单位、各地方、各领域的互动机制和交流平台,整合民间组织、媒体、智库、企业等各种民间资源,通过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四会”发挥对国内民间外交的引领作用。商务部援外司正积极考虑在援外工作中充分发挥民间组织作用,民间组织要积极承担政府援外项目的后续工作。第三,增强民间外交的对外适应能力。民间外交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与国际接轨。要积极主动适应国际格局的变化、国际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熟悉和适应国际规则,不断提高中国民间交往对国际社会的融合度和影响力。第四,从我优势领域做起,增强国际话语权。中国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农业、减贫、教育、妇女等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为世界所关注。中国应更好地总结其发展模式和经验,宣传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勤劳实干的精神,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尊重,掌握国际话语权。第五,从民众和精英等层面加强民间外交队伍建设。民间外交既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增强参与民间外交的意识,也需要政府把精兵强将输送到民间外交战线,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民间外交工作者队伍。要加强政策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用民间方式对外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反响热烈,参与踊跃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此次研讨会召开之前,中联部于2013年4月举办了“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响应,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共收到来自中央机关、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北京、天津、山东、广西等21个省(区、市)外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提交的征文l43篇。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选,“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选出了一、二、三等奖、特别奖和组织奖,其中,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黄浩明、清华大学中国战略与公共外交中心赵可金、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张胜军、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志永、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韩光明、北京市外办赵会民在此次征文中获得一等奖,安徽省外办、河南省外办、中国红十字会、察哈尔学会等单位获得组织奖。

木次征文活动掀起了对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广泛热议和深入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参与的广泛性。参与本次征文的作者既有地方外办的主要领导,也有从事具体工作的普通干部;既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还有中学教师;既有活跃于民间外交第一线的各类民间组织的负责同志和企业老总,也有刚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离退休的老同志。这些作者的积极参与既体现了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程度,也体现了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主体的层次性和多元性。

二是题材的丰富性。143篇征文,涉及到民间外交的方方面面,有探讨民间外交定义和内涵的,有梳理民间外交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有研究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特点、规律和成功之道的,有研究民间外交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有研究地方民间外交为两个大局服务的,有研究文化、友城、环保、医疗、法律、人道主义援助、企业公共外交等民间外交各种形式的,有研究民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的。题材的丰富性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特色民间外交实践的多样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研究的理论性。本次征文中,有三分之一是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的,在探索研究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特点、规律的同时,对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的丰富实践进行梳理,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研究以实践为例,实践探索以理性思考为结局,体现了浓厚的研究氛围。

四是对策的针对性。本次征文在从民间角度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同时,重点研究中国特色民间外交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少文章结合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的思路、形式和方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很多新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五是文风的朴实性。本次征文都是作者在长期研究或从事民间外交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民间外交进行梳理和总结,内容真实,文字朴实,不虚、不浮、不空,内容扎实,可读性强。

经过一天的交流研讨,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对“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民间外交方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参加研讨会,对中央外交方针、党的对外工作框架下的民间外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进一步做好民间外交工作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猜你喜欢

民间组织征文外交
“图图话话堡”征文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我与航天有个约定”征文展
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现状浅析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发挥民间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
关于我国环保组织的几组数据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